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通过改变饮食来预防冠心病?

 吴较瘦 2023-09-01 发布于浙江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胸闷、胸痛、气促等。冠心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饮食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可控因素。那么,如何通过改变饮食来预防冠心病呢?本文就为你介绍一些关于饮食对冠心病的影响和建议,希望你能从中了解更多的知识。

饮食对冠心病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血脂水平:血脂水平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的含量,它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血脂水平越高,冠心病的风险越大。饮食中的脂肪、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会影响血脂水平的升降。一般来说,应该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增加摄入不饱和脂肪和纤维素,控制摄入总能量和碳水化合物。

  • 血压水平:血压水平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与心脏负荷和血管阻力有关。一般来说,血压水平越高,冠心病的风险越大。饮食中的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会影响血压水平的升降。一般来说,应该减少摄入钠盐,增加摄入钾、钙、镁等有利于降压的元素,保持水分平衡。

  • 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是指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它是反映体重和身高之间关系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BMI越高,冠心病的风险越大。饮食中的总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会影响体重指数的升降。一般来说,应该控制摄入总能量,保证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减少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 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是指机体对抵抗氧化应激和清除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能力,它与细胞损伤和修复有关。一般来说,抗氧化能力越强,冠心病的风险越小。饮食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多酚等成分会影响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一般来说,应该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E、A、β-胡萝卜素、硒、锌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茶等。

那么,如何通过改变饮食来预防冠心病呢?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指南,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 遵循健康饮食模式:健康饮食模式是指一种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同时保持合理的能量平衡,预防慢性病的饮食方式。一般来说,健康饮食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 多样化:即食物种类要多样化,不要偏食或挑食,以保证摄入各种必需的营养素。

    • 适量:即食物量要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以保持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

    • 均衡:即食物结构要均衡,不要偏重或忽视某一类食物,以保证营养素的比例合理。

    • 安全:即食物质量要安全,不要吃有毒或变质的食物,以防止食源性疾病。

  • 选择有益的食物:有益的食物是指能够降低冠心病风险的食物,它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富含纤维: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性成分,它们可以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增加饱腹感和肠道蠕动。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全谷类、豆类、果类、菜类等。

    • 富含不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脂肪酸,它们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管功能。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有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坚果、鱼类等。

    • 富含抗氧化物质:抗氧化物质是指能够清除自由基或抑制氧化反应的物质,它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柑橘类、草莓、西红柿、胡萝卜、菠菜、茶等。

  • 避免有害的食物:有害的食物是指能够增加冠心病风险的食物,它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饱和脂肪是指含有单一双键的脂肪酸,反式脂肪是指含有反式构型的双键的脂肪酸,它们可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有动物油、奶油、黄油、猪油、牛油、人造黄油、糕点、炸食等。 

    •  富含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类固醇物质,它在人体内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过多的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蛋黄、奶制品、虾皮等。 

    • 富含钠盐:钠盐是指含有钠离子的盐类物质,它在人体内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过多的钠盐会增加血液容量和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富含钠盐的食物有咸菜、咸肉、咸鱼、火腿、酱油、味精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