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已去 秋已到 百果之宗 天然矿泉 一梨润三秋 你准备吃吗

 爱中药爱健康 2023-09-03 发布于北京

立秋已过,处暑渐行渐远,白露就在眼前。民间传统节气上已经到了秋天, 但是气温却依旧居高不下,炎热的天气似乎还不愿离去。然而,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风的到来,空气也会变得干燥起来,不少人已经受到季节转换的影响,会有口鼻干燥、嗓子不舒服等不适,不少朋友开始进入了秋燥。

有助于缓解“秋燥”的食物,应季又便宜的绝对是梨子!在营养专家的眼中,它有着“天然矿泉水”之称,更被古人称为“百果之宗”,尤其适合秋天食用

梨在中国至少已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被誉为“百果之宗”。

《本草纲目》里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止心烦止渴。《图经本草》中记录梨有润肺、祛痰化咳、通便秘、利消化、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梨乃凉性果,尤其对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患者能清热镇静,改善头晕目眩,有助于降低血压,养肝护肝。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维持人体细胞的健康状态,但需注意脾胃虚寒、便溏腹泻、咳嗽无痰者不宜吃梨,糖尿病患者宜少食。

梨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钾、钙元素,有降压、清热、镇静和利尿作用,对高血压、心脏病伴有的头晕目眩、心悸、耳鸣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梨子生吃,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产生的咽喉干燥痒痛、干咳及烦渴、潮热等阴虚之症。因此,教师、播音员及歌唱演员经常吃梨,用来保护嗓子,预防喉癌、肺癌和鼻咽癌,吃梨时最好还是细嚼慢咽,才能更好地让肠胃吸收。

梨中水分含量可高达90%,还能为身体提供维生素C、维生素A、钾、镁等营养元素,可谓是润燥的佳品,而且梨还是秋季时令水果,也顺应了老祖宗留下的“不时不食”的饮食原则,很适合秋季多吃。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维持人体细胞的健康状态,但需注意脾胃虚寒、便溏腹泻、咳嗽无痰者不宜吃梨,糖尿病患者宜少食。梨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

梨被誉为百果之宗,梨不仅鲜甜可口、香脆多汁,而且营养丰富。梨子有降火、清心、润肺、化痰、止咳、退热、解疮毒和酒毒的功效,常食可补充人体的营养。梨子特别适宜于肝炎、肺结核、大便秘结、急慢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心脏病以及食道癌患者食用

梨的品种有很多,常见的雪梨、鸭梨、砀山梨、丰水梨、香梨、黄花梨、香梨、秋月梨等等,

鸭梨:皮薄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中,清香绵长,脆而不腻,素有“天生甘露”之称。需要清理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蓄积内热的人,则适合生吃:而口唇皮肤干燥,粘膜干燥的,以蒸煮炖梨熟吃为宜,最经典的配方就是川贝蒸梨。

雪花梨: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雪花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润肺、利便、止痛等功效”,它是肝炎、冠心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果品,因此,雪花梨被誉为“中华名果”“天下第一梨”。雪花梨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北魏时就是向宫廷进贡的土特产品,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它又成为了奥运特选水果。

丰水梨:丰水梨有生津止渴,清热化痰,润肺、解洒、美容润肤之功,常食对消费者身心健康很有禅益。丰水梨品种果大、质优美观,被誉为“水晶梨”。

砀山梨:因为果肉稍粗,建议煮食,如果有干咳的症状可以适量加入蜂蜜、冰糖。

莱阳梨:与砀山梨相比,肉质更为细脆一些。食用方式也相对自由宽松,生熟均可,对于日常清热降火、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莱阳梨功效显著。

库尔勒香梨|皮薄肉细,汁多味甜,酥脆爽口。成熟品掉地即成碎片,带皮入口后没有任何残渣感。建议生食,因VC含量较高,不适合煮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水果。

我日常食用梨以外,梨还可以这样吃:

鲜榨梨汁:雪梨和柠檬洗净切块放入榨汁机,加适量白开水榨成果汁即可。

百合雪梨:雪梨一个切块、百合2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放在一起煮熟即可。

陈皮川贝炖梨羹。准备食材:川贝、陈皮、百合和梨。

川贝放入石臼中捣碎。百合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陈皮泡软后用刀将里面的白色薄膜刮掉。梨放入淡盐水中洗净,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切块。所有的食材都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将炖盅放入养生锅中,煮40分钟即可。

马蹄雪梨茶:梨一个、马蹄5个、红枣适量、枸杞适量;梨去皮去核之后切成块马蹄切掉头尾,削掉外皮,清洗干净之后对半切开;处理好的马蹄、梨和红枣放进养生壶,加入不要超过最大水位的清水,选择“果茶”键,等它煮好;在炖煮的过程中,水果中的营养会慢慢释放在水中,清水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在快要煮好的时候,加入清洗干净的枸杞,等它完全煮好;即可食用。

怎么样?这个秋天你准备吃梨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