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悬疑犯罪题材作品如何“火”出圈?陈思诚、辛爽、刘江这么看

 四味毒叔 2023-08-31 发布于北京

■ 本期轮值毒叔 
■谭飞&汪海林

以下为对谈节选,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四味毒叔”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编者按





《孤注一掷》《最后的真相》《第八个嫌疑人》《消失的她》《暗杀风暴》……这个暑期,悬疑犯罪题材好像成为了最热门的类型。这些影片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故事也都与现实生活中的犯罪事件和悬疑现象息息相关。

悬疑犯罪题材的作品往往能够激发观众对于探寻真相、解开谜团的欲望,还常常涵盖道德和伦理的探讨,引发观众对人性、社会问题的讨论,这也是这种类型作品话题度总是很高的原因。

今天,《四味毒叔》邀请到陈思诚、辛爽、刘江三位创作者,来聊聊悬疑犯罪题材的作品创作,到底怎样做才能在表达创作者内心的同时吸引观众


陈思诚:情节创作的时候要尊重观众智商

谭飞:再说到里面挑战的密室本格推理系列,并在原来约翰·狄克森·卡尔的十三种密室杀人类型外又加了一种新的密室类型。那么在剧本创作的时候是如何去构思的呢?

陈思诚:这个其实挺难的,就每一次我觉得设置轨迹都蛮难的。因为观众智商都特别高,而且国内也有一批专门看推理的一帮观众,所以每一次都是得不停地去挑战。后来说我们想做密室,想做本格,也知道狄克森·卡尔他有一个十三个密室讲义嘛,我们就想怎么去超越这十三个密室讲义?然后就编呗。

谭飞:编得还挺好,也是费了很多脑洞的。

陈思诚:当然,不仅是我,我们一整个team,还有几个编剧小伙伴,他们跟我一路走过来。

谭飞:就是大家集体的头脑风暴。

陈思诚:对,大家会一起去聊啊什么的。

谭飞:你是负责电影的整个框架、骨架?

陈思诚:对,通常我是一头一尾,当然中间我也会跟大家一起探讨。

谭飞:但人家填的时候,如果你不喜欢,你就会推翻,你自己来填。

陈思诚:对,我就会推翻,自己来做。很多人都说我快,我觉得最大的优势其实还是文本上我的控制力。我不会犹豫,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谭飞:你知道自己要什么?

陈思诚:对,我特别清楚。

谭飞:这个太难了。

陈思诚:对,然后我会非常快地做出判断。当然可能有的时候会有一种所谓的“暴君”色彩,然后直接就说不用,这没得商量,你不用想,肯定不。要想要的也很坚决。因为我觉得人一定得很清楚,你要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东西,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犹豫。因为其实有的时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标准。

谭飞:是,它可能还是一种动态平衡,或者你在那一刻感觉更妙的东西,它说不定会更好。

陈思诚:对,关键问题其实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谭飞:所以我刚才一来,我就说了你的优点,就是你的点特别准确,包括你说话也是,没有什么冗长的、冗余的、重复的,或者陈旧的东西。所以你给我看的电影,就所有东西,我似曾相识,像停尸房里换尸体那种梗,那可能原来电影中就有,但是你玩的就让我觉得有意思,很有新鲜感。讲讲那段,包括后面向《午夜凶铃》致敬,电梯里那个女护士突然一下直起身来,然后颜色、音乐马上就都变了。当时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陈思诚:那个做剧本的时候就做了,就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想写一段医院的戏,我觉得好玩,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切入点。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人已经到了泰国,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在拍《唐探》的网剧跟《误杀》了。我记得特别清楚,整个剧本就到那一段,我就一直放在那儿。

谭飞:你觉得还没嗨起来。

陈思诚:对,没嗨起来。我们有一个几个编剧的一个群,后来我跟大家说我对这段戏还是不满意,大家再开开脑洞,就医院这场戏,能不能更好玩一点?给大家一两天的时间,你们每个人再写一个医院的戏,重新写一个段落,再发给我。其中有一个编剧叫刘吾驷,他是从《唐探2》跟我过来的一个编剧,他所写的这段戏,给了我一个特别大的灵感。

谭飞:就一个触动点启发了你。

陈思诚:对,一个灵感,就偷换尸体的这个东西,他给了我一个特别大的灵感。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是在桑拿房里,我就想到了该怎么弄这段戏,怎么换这个尸体,怎么造成喜剧效果?我就直接跟我当时的助理说,这段戏太棒了,我想出来了。

谭飞:一想就兴奋。

陈思诚:对,我说这段戏就值10个亿,我当时就跟他这么说,因为我越想越兴奋。

谭飞:而且玩这个技巧,你这个是三人的,一般都是俩人就已经到顶了。

陈思诚:对,所以我觉得群体创作有一个特别好的点,就是大家会相互给予、相互刺激。

谭飞:反正我自己最嗨的就是,他们偷完尸体在电梯里面的那段。

陈思诚:对,那是一个喜剧爆发点。

谭飞:这绝对是个名场面,包括日本警察的性格,各自的性格特征和表现,特别是男人,其实男人骨子里是胆小的。可能女权主义者会说,这男人真的是胆小,虽然你是侦探,你是警察,你还是胆小。

陈思诚:对,而且它垫了一些阴差阳错的事件,喜剧有的时候它需要这种东西,特别强烈的戏剧性,包括电梯坏了什么的前面也都铺垫了,这样的话大家就会觉得造成这个乌龙感就很强。


辛爽:导演工作的目的是让观众“留得住”

谭飞:导演怎么看朱朝阳?

辛爽:其实我也会看到一些网友的解读。有一些解读让我很开心,我觉得观众其实看到了我们在做这个东西时,没想到的一些东西,但它确实又真实存在,我特别喜欢这样的解读,很准确,很舒服。但是我也看到了一些让我有挫败感的解读,比方说有人会把朱朝阳在警车里搓手,解读成其他的。

谭飞:好像是他杀了。

辛爽:说他搓手是不是又要去补刀王瑶?

谭飞:他的后母。

辛爽:这种解读对我来说有一种挫败感。我会觉这种解读和我们的创作理念是相违背的,和我们的创作初衷是相违背的。我们在创作这个东西之初,我们自己并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纯粹的恶,我们也不希望去展现这种纯粹的恶,这不是我们有兴趣的东西。我们要展现的是恶的成因,恶的背后,为什么一个人会在需要做选择时,以爱为名去做那些恶的事情?作为导演,作为创作者来讲,我是深爱每一个角色,这部戏里没有一个角色是我们创作时,要故意让他变成纯恶,让他变坏的,我们从来都没有抱着这样的方式去创作,我们本身就不相信这世界要用二元论来定断。

谭飞:就不是二元论的那个好和坏。

辛爽:我们不想那么论断。所以我一直在举一个例子,导演工作特别像变魔术,所有人手里有块布或有个棍,我会一直比划那个东西,目的是让观众留得住,你要跟住这个戏,你要能看得下去,情节是起这个作用的,但是我们变魔术的目的不是我们在比划这个棍,我们不是在演杂技,变这个魔术是希望大家看到,我这里边变出个兔子,还是变出个鸟儿,那个背后的东西是我们需要去做的。所谓的让观众思考,其实是我们要留下这个东西,我看到很多过度解读,我会觉得我有点挫败感,会自我怀疑,是不是这个布我挥得太用力了,这个棍挥得太使劲了,导致我本末倒置了?我没有让观众体会到我想让他们体会到那个情感,而是让他们嗨成了那种强情节的,而这并非我的本意。

谭飞:其实我准备安慰你,可能有些观众就喜欢看挥棍,不喜欢看最后变出的兔子。但是我同意你们俩说的,有时候过分的解读,第一,并不是创作者的初衷,第二可能也不吻合这个戏本身的呈现。因为朱朝阳你要说真是个坏孩子,甚至他是个反派的话,可能这并不是拍这个戏的初衷,这就叫猎奇了。

戴莹:是的。

谭飞:你们并不想猎奇,而是想呈现这个世界自然的一个状况。

辛爽:我们还是那个说法,这个东西可以反过来看,“隐秘的角落”里也一样有阳光,阳光下边会有阴影,有阴影的形成是因为有阳光,所以老陈包括叶军,都是我很爱的人,叶军和他女儿在一起的那个状态,是我非常爱的。全员恶人这件事真的那么嗨吗?我一点都不嗨。全员恶人,我们在人生里对爱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们怎么理解爱?我们和家人相处,我们和孩子相处,我们有没有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他?我们有没有逼他们做他们不愿意选择的东西?

谭飞:对。

戴莹:是的。


刘江:犯罪题材,其实不只在于情节

汪海林:对,那谍战剧的话,就是您觉得下一阶段要在哪些方面重点做一些突破呢?现在的这些创作,很多观众都表示是不太满足的。

刘江:我跟你这么说,对它的不满足是它一个基本专业的不满足,同样一个东西,你让我拍,可能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一些基本的元素上你做到及格,它就会不一样,比如说真实,就是人物扎实、情节合理,这些就是符合历史质感。你别违反化学原理,或者挑战化学。

汪海林:地球吸引力。

刘江:对,吸引力的事,你别动不动八丈远,拿一砖头啪一扔,砍死了,你自己信吗?那种拍惯了传奇剧的那个武指,八丈远,啪一砖头,砍死了。我说你别跟我玩这个。所以拍现实主义题材,只要没这些东西。

汪海林:就能好很多。

刘江:对,这个确实是创作者的一个。

汪海林:先解决常识问题。

刘江:审美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是审美,一个是常识,是基本的素养问题,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每一个不合理的地儿你都给它填平了,把雷给挖掉,就会不一样。马上这个呈出来的全都不一样,真的。恰恰好的谍战剧,不是情节有多离奇,它不是在这儿。举个例子,当时让我看完,失眠的一个韩国电影就是《杀人回忆》。在看《杀人回忆》之前,我原来是对韩国电影嗤之以鼻的,我一直感觉韩国人的审美有问题。

汪海林:对。

刘江:结果我看了《杀人回忆》,震得我一晚上没睡着觉,就到那种程度。就是说人家导演能拍成这样子。

汪海林:对。

刘江:太棒了。它不是情节有多离奇,它对人物的塑造,对历史,对细节的真实有趣的把握。说实话,它不是说一两句话能说出来的。

汪海林:对。

刘江:它不是一什么配方,你说完你配,叭,你就配出一汤,然后喝完了,它不是这个事儿。

汪海林:是。

刘江:就是这个。

汪海林:这也不奇怪,这是顶级了,人家后来拍《寄生虫》拿了奥斯卡。

刘江:他那会还没拍《汉江怪物》,那时候是好早以前了。《杀人回忆》是他第二部电影吧?

汪海林:好像是。

刘江:奉俊昊导演拍的非常少,第一部是一个小孩的事儿。第三部是《母亲》吧?后来是《汉江怪物》。我说这个导演一定是韩国最牛的导演,果然是。

汪海林:果然是。

刘江:果然是,拍出像《寄生虫》这样的电影。

汪海林:对。

刘江:确实厉害。

汪海林:对。

刘江:所以说犯罪题材,它其实不只在于情节,其实有很多东西比它情节更复杂了。

汪海林:对。

刘江:为什么《杀人回忆》高级?是高级在审美上。我觉得高级在审美,在人物的塑造上。

汪海林:是。

刘江:人物的生动性跟深度上,这是他最厉害的一点,比犯罪题材这一点还要刺激得多的东西。

汪海林:对。

刘江:你不信,你就觉得不是这样的,所以就是我觉得最关键拼的还是审美。



往期
回顾

【演员】
王景春 | 张鲁一 黄晓明
王学兵 | 梁天 | 王劲松
潘粤明 | 郭京飞 | 周游
罗晋  | 周一围 黄轩
 高晓攀  | 王迅 丨于小彤
肖央刘钧MIKE
刘奕君曹炳琨许亚军
张颂文保剑锋常远
王耀庆大鹏朱泳腾
叶逢春 丨包贝尔侯勇
林雨申黄才伦杜淳
李晨 张光北 阎鹤祥
李易峰 | 郑恺 | 袁文康
李晨 | 小沈阳  霍青
杨皓宇

 殷桃 | 田海蓉 | 王珞丹 
刘敏涛 | 郝蕾 | 谭卓
海清 | 池韵佟丽娅 
 姚晨 | 迪丽热巴 
杨幂 唐嫣张天爱
柳岩陶红刘敏涛
咏梅江一燕宋佳
马伊琍王智梦丽
龚蓓苾黄璐邓莎
叶璇  黄圣依 颜丙燕
李一桐 颜丹晨 朱媛媛
王茜 | 努雅  |  周显欣
马丽孙宁 | 左小青
甘婷婷 | 黄小蕾

【导演】
冯小刚 | 陈凯歌 | 岩井俊二
郭靖宇 | 曹保平 | 赵宝刚
曹盾张永新杨文军
宁浩黄建新阿年
徐峥韦正田羽生
刘江毕志飞滕华涛
康洪雷李少红 丨 万玛才旦
刘雪松冯小宁刘一志
习辛陈思诚陈勋奇
叫兽易小星刘杰宋文
谢飞忻钰坤高群书
张杨天毅辛爽
刘誉曹慧生 黎志
唐季礼丁晟 文牧野
董润年 尹力王瑞
安建 丨诺兰 丨吴宇森
郑晓龙 丨陆川 丨王晶
张艾嘉 丨贾樟柯 丨阚卫平
张歆艺 丨许诚毅 郑保瑞
伍仕贤 丨李杨 丨张立嘉
刘健 丨 姜伟 丨林妍
龚朝晖 丨王伟民路阳
田波 张险峰 | 潘相然
周楠 | 王小帅 | 余涛
姚晓峰 | 李路 | 王放放
孙海鹏 | 戴墨

【编剧】
赵葆华 | 何冀平 | 王力扶
严歌苓 | 束焕 | 余飞
梁振华孟婕陈琼琼
杨劲松高璇任宝茹
兆民杨真鉴李潇
六六 | 钱小白、清闲丫头
倪骏 | 陈枰

【制片人】
尹香今 | 韩三平 | 王中磊
方励韩冰蔡佳
孟凡耀吴玉江郭现春
藤井树戴莹 | 郑亚旗

【企业家】
任仲伦于冬汪小菲
王中磊 刘朝晖周浩

【歌手】
张靓颖卢庚戌吴克群
苏阳 谭维维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