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即将“消失”6种老手艺人,过去十里八村挺吃香,见过的都老了

 三农小毛 2023-08-31 发布于湖南

导读:农村即将“消失”6种老手艺人,过去十里八村挺吃香,见过的都老了

这几天村里非常的热闹,因为来了一个老手艺人——棺材匠。就是老王从很远的一个村子里邀请过来的,专门为他们两口子打制棺材的。

因为现在农村从事这种的老手艺人已经非常少了,年轻人不愿意干,而年纪大的好多都已经干不动了。

正因为如此,当老王家的棺材匠来了以后,总是会在边上围着不少人,他们一边看着老手艺人干活,一边拉着家常。并且还有好几个村民和棺材匠约好了,下一次就去他们家打制棺材。

其实在近些年,农村有好多的手艺人都慢慢的消失了,在小编的印象中下面这6种老手艺人在儿时都和常见,并且在过去十里八乡还很吃香,常被视为“座上宾”,但如今却也见不到了,见过的都老了吧,你见过哪些呢?一起看看看吧!

①酿酒师

小编的姑父就是一个酿酒师,在过去他就专门从事酿酒的。不光是自己酿酒售卖,还经常去走街串巷帮别人酿酒。在当时农村里基本很少人去买酒喝,都是邀请酿酒师傅来家里酿酒。

因为在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粮食,其中小麦、玉米、高粱、稻谷等都是可以拿来酿酒的。所以在当时只要你的技术好,就在农村很吃香,许多的村民都会等着邀请你去家里酿酒。

听姑父说,在以前酿酒师很吃香的,不光是有工钱,而且还会管吃管住的,主家都会好酒好菜招待。

②弹棉花匠

小编已经好多年没看到弹棉花的了,但是在小时候一到冬季就常听到弹棉花的声音。所谓弹棉花匠,就是把棉花制作成为棉被。

毕竟在以前家家户户所用的棉被,基本都是找棉花匠制作的棉被,很少人会去购买棉被。就是因为认为购买的棉被,没有自己找师傅做的暖和。

不得不说,以前的棉被是真的很暖和,虽然很厚实但是真的耐用,有的用几十年也不坏。

③杀猪佬

现在我村里,没有一户人家养猪了,自然也就没有杀猪佬了。早些年我村里唯一的一个杀猪佬,也跟着打工的队伍进城打工了。

杀猪佬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经常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还晚。因为多数人家都是在半夜杀猪,原因是猪杀掉了以后,还要及时把肉挑到集市去卖,这样才新鲜。

不然过夜的猪肉了,那就卖不上价钱了。在民间有种说法,杀猪佬多数不长寿,其实也是因为他们过度劳累所致。

④阉猪佬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果你听到村里有小猪发出尖叫声,那无疑是又有农家在阉猪了。这个在当时也是非常吃香的一种手艺了,在我老家就有一句谚语:一阉,二补(指补鞋,修木桶),三打铁,四磨豆腐。其中阉猪佬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且阉猪佬可不光是阉猪,还会阉鸡、公牛、公羊等,有些比较厉害的还会给家畜、家禽防病治病。之所以要阉猪,那是因为这样给公猪去势以后,它们长得更快,而且肉也更好吃,还不会“闹圈”。

在当时阉猪是纯技术活,不打麻药的,全靠手法娴熟,动作麻利,不然猪就要多遭罪。

⑤补锅匠

小时候最喜欢围观补锅匠补锅了,不管是铁锅,铝锅等,他们都能补。在当时的很多铁锅,用的时间久了就会破洞。而补锅匠就能熔化铁水补上它。

就连一些铝锅,用坏了也可以补。他们把坏掉的铝锅剪掉,然后用新的接上去。所以在当时,有些家庭的铝锅下面是一层又一层,就是因为补了好多次。

还别说,这样的手艺人在当时也帮助了很多家庭节省了不少钱。毕竟补一下才几块钱,而买个新的要几十块钱。

⑥剃头匠

在我小时候理发就从没有去过理发店,都是剃头匠到村里来。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有的村子比较大,往往一天的时间还剪不完。

在当时的发型款式也简单,老人基本都是剃光头,而年轻人或者是小孩子就是理平头,一次也就是一块钱左右。

但如今这种移动的剃头匠也很少见了,村里的老人去理发也要上理发店了。不过价格方面也还是便宜,一般也就是三五块钱,比城里的二三十一次的理发要便宜很多。

小编虽然是80后,但也马上就40岁了,如果你也见过这些手艺人的话,那现在年纪估计也不少了。而且这些老手艺人都在逐渐的消失,估计再过几年都只能是在影视剧、照片中才能看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