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架无声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9-01 发布于上海

作者:陈白云

祖父厨屋的土墙上,去年没摘完的丝瓜已风干,素净的样子,随风而动。

丝瓜有自知之明,懂得与人保持距离。它一遍一遍诉说,我一遍一遍倾听,没有丝毫厌倦。它集中力量往上攀爬,努力抵达云的高度,像生长在鹅鸣与风之间,又似傍晚的炊烟开出袅袅婷婷的花,黄肥绿瘦,晨开暮闭,最终长成为一盏盏高擎的灯。

厨屋外,是一方小菜园,一排竹篱笆上爬满苦瓜,另一排竹篱笆上结满丝瓜。

祖父的菜地,一直是绿莹莹水灵灵的。每次回老家看望他,我必到菜园走一遭。那座矗立在两排篱笆中间的老瓜架,水杉木做的横杆早已被岁月洗得朽坏。这位忠实的菜园守望者,年复一年地承载着丝瓜或绵豆,默默忍受着生活之重。

瓜架,风,人,组成一幅村庄图。春花绚丽一树,夏日灼灼如火,秋风染黄绿林,冬雪漫过城池,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瓜架总是轻波微澜、淡定自若,不被外界左右,养成铮铮铁骨。多少个日子,祖父披星戴月,与萤火虫为伍,将瓜架收拾得光影重重。盘中餐里流淌着日月星辰。

每年深秋,古朴斑驳的瓜架上,黄瓜和绵豆相继老去。总有几条坚韧的丝瓜竖在瓜架上,不愿离开这枯槁的老朋友。宛如慈祥的祖父,端坐于中药橱前,常回忆并反刍他的行医岁月。

多少次,我站在厨屋前,凝视着瓜架。它与藤蔓相依为命,相互支撑。藤蔓历经风霜雨雪,保持住顽强的韧性,常常进入到物理学上的寂静。我有时挺担心藤蔓的听力,它是否能感受到瓜架的心跳?

其实,生活亦似这瓜架,承载了年少时的憧憬和希望,在岁月的磨砺下,逐渐失去光彩。但经历的一切,会越发让事物变得坚韧。丝瓜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只有抵住最黑的暗,才能收获最亮的光。在瓜架的辅佐下,具有活血通络、清热解毒之功效的丝瓜,显出时间的深意。

随着时间的游走,我听到老瓜架传递给我的信息,在这个立破并举、涤旧生新的世界里,人偶尔会手足无措,被没有成就的忙碌和莫名的焦虑所包围,但不要忽略了那些平常的遇见和坚守。

想起祖父说过的一句话,当你犹豫不决时,不妨学一学瓜架,它沉得住气,耐得住性,静得下心。是的,无论时光怎样匆匆,它都立在原地不曾犹豫,坚守着脚下的土地,见证了农人劳作的浩瀚、丰收的有序和无尽的希望。这分明在启示我,学会停下脚步、放下匆忙,坦然面对一时的迷雾,聆听大地的呼吸。

当夕阳余晖铺洒在瓜架上,枯叶不再是枯叶,是歌,是画,是岁月的积淀之音和生命的沉潜之美。

此时,我站在瓜架旁,望着向上攀爬的瓜与豆,想用生机盎然来形容它们,或者学李白吟诗一首,但它们随藤蔓翩翩起舞时,我沉默了。

瓜架旁的豌豆蔓似一条绿色长河,一阵微风拂来,荡漾着诗意。豆荚里的青豆子个个饱满,像祖父傍晚的脸颊,透着丰收的喜悦。

这方菜园里的蔬蓏,在瓜架的支持下,从未放弃自己,总是谦卑地生长着,生生不息,从容面对一切,为家人奉献着一道道舌尖上的美食。我不禁想起古人的诗句,“缤纷五彩绘秋田,遍地红椒醉万千”“稻海翻腾金色浪,高粱风涌赤红帆”。

遥想古人,“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春天,撸起袖子驾耕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夏天,垂下帘子捉画笔;“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秋天,书架上坐拥百城;“冰雪林中著此身”的冬天,居斗室解衣般礴。农忙之时,牵老牛拽耙扶犁,与镰共舞;农暇之日,“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夜咏诗书,耕读传家。

守繁华之外,种一瓜一豆,植一菜一蔬,都是人间烟火,都是农人素履。老瓜架是乡土的象征,也是祖父心灵的寄托和生命的轨迹,许多如他一样生活的农人,默默守护着每一片土地、每一寸绿色,唤醒我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和对生命生活的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