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数通胀对创新能力是有伤害的

 振王府图书馆 2023-09-01 发布于湖北

高考和中考分数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成绩发布之后,很多高考和中考生晒出高得令人咋舌的分数。

于是乎,老师高兴,家长兴奋,学生喜悦,领导满意……皆大欢喜!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简单题目是区分不出来学生的水平高低的,水平高的可能一不小心错一两个题就成了次高分;而次高水平但是发挥稳定的却全对了,反而成了最高分。

这样说吧,你让大学生考小学数学题他可能只能考90分,但是大学的题他还能考90分;小学生就不行了,小学数学题可能他能考95分,而大学的题目他只能考0分。

问:等到做事情的时候,你是想要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呢?

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一味降低考试难度来实现双减的目标是缘木求鱼,而且会对国家的创新能力造成根本性的伤害。

何出此言?

无论你怎样反对,这就是事实——高考和中考是指挥棒。这个指挥棒指挥着基础教育中人才的培养方向,而人才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人才,至少可以分为两类:创新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负责创新的,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可能错个一塌糊涂,也可能对的让人惊艳。操作型人才则是循规蹈矩(此处绝无贬义),万无一失。他们都是人才,都应该选拔出来。难度和区分度低的考试可以选拔操作型人才,不适于选拔创新型人才。

的确,我们需要大量的操作型人才!例如,飞行员对操作的要求极高,不能出任何错误,任何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大量生命的丧失。例如,给火箭搞焊接的人才,要求极高,技术水平要求极稳定。

操作型人才要选拔出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需要操作型人才,不能否定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

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创新的欲望和能力,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只能拾人牙慧,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封锁中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唉声叹气。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同样创新也不相信眼泪。

创新是不拘一格的,不要妄想去培养创新型人才。古今中外,哪个创新型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从来都是自己跳出来的!

但是,我们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真的就只能无所作为吗?

我们当然可以有所作为,我们需要做的是培育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呵护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使用挫折性手段折磨他们,使他们意志坚定。但是,绝不可以不允许他们犯错,或者说让他们以为犯错是耻辱的。

一味降低难度就不允许学生犯错误,犯丁点小错误就可能万劫不复!这是在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设置障碍。

创新往往是大量试错的结果,甚至创新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结果。

如果只是循规蹈矩,肯定不会出错,可能是100分。如果不允许出错,不允许不正常,那么创新从何而来。

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允许出错,而现在的清北高考分数线动辄达到680分(满分750分)甚至更高,稍微好一些的北京高中的分数线达到了650分左右(满分660分)。

请问:出错的空间在哪里?

这样的考试在为了选拔那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

还是那句话,选拔操作型人才没有错,但是得把选拔创新型人才放在前面吧!

各高校的学术风格是不同的,学生和学位双向适应是发挥学校学习位置(学位)的最重要前提。

具有顶尖创新能力的学生应该进入顶尖的高校,或者说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应该获得能培养和提升他们创新能力的学位。

高考应该是有思想的,不能为了讨好学生、家长和社会而改变自己。

当然,考试难度的确应该下降,但是应该能够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不应该为了送分而送分。

学生要发展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是面对将来的能力,解决将来问题的能力。

只要是新情境,看起来再简单的题目都能够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际难度就不会太低,也能够达到选拔具有创新潜质人才的目的。

通过刷题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的考试是失败的考试,大概连操作型人才都选拔不出来。

选拔性考试和合格性考试应该有不同的功能,我反对一味降低难度,一味为了迎合舆论,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虚荣心的选拔性考试。

选拔性考试的难度可以降低,但是应该有区分度和信度,应该能够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