分享

广州官宣认房不认贷,深圳还有多久?

 goldolive 2023-08-3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1

上周五,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文:《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认房不认贷”的政策措施。

文件下发当天,深圳到处流传认房不认贷已经放开,部分银行已经确认。

虽然流言传的很真,但所有银行都矢口否认,这件事变成了罗生门,真真假假,云山雾绕。

今天,广州正式官宣,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的住房套数认定,执行认房不认贷。

图片

新政之前,广州购买首套房,如果外地有房有贷,不论是否还清,都按四成首付,广州本地置换,卖旧买新也是四成首付。

认房不认贷之后,统统只要三成首付。

深圳的房贷政策比广州更严格,首套非首贷首付五成,750万以上的非普首付六成。

认房认贷影响最大的是刚需,多出来的两到三成首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座跨不过去的大山。

以前有一个流行词叫首套首贷,都知道首套首贷资格宝贵,不能浪费,如果第一套买在了临深或老家,失去了首套首贷资格,上车一线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认房认贷放开之后,首套首贷将变成历史名词。

2

住建部发文推动,广州已经官宣,接下来深圳执行认房不认贷,基本板上钉钉,惟一不确定的是放开方式,官宣还是悄悄执行。

认房不认贷一旦执行,对深圳楼市影响有多大?

我的看法是:既不像某些自媒体吹的立竿见影,也不像某些人说的毫无用处,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大家都知道,当下楼市的症结是信心而非政策。

房子是个天然自带投资属性的商品,和普通商品不同。、

大家会因为需要购买普通商品,不需要就不购买。但大家购买房子的原因是预判它会涨,而不简单是需要。

这就决定了大家买房的基础逻辑是预期,看涨的预期。

以前稍微给点阳光就灿烂,是因为看涨的预期一直在,政策只是加了一点助推剂。现在看涨变成了看跌,预期逆转了,政策的魔力自然就消失了。

在楼市病入膏肓之际,开这么个不痛不痒的药方,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4月份的指导价放松如同泥牛入海一样。

但它又不会毫无用处?因为还有两个硬逻辑。

一是房子既是投资品,又是生活必需品,它有一定的必买属性,无论房子是否看涨,都有一部分人必须买它。

认房不认贷降低了首付,确实能推动一部分刚需上车,带动成交。

二是通过信心的注入,预期可以慢慢改变。

看涨可以变成看跌,看跌也能变成看涨。

预期再强,都能通过政策和经济的变化慢慢改变,房价永远涨这种生了根的预期都能被生生拔除,何况房价可能跌这种不确定的预期。

但是以当下低迷的信心和经济,靠认房不认贷这种开胃小菜,远不足以让预期改变,需要后期有一道道硬菜端上桌才行。

3

再说认房不认贷落地之后,楼市一些细微的变化预判。

1、 有利于新房销售

对二手房来说,全款抵押可以破解认房认贷,着急买二手房钱又不够的,早就用全款抵押破解了。

但是新房破解不了,想买新房的凑不够首付就是没办法,现在这部分人解开了束缚,可以冲新房了。

2、 有利于中低总价房源去化

放开前多出的两成首付,限制的是中低收入人群,而非富裕人群。

中低收入人群对应的房源多在400-800万,这个价位段的供应量充足,量在价先,想要价涨,需要销量大幅增长。

在深圳,只有二手房的价格变化才能影响楼市走向。二手房涨,则楼市看涨;二手房跌,则楼市看跌。

新房影响不了,是因为新房被政府的无形之手控制,不能随意涨价,价格不变的商品,预期很难改变。

重新捋一遍这个逻辑:认房不认贷的落地,有利于新房销售,对二手房影响相对有限。

影响的二手房多在400-800万区间,这个价位段的房源供应充足,这个政策难以带来足够的销量,以量带价比较困难。

最后的结论是:

1、 深圳的认房不认贷肯定会执行

2、 但是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 这个政策能止跌,但不能带来上涨

4、决定楼市走向的,是后续给药的持续性,和力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