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2至1984年我当过工匠(1)

 海上闻人 2023-09-03 发布于江苏

有感于新浪博友老兵今昔《难忘初心当个高级工匠》一文:

今昔友这篇博文是“深度好文”,值得细细品味。此文,勾起一代人的记忆,由此受到不少感悟:那时候,年轻人该抓紧学习,抓住机遇。而起步早,路也会走得更加扎实。还在七六年五月,老兵今昔就被推荐上了脱产的厂办“七二一大学”。学成后提干留在教育科,负责全厂职工技术培训、技术比赛和青工文化补习,还创办了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技工学校”。放眼全国各地工厂,这已领先一大步。现在许多年青人,缺乏做工经历。他们不清楚,上一代人的学习状况、知识结构,包括其中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他们不知道,学技术和学文化,都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在工厂,我先后做了十八年。最初八年,一心想做车床,但只做了两年,未能持续。中间四年“再续前缘”,又与车床打交道。不过做了两、三年,心有旁骛。最后六年,在第三家厂脱产了……今昔友所在工厂有近三千人,这已经很大了。我当时所在的三家工厂,人数仅三、五百,厂区范围也小:在里面转一圈,用不了多长时间。像这种五百人左右的小厂,在上海市内有不少。在整个七、八十年代,城里工厂和工人很多,大家都在厂里做。人们若有两套工作服,留一套就当外衣穿了。但做机床的都发背带裤,许多人与工作服无缘,还记得维修电工是发工作服的。

到了中老年,会常常追忆往事。我在退休之后,有时会有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则又会想起久远的过去。自己虽然在厂里做这做那,有一段不那么舒心的经历,但也无悔无怨。非机械行业的小厂,工件加工难度不高。第一家厂是上海艺术品雕刻一厂,有个金工组专门搞些木工土设备,有两台车床、一台刨床,后来又加了一台铣床。操作人员外出经过半年培训。我那两年,属于“老带新”,由原来不脱产的金工组长董力强带教。他后来外出读书,我顶替其做C618车床。组内另有两个一起进厂的72届女青工,在外学习半年后,回来做C615车床和牛头刨床。

在这之前,我走过一段“歧路”,外出学了九个月的白铁工……而今想来,如果当时厂方兑现承诺,让我再去学钳工。或顺水推舟让我把车床做下去,我别无所求,肯定爱岗敬业。七十年代初,应届知青若能留城,进厂做技术工种如车钳刨(机修类型更好),就相当不错了,可谓心向往之。其时到工厂,做个有技术的工人,是年轻人的一种主流意识,没其它杂念。回想我两次做机修车床的经历,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曾经买过一本杂志般大的车工书,边做边学,也学到点东西。第二家厂是上海黎明服装机械厂,工件有些难度、但不是很高,还能对付过去。

所在模具组,有一大一小两台车床,我做较大的一台C616。之前在该厂一金工,由薛文辉师傅带教,又摸索了一阵子,进入状态。想到厂里的机修件、零配件大都从我手里过,还有点成就感。后来问题来了,一心想脱产。从此,不再安于现状。不过,还是觉得做车床不错。它比刨床和磨床要复杂,学得到技术。再说在车床干机修活,不像车间里做产品零件,今日复明日,也“不厌气”。记得车涡杆和细长轴,均有些难度。前者刀要磨得好,退刀时要眼明手快。后者要用上中心架和跟刀架;好在厂里(工具装备间)有人会过来帮我弄好,扶我一程、再让我上马。

当时,有人说我这个三级工,做起了四、五级工干的活,心里有点沾沾自喜。小厂和大厂不在一个层面,厂里那些做机床的,没有一个高级工,我想至多四、五级。在今昔友那里,由于受到启示:进入了一种情景,想起了一些往事,形成了博文素材。可作为自己“人生经历”的补充材料。觉得文思是需要激发的,这也是一种前因后果。我不是一个好车工,因为中途退场,离岗出走。但又是一个好车工,因为我也曾经努力过,钻研过车工技术,还在一家服装机械厂(国家二级企业)模具组,独挡一面。但我后来“脚踏一块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七十年代初、中期,能上“七二一大学”的人很少。前述金工组组长,曾是厂里的团支部书记,也上了“七二一”,学习形式是半脱产。后来,他在行业“职工技术交流协会”有一份兼职。不可否认,“七二一”毕业生起步早,领先于后来的“五大生”。他们有实践、有理论,较早地在企业技术、管理岗位上占据制高点,可谓那个时代的有用人材和精英分子。今昔友,后来又脱产读了电大。在“五大生”中,数“电大”较难考、较难学,而职大、业大、夜大等相对容易。那个年代,能读大学的人不多。像我们这种小厂,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估计还不到3%。

那时候,大家还在补初、高中文凭,这就够他们忙上三、五年。所以,现在的人难以想象:当初,中专毕业生,就被视为人材。未满35周岁,有高中学历就可参加社会招干。七、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的中期,城里大大小小的工厂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在企业职工中,主体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穿上蓝工装走在马路上,一点都不觉得掉价。进入本世纪,自从有了白领、蓝领、灰领一说,世风渐变。我们的子女中,已少有人甚至没有人在做工了。而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城里工厂少了,工匠总量少了,产生了一种新的不平衡。时下,该弘扬工匠精神了。

2021-03-10(2003)

附记:新浪愽友留言

老兵今昔:

工厂里的车工,数模具车工和机修车工技术水平相对高,我当年干的是产品加工车工,有一句话形容这活儿:“挂个馒头,狗都能干”。其实也不尽然,全在个人努力,而且,大批量活儿更让用心者有技革技改的用武之地,我们自己创造了很多相应的卡具、工装、排刀、自动切割机等。

我真正干车工的时间也就两年,1976年5月就被推荐上了脱产的厂办“七二一大学”,毕业后提干留在教育科负责全厂职工技术培训、技术比赛和青工文化补习,还创办了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技工学校”。再接着,高考厂里不批,后同意我上脱产电大,毕业后一直从事管理,直至88年调离。

2021-03-10(25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