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家镇董家村:支线铁路汇合点

 丰城文旅 2023-08-31 发布于江西
董,在古代有监督、主持、负责等意思,后引申为管理,现在比较常见的如“董事会”“董事”“校董”等均为此意。董家镇董家村董姓的来历便与此有关。
相传,东周时大夫辛有将自己的儿子派往晋国为官,担任掌管国家典籍史册的职务,主管晋国的典籍(相当于太史官)。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他们又被人以官职相称,称之为“董督”或“董史”。后来,他们的子孙世袭“董史”之职,后裔便以官为姓,称为“董氏”。这也是中国姓氏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以官为氏”。
董姓也有以字为氏的说法。相传帝舜时,一位名叫董父的擅长驯养蛟龙。董父自小很喜欢龙,对龙的各种饮食喜好非常了解,能根据它们不同的饮食偏好来豢养。帝舜听说董父是一位养龙能手,特地征召他入朝担任御龙官。董父不负厚望,经他驯养的龙不仅强健,而且能表演各种舞蹈。帝舜非常满意,赐董父姓“董”,成为董氏得姓始祖。
不管源于何种说法,董姓都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秦汉时期,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在陕西、山东、广东、四川、浙江、湖北、福建、河南等地也有董姓分布。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定居。
董家镇董家村董姓来源于乐安流坑,乐安流坑董姓则来源于临川扩原。流坑和扩原董姓均尊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为始组。董仲舒后裔董晋(724-799,字混成)为中唐时期名臣,他的四个儿子全道、全溪、全素、全澥均为朝中官员。老三董全素十一世孙董让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因见时局动荡,便辞官隐居于临川扩原,他的弟弟董谦则隐居于乐安流坑。又过了数十年,董让五世孙董合从扩原迁居于乐安流坑,时间大约在北宋初年。
流坑董姓被誉为“才子群落”、“千古第一村”,也是非常有名的古村旅游胜地。这且按下不表。董合10世孙董堂(字次皋,行千七),上面六个哥哥都是读书出身,个个才华横溢。董堂自然也不甘落后,读书非常刻苦用功,发誓要考取功名。据族谱记载,董堂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考上功名,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就辗转来到丰城,名义上是游学,实际上排遣内心的烦恼和苦闷。在丰城,董堂结识了很多朋友,而且还娶丰城涂氏为妻。大家对董堂的心情都表示理解,纷纷劝说他留居丰城。董堂听从大家的劝说,便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秋,正式定居丰城。
董堂定居的地方叫岐山,又叫栎岐,是一片丘陵山冈之地,位于古时候的丰城河西兴仁乡,也就是现在的董家镇上董村。董堂夫妇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青叔、仲叔和文叔。数年后,兄弟分家,文叔徙居田垅,仲叔分居后屋,老大青叔则住守父业。青叔生有二子:霁轩、云轩,在他们长大之后,也各自成家立业。其中,云轩留守祖业,霁轩则在老居南面择址建房开基。这两个地方后来都发展成为村庄,为了区别称谓,以老居为上董,新居为下董,云轩为上董始祖,霁轩为下董始祖。此后分房开派,不一而足。
因为族谱在明末清初战乱之际毁失,明代以前的谱牒无法考究。自清代以后,董姓族裔多以耕种和经商为主,比如乾隆年间,董万甫远赴西蜀等处贸易,后来腰缠万贯满载而归;董胜文先是在吴楚(今江苏和湖北一带)做生意,后来也前往西蜀,也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也有通过当私塾先生起家的,比如道光年间的董光华,凭着满腹诗书,当了九年的私塾先生,后又被推荐为当地税官,虽然为人正派,但毕竟是官差,收入颇为可观,建房子的时候一下子起了六根大梁,成为村里的大户……
当然,董家村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村庄的古迹或人物故事,而是因为两条支线铁路的汇合点,使这个偏远的村庄一夜成名,最后成为乡镇的名称而广为人知。在民国以前,董家地区属于丰城县兴仁乡的范围。民国时期,董家镇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田东、王田两乡。1949年5月,分属燕山区田东乡北坑区王田乡。1950年,分属十一区王田乡、泉溪乡,十二区田东乡、上堡乡、罗坊乡。1956年,属燕山区京山乡、罗坊乡、王田乡。1958年,几个小乡合并为燕山区金山人民公社。那个时候还没有董家乡这个概念,甚至在1958年之前,董家都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很少为世人所知。但这一切在1958年得到改变。
从1958年起,河西地区大量开矿采煤。为了将这一宝贵的资源运输出去,浙赣铁路樟树至上塘支线、张家山至建山支线工程也相应启动。到1959年10月1日,两条支线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这两条支线的汇合点就在董家村,董家村和孙家村分别建了火车站,方便当地百姓出行和货物运输。董家村从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此后,位于孙家的董家火车站逐渐取代董家村火车站,逐渐发展为新兴集镇,仍沿用“董家”这个名称。1961年12月,原金山人民公社划分为京山、董家、王田三个公社,隶属燕山区,这也是“董家”作为乡镇(公社)级地方政府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1963年初,燕山区从湖塘雄庄村搬迁到董家集镇,更名为董家区。从此以后,历经多次区划及名称变更,董家集镇一直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并一直使用“董家”这个名称。而这一切,均源起于750多年前董堂来到这里开基立业。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把很多东西甩在身后。翻开尘封的记忆,还原历史的原貌,会发现很多鲜为人知却无处不在的真相和感动。而这一切,都需要后来人用心用情去认识它、感知它。

资料来源:《董氏族谱》、《董家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