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物

 成为亨特 2012-07-28
邵雍(1011—1077)哲学的重要范畴,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见于《皇极经世》中的《观物内篇》和《观物外篇》。 邵雍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观物内篇》)所谓“物”,是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观物”是从理的角度去认识宇宙万物及人生的道理。邵雍认为,“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同上),它们都带有主观性,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只有“以理观物”才能“见物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以理观物”也就是“以物观物”,又叫做“反观”。邵雍说:“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同上)人是万物中之一物,只有从万物的立场去认识万物,才能避免主观因素。通过“反观”所要认识的,是理、性、命,这才是事物的本质,才是真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此三者,天下之真知也。”(同上)人所以能够通过反观认识天下的“理”、“性”、“命”,是因为人是“物之至者”,即万物之最灵者,人之一身兼备万物,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同上),所以人只要反观自身就可以通晓万物。 “观物”的方法有三个特点:第一,强调人们认识事物时要客观,要排除主观因素,打破人我或物我的界限,“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同上)。第二,承认人是万物之最灵者,通过反观自身能达到真知,夸大了认识主体的作用。第三,否定通过耳目感官和思维器官能认识世界,实际上把人的认识看作对心中之理的自我认识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