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3-9.1-5.14 观《奥本海默》有感及2023年不断更计划

 象忆图书馆 2023-09-01 发布于湖北

前天,与妻子去看了《奥本海默》。

妻子是冲着诺兰的大名去的,他并不知道奥本海默这个人。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不是科幻片,而是历史人物传记片。

我是知道奥本海默的,但所知也极其有限,只是指导他是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是善于领导科学家的科学家。我其实对于费曼更感兴趣,可惜电影中费曼的镜头很少,只有他隔着汽车玻璃,并没有戴上焊工眼镜就直视原子弹爆炸,以及他兴之所至,表演了一下敲鼓的镜头。

这是一部好电影,至少将近三个小时,我看得津津有味,没有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就是说进入了心流。

但要说这部电影具体好在何处,却不好说。因为电影并不是靠特效吸引人,尽管原子弹爆炸很震撼,但在荧幕上看来也就soso,毕竟科幻玄幻电影展现末日景象多了去,不要说地球毁灭,就是宇宙毁灭都敢演给你看。

电影有悬疑的意味,有不少反转,看着看着,慢慢让我开始从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到个人的具体命运,譬如奥本海默的命运。

电影拍得独具匠心,用两个人参加的听证会引发的回忆,对话将整个故事串起来,这两个人的命运也纠缠在一起。当然,主要是一位自以为是的政客玩弄权术,躲在幕后构陷奥本海默,而奥本海默尽管心里如明镜一般,但宁愿承受殉道者的命运,按电影所说,想通过这样的自我折磨与放弃反击,来缓解自己内心的道德折磨。

而奥本海默尽管得罪了那位政客,但实际上他的精神世界中其实根本没将对方当回事,完全是对方的自作多情。

简单而言,奥本海默是思想的巨人,他思考,关注的问题早就超出了汲汲于名利的政客的理解范畴。

奥本海默对话的对象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提前预言了他将来的命运。

其实是将奥本海默对于美国的贡献与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的贡献等量齐观。

爱因斯坦说得好,当人们为你献上荣誉,邀请你演讲,表达对你的各种尊崇的时候,大概率他们不是因为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爱因斯坦有感的是,新一代的物理学奖,相信量子力学,接受不确定性的新一代革命者,他们觉得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过时了,因为爱因斯坦坚信上帝不会掷骰子,世界本质上还是遵循因果法则,而不全然是概率。

相信量子力学的新生代以奥本海默为代表,他们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敢于冒险,但他们也渴望确定,尤其当意识到他们将要释放的力量,可能烧穿大气层,毁灭整个世界的时候。好在这一切没有发生,但理论的计算只是说发生的概率接近于零,只是我们刚好幸运地处在大概率的范围内。

观看这部电影,有许多有趣奇妙的感受,我体验最深刻的有三点:

第一是对于历史上传奇人物的亲近,当然只是多了一个形象,并不因此就更深入理解其思想,但感觉更可亲了或更熟悉了!

我这里提到的历史传奇人物是指科学巨匠们,像爱因斯坦,像哥德尔,像玻尔,像海森堡,像费曼等。

爱因斯坦与哥德尔散步,向奥本海默讲哥德尔的八卦,说他总担心会受人毒害,不了解哥德尔的人会给他贴上受迫害妄想的标签,但了解他的人则觉得他更为真实可亲。



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涉及构建一个命题,它通过自我参照创造了一个悖论。

它的独创性和震撼性来自能够完全从形式上在数学体系中完成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使用数字。

用正常的语言说出一个无法证实的句子是很容易的,比如“我很快乐”,但那只是因为“快乐”并不是一个足够符合逻辑的概念,它是无法用逻辑来证实或者反驳的。

在哥德尔定理之前,许多数学家都认为,不同于现实世界,数学世界是一个完美的逻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事物都是可以被证实的。

哥德尔对此泼了冷水。他只是形式化的编码了这个句子。

这个命题是无法被证实的。

首先,我们可以决定这个命题为真

(如果它为假,就意味着它是可以被证实的,但这将说明命题为真,这会产生一个矛盾)。

然而,这个命题为真这一事实又意味着它是不可证实的,因为这就是命题所说的内容。

(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么在考虑这些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头晕。我看了第二遍,总算理解了其中的悖论。)

哥德尔表明,用算术语言来完成这个命题是可能的,因此,这表明了任何包含算术的数学体系都一定是不完整的。肯定存在比这种数学体系更小的数学体系,它们是完整的,但是它们不包括算术,所以几乎很难被称为全部的数学。

哥德尔悖论是一个真实的悖论——尽管一些数学家对他的结论非常愤怒,并且拒绝相信它,但是它在逻辑上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即使是在数学的逻辑世界里,如果一个结论让人感觉是错误的,那么仍然会有数学家拒绝相信它,尽管他们在证明中找不到任何逻辑错误的地方,哥德尔悖论就是这一事实的例子。

悖论警告我们应该限制自己对数学能做什么的期望。数学家们现在已经大体上从那次冲击中恢复过来了。

事实上,甚至在这次冲击之前,数学基础早已遭受了来自伯特兰·罗素的威胁。

-----本文节选自中信出版社《逻辑的力量》

第二是对于开天辟地的历史大事件的观察。

在曼哈顿计划成功之前,并没有原子弹,那时还不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完成的工程问题。

奥本海默他们用了三年时间,花了二十亿,投入了四千余最聪明的头脑,将之从无到有变成了事实!这让人看到了人类的力量。

并用其实践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尽管杜鲁门觉得是自己下了这个命令,自己将承受所有的非议与荣耀,但杜鲁门的决定谁都可以做出来,但原子弹的出现可不是谁都可以让其出现!

第三则是对于人类命运的关切,人类的未来是否会毁灭?是否会因为原子弹的发明而毁灭?

在俄乌战争背景下,并非不可想象的未来。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