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本草

 tingting8585 2023-09-02 发布于辽宁

知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切片。本品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以切面色黄白者为佳。生用,或盐水炙用。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以行医采药为主的老太太,暮年想把技艺传下去。于是佯装乞讨,以待有缘人。当授艺之事传出去后,就你争我夺的,谁知竞相来的均是心怀叵测之人。老太太看在眼里,心里明白,也不言语,谁接去谁家,只管让人家养着,并不提传艺之事,时间久了,很多人开始怀疑……后来就相继被人赶出门外。老太太也不急不恼的,换上衣服继续沿街乞讨,终于遇到一个善良的年轻樵夫,把她留在家里,像亲人样供养。

三年后,老太太才让樵夫把她背上山去,教他认药行医的本领。樵夫虽然累的气喘吁吁,但是毫不抱怨,还不住地说些逗趣的话,让老人开心。休息时,老人问孩子:“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教你吗?”樵夫想了想说:“娘要找一个厚道的人传授,怕心怀鬼胎的人占有,坑害百姓!”老太太笑了:“你真懂了娘的心思。”遂指着不远处一丛野草说:“这是一种能治咳嗽、发烧之类病痛的草药。可还没有名字,以后就管它叫'知母’吧”。知母从此才有了名字。不久樵夫便改行采药行医了,并一直谨守老太太的叮嘱,为穷人治病送药,不收分文。

【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

1.外感热病,高热烦渴 本品味苦甘,性寒质润,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能生津润燥止渴,善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

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本品主入肺经,苦寒能清肺热,甘寒能滋肺阴、润肺燥。用治肺热咳嗽,痰黄质稠,常与黄芩、栀子、瓜蒌等清肺、化痰药同用,如清金化痰汤(《统旨方》);治阴虚燥咳,干咳少痰,常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急救仙方》)。

3.骨蒸潮热 本品入肾经,能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用治肾阴亏虚,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常与黄柏、地黄等泻火、滋阴药同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4.内热消渴 本品苦甘寒质润,取其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常用治内热津伤,口渴引饮之消渴证,可与天花粉、葛根等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阴虚肠燥便秘 本品能滋阴润燥以通便,用治阴虚肠燥便秘,常与生地黄、玄参、麦冬等养阴润肠通便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6~12g。本品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能滑肠通便,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鉴别用药】石膏与知母均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作用,用于治疗气分实热证,症见身热、口渴、汗出、脉洪大等,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石膏重在清脏腑实热,泻肺胃实火,用于肺热咳嗽、胃火牙痛,此外,煅石膏收敛生肌,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烧烫伤等;知母甘苦性寒质润,具有滋阴润燥作用,既用于肺热咳嗽,又用于阴虚燥咳、内热消渴、骨蒸潮热、肠燥便秘等。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用药法象》:“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3、《本草纲目》:“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

(头条号:青囊壹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