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天易解之七:“观”是“看”吗?

 野狐中医 2023-08-31 发布于河北

理学家建立在个人体验之上的“理”,是一个挺没谱的东西。没有统一标准,难免各说各的,更有甚者把儒家的忠、孝、节、义等说教当成“天理”,通通塞进去,将原本的哲学理论搞成一种道德神学。

不过在理学家中,邵雍显得卓然不群,因为他的“理”,不是空口的道德说教,也不是玄虚的哲理奥义,而是建立在“象数”之上的“物理”。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似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此三知也,天下之真知也。

不要观之以目,是让我们避免感官感知的干扰,不要观之以心,是让我们破除主观意识的左右,在做到这两点的前提下,观之以理,获取“天下之真知”。理,即物理;观之以理,就是观物;破除主观意识的左右而观之以理,就是以物观物。

这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当中,关键的是一个词——观。

正确理解“观”,我们还需要把邵雍的祖师爷——老子搬出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显然,这种“观”,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观看”、“观察”之意,与用“眼睛”看无关,也没有“主观意识”的参与,是指一种特殊的思维意识状态。

这种“观”,也称“返观”,或者“观照”。返观,是强调关闭人体对外界环境知;观照,是强调破除主观意识对思维的影响子一样反映

其实,老子的这种思想,也能从《周》中找到出处

“观”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我们看观卦的《彖辞》: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所谓中正以观天下”,“正”,止于一,就是”;“中”,不偏不倚,就是“观照”,这是“观”的方法;所谓“观天之神道”,神道,就是老子说的“玄妙”,邵雍说的“天下之真知”,这是“观”的对象;所谓“以神道设教”,将玄妙的真知转变为理论用以教化万民,这是“观”的目的。

在“观”的问题上,《周易》与老子如出一辙,由此可知,老子西出函谷关,流传下来的,不止是“道德五千言”,恐怕还有隐秘传承的“道家易”。

《易传》的作者唯恐后来人不能理解“观”的思维,在《系辞》中进一步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寂然不动“反观”,遂通”,就是“观照”,这是“易”的思维,也是“观”的要诀。

“观”是修行者“得道”的必由之路,因此,后世道教把常驻修行的场所称为“观”,此中奥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后世佛教学者对佛学的翻译和理解。

中观是大乘佛学的两大基本潮流。所谓“中观”,是以观察中道,作为修持禅定与智慧的方法。

而《心经》开篇即说:“自在菩萨,见五蕴皆空……”。

开启“先天之学”的钥匙在于“观物”二字,而“观物”绝非是邵雍闭门造车的臆造而是从周易》和《道德经》中找到了灵感和依据“观”这种独特的认识论用“易”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