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彪一生(23)与杨成武谈怎样当师长

 兰州家长 2023-09-01 发布于甘肃

作者:舒云

与杨成武谈怎样当师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红军大学第一期学员毕业。毛泽东亲自与一些毕业学员谈话,林彪也找王平、杨成武等学员谈了话。军委打算让杨成武回1师当师长,而他觉得自己不一定能当好师长。

林彪和罗荣桓把杨成武的意见反映上去,军委经过全面考虑,还是要杨成武任师长,毛泽东委托林彪找他谈一谈,讲一讲怎么当好师长。于是林彪、罗荣桓找杨成武做了一次长谈。

林彪一共讲了九个问题,这也是他自己在十几年战争中的切身体会,杨成武认真作了记录:

一、要勤快,应该自己干的事就自己干,应该上去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自己去了解。眼到、口到、脚到、手到,切忌懒惰,懒会带来危险。

林彪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身吃饱了就睡大觉,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路,周围敌情怎么样,应该怎么办?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布置预案都不过问,都不知道。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

二、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了解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大智大勇,有决心,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

三、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要贯穿在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整个过程中,对于敌情、地形、部队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着,越有办法。才有急中生智的基础。反对打莽撞仗、胡涂仗。

四、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要亲自组织有关指挥员和参谋对作战地区和战场进行实地勘察,核正地图,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到脑子里去,做到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景,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

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出发来找答案。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

六、要及时下决心。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一般说有70%左右的把握,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不足的条件,要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来弥补,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

七、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要千方百计地完成任务。

八、要有很好的战斗作风,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猛追,要敢于打硬仗、打恶仗。

九、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党的坚强领导,深入细致的政治工作。

最后林彪着重指出:当好师长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按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去指挥作战,处理问题。

林彪嘱咐杨成武把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讲稿带在身边,经常读,反复读,遇到问题就从那里找答案,找办法。

既是抗大校长也是抗大学员

1937年1月20日,党中央机关由保安迁至延安,红军大学也迁到延安,驻延安城内学府衙门。林彪担任了红军大学的校长兼政治委员。

1月21日,抗大第二期除招收军队干部外,公开向社会招生,招收来延安的知识青年。

林彪和刘伯承发布抗日军政大学招生广告:

一、宗旨:本校直属于抗日人民红军中央军事委员会,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

二、资格:凡有志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具有高小毕业或同等文化程度,身体强健,无不良嗜好及暗疾者均可报考。

三、年龄:18岁以上,28岁以下。

四、报名日期:1月25日起,2月25日止。

五、报名地址:凡欲投考者须亲至三原城内南街,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内本校招生处报名。

六、考试日期:随到随考。

七、考试科目:1政治测验;2作文;3口试;4体格检查。

八、录取人数:一千名录取后,由招生处负责送往延安本校。

九、待遇:被服、膳食、书籍文具均由本校供给。

十、教育科目:1政治常识;2中国革命问题;3世界现实;4抗日统一战线;群众工作;6军事常识。

十一、毕业期限:六个月毕业。

十二、校址:延安城。

林彪刘亚楼主持抗大第二期的招生工作。第二期学员共1362名,其中知识青年550名,分为四个大队,学期为7个月。

斯诺离开苏区,坐在长途汽车上,还遇见从上海、北平来的投考生。林彪告诉他,红军大学有一张报名单子,开列着从中国各地来的投考生2000余名(当时),主要的问题是入境的问题,因为每名学生都非秘密入境不可。

1937年早春,罗舜初向毛泽东提出,希望能有机会学习。毛泽东亲笔为他写了一封信,介绍他到中央党校。因为正处在两个学期之间,难以安排。

毛泽东问明情况,又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要罗舜初去找林彪。林彪并不知道罗舜初的来意,开玩笑说:“小罗,你已经是二局的副局长了,怎么不派个人来,还要亲自出马,高级传令兵的瘾还没过够啊!”

罗舜初把毛泽东的信交给林彪,林彪才知道罗舜初是想上学,当即表示欢迎。

可是抗大和党校招生的时间差不多,林彪和教育长罗瑞卿商量,想出一个办法。林彪要罗舜初不脱产,先插班旁听,等到新学期开始再正式入学。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林彪对毛泽东的指示言听计从,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完成。

3月2日,林彪在中央大礼堂主持抗大第二期开学典礼。毛泽东发表讲话:“'抗大’像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等,磨它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创新社会,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张闻天、朱德等中央领导也发表了讲话。林彪最后说:“同志们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四大校风。我们的任务是光荣伟大的,时间是比较短促的。以短促的时间学习一些更中心更具体的东西,必须认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两大原则。努力学习军事、政治,以担负抗日救国的伟大任务。”

4月,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中革军委决定将“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直属中央军事委员会,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人材为宗旨。林彪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并兼任抗大第一分校校长和政治委员,副校长刘伯承,教育长罗瑞卿。除继续培养红军干部外,把培养革命知识青年作为抗大的一项重要任务。

鉴于学员数量增加和学校扩大的新情况,中央军委还成立了抗大教育委员会,健全了校部组织机构,毛泽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领导学校的教育与建设工作。

抗日红军大学第二期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所以“抗大”没有第一期,“红大”没有第二期。

毛泽东处理红四方面军学员“叛逃”

抗大第二期的学员中,除了红二方面军的学员,还有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学员。

1937年3月底,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抗大坚决贯彻中央延安会议的精神,要求学员讨论“懋功会师后南下正确还是北上正确”、“西路军为什么遭到严重失败”等,开展对张国焘错误的批判。

由于张国焘在四方面军工作多年,一直挂着马列主义的招牌,所以四方面军的一些干部学员出于对党的朴素感情,对张国焘还存有盲目迷信,把他当成四方面军的化身和代表,对抗大贯彻中央决定,批判张国焘错误产生了反感和不满情绪,有的甚至走上与党组织对立的悬崖。

4月4日,是一个星期天,天气晴朗。学校放假,大多数学员离校外出了。莫文骅因有事,留在学校。11时左右,校党支部书记邓富连急急忙忙跑来告诉他:刚接到第2队党支部书记、校党总支部委员、原四方面军的师级干部谢富治的报告,说原四方面军的一位军职干部学员向他反映,十多个来自四方面军的军、师级学员,由于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满,对批判张国焘的错误不满,在一个原是军长的学员串联下,密谋带上每人的警卫员于当晚午夜举事,拟杀死某某某后从北门城墙脚下的水沟爬出去逃走。

他们平日已侦察好了,水沟可同时爬两个人,以避免被门卫和城墙上的哨兵发觉。

莫文骅感到事情严重,自有红军以来,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真是破天荒了!他让邓富连留下继续了解情况,观察动静,他立即去找刘亚楼、傅钟等领导人。跑了几处,都没有找到。于是莫文骅只好去找校长林彪,估计他在毛泽东处开会。

毛泽东住在凤凰山下的窑洞里,离学校不远,仅隔一条街。果然林彪在毛泽东处开会,他听后嘱咐莫文骅先回学校,不动声色,注意了解新情况,等他向毛主席报告后,再作处理。

不久,林彪回到抗大,召集刘亚楼、傅钟、邓富连、谢富治,以及保卫科成员开会,传达党中央、毛泽东的决定,立即逮捕策划事变的主要成员。

16时,抗大吹紧急集合号,以各学员队为单位集合开会,分别通报此情况和中央的处理决定。政治部主任傅钟和校党总支部委员谢富治分别向第1、2队学员宣布中央关于处理密谋事变的决定。

宣布前,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长周兴已经派人把1、2队的教室包围起来。两个队把参加密谋事变的人一一点名叫出来,由保安处人员押走,一共抓了十多人。与此同时,由邓富连带几个人到学员宿舍,收缴了所有的手枪。这场未遂政变,就这样被平息了。

1937年6月6日,边区苏维埃政府最高法院举行公审大会,对这一拖枪逃跑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董必武为审判长,书记周景宁,陪审员雷经天、周兴等四人。国家检察机关代表傅钟报告了此案件中的主要六人的犯罪行为。

六名被告亦直供不讳,承认是一种反革命行为。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该六人拖枪逃跑是一种反革命行为,是破坏统一战线的,但念其参加长期革命斗争,有过光荣的成绩,监禁后认罪态度较好,均有深刻悔悟,这个案件中的主要六人,被分别判处六个月至一年半的徒刑。

被捕的四方面军干部在监狱里伙食很好,能读书。例如政治经济学、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还有克劳塞维茨的战略学。而且还有教员到“监狱”讲过两次课,解答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判处后不久,党中央又决定对这六名参与事变的人“特赦”,予以释放,重新安排工作。

林彪除向毛泽东等请示如何处理外,还请张国焘出面平息事态。但林彪自己则摆出校长的姿态,表现置身事外的样子,不公开卷入斗争漩涡。张国焘迫不得已,才答应来校讲话。

那天学校在城隍庙门口草坪开大会,张国焘来到会场。他在讲话中,对自己的错误和策划事变的人的罪行一字不提,却哼哼哈哈,不痛不痒地说了什么党员要遵守纪律,有意见可以向中央提,中央不能解决,可向共产国际提……张国焘来校讲话更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和愤怒。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和政治部十分强调批判张国焘错误。

1938年4月,当张国焘逃离边区,连一兵一卒也没能带走。

毛泽东亲自找许世友淡话,说张国焘是党中央派到四方面军去的,他的错误,应当由他自己和党中央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没有关系。

1961年6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时,联系这段歴史,批评林彪把持抗大,搞宗派主义,整四方面军的同志,歧视四方面军的干部。这恐怕是林彪没有听到的。

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毛泽东早在红军大学第一期开学典礼上讲话时就提出,创办红大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1937年3月5日,毛泽东为红军大学题写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也是1937年上半年,有一次林彪到毛泽东处汇报和请示工作,毛泽东口头指示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作为校训。于是抗大就把这几个字用红布长幅挂起来,并指示大家学习。

20世纪60年代经林彪总结,这三句话八个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行动准则“三八作风”。

1937年初,天气相当寒冷,北风呼呼叫。15时,抗大全校学员在广场集合,听毛泽东讲国际形势。林彪陪同毛泽东走上临时架起的台子上。

因为大家争睹毛泽东,队伍有些混乱。毛泽东表情严,发出口令:“全体起立!一队以罗炳辉同志为标准,向前看齐!”“坐下!”队伍整齐后,毛泽东说:“军队只要为伍就要严肃、整齐。”

毛泽东亲自整队是对抗大的批评。林彪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抗大是军事院校,学员也是军人,严肃军纪风纪成了学校注意的主要问题,从此各队实行早操制度,每天出早操。

抗大重视学员的体能训练,早操时有一个爬山科目。有的学员发牢骚,说“爬山主义”,要求“减少”或者“取消”。

毛泽东在课堂上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他还针对学员中流行的如“什么军政大学,干脆叫劳动大学,更加名副其实”的言论,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批评。

抗大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师生们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从晨曦初照到星月当空,操场上、课堂里、行军途中、劳勤工地,到处都是嘹亮歌声。每当集体课休息时间,各队拉起歌来,此伏彼起,唱得人们热血沸腾。

斯诺有一次到抗日剧社看戏,休息时,观众要毛泽东、林彪合唱,林彪像小学生似的涨红了脸,请女同志代他们唱了一支歌。各学员队的“救亡室”(俱乐部)经常出墙报,教唱革命歌曲,组织文艺晚会,开展球赛和军事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热气腾腾。

林彪专门请人为红军大学写了校歌:“红大同志,我们是抗日的先锋,民族革命的领导者,干部决定一切,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一致要团结。工作紧张,生活活泼,严纪律,努力前进,我为全国红军的精范,武装上前线”

刘伯承曾称赞:抗大越抗越大,雄赳赳、气昂昂,又说又唱,歌声嘹亮,走到哪里,哪里就变了样。

毛泽东在题为《抗大三周年纪念》的文章中再次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与从事学习的。”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全民抗战的召,并向全国各地发布抗大招生广告,号召有志青年献身民族解放事业。青年学生纷纷响应,一时间,通往延安的小路上,络绎不绝,抗大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员。

从1937年7月到1939年6月,就有1.5万多名有志青年冲破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层层封锁,奔赴延安抗大学习。

正如毛泽东所说:““抗大’没有考试,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延安来,这就是最好的考试!”

抗大第三期招生人数猛增,不几天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所有的地方都住满了,招待所连打地铺的地方都没有了。

经林彪同意,抗大贴出了“名额已满,暂时停止招生”的布告,从延安城一直贴到通向延安的各县,如三原、洛川、宜君、甘泉等,同时通知八路军驻陕西办事处,让他们把把关。

毛泽东对杨立三等人说:“停止招生的布告出得不好,应再出布告继续招生。”“要钱我批,要房就盖嘛。”他们向林彪汇报后,又贴出继续招生的布告。

1937年8月1日,抗大第三期正式开学,有学员1272人,知识青年占学员总数的37%。

1937年8月,抗大二期学员毕业,奔赴抗日前线。毛泽东在抗大二期学员毕业证上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凖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毛泽东到抗大讲话时说:“我们的'抗大’,要培养出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像林彪同志那样的干部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