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心理咨询:无需高大上,只需拉家常

 qinlingxiaoxi 2023-09-03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心理咨询师问我:袁老师我见过有人把意识层次分类,您怎么看?

我觉得心理学不要分得太细,就像疾病,没有必要从原子,中子精细下去,宏观论治就可。

人的思想掌控人的方向,抓住大方向就可以。

就跟家庭教育,不需要过细,睁只眼闭只眼就行,允许孩子有些小动作,不要事事求同。

心理学不是自然科学,后者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详实的数据支撑。心理学,是浩瀚如宇宙的意识和潜意识,可以洋洋洒洒,不拘一格。如果设置边界或标准,意味着受拘束,咨询的效果可想而知。

能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学说都是心理学。

图片

心理学的发展,不应该局限于花盆中当盆景。只有把心理学的树苗栽种在广袤无垠的大地,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心理咨询师问:抑郁症能治好吗?有检验数据吗?

最近一个有抑郁症患者找到我,说他以前找了很多咨询,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还是不行。我给他讲了四次课,就恍然大悟。

大道至简,我讲的很简单,都是拉家常,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听,他说我是讲他,他放下了,释然了。

有个强迫症案例,来访者社会功能几乎丧失。

名牌大学毕业的,而且还在一家国际知名互联网大企业做高管,但在心理疾病面前照样给打趴了。

去了几家著名医院,越治越重。

笔者仅用几个小时拉家常式的聊天,让对方恍然大悟,走了出来。

不再像以前那样愁容满脸,幸福感洋溢在脸上。我知道他的神经防御系统撤下了放松了。

果然,他说自己彻底“投降”放下了。

图片

思想放下了,心理自然就减负了,人也轻松愉悦了,可以重新站起来。何需数据说明?

其实,不管抑郁症,还是强迫症,不管焦虑症还是恐怖症,不管口吃病还是失眠症,本质原理都一样,都是思想态度和情绪管理不当造成的,都是心理纠缠出来的问题。

心理疾病患者只看到自己的心理或躯体化症状,却看不到自己的本质——思想或“自我”有问题。而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这应了一句: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把心理疾病患者比喻为“盲人”——心盲,比较恰当。

眼睛迷茫,就会瞎折腾。他们总是寻找“教他们如何走路的”方法。就像盲人,总希望有个人牵着他走路。

这种教瞎子走路的方法能解决根本吗?

如何从根本上治疗抑郁症、强迫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当然是根治他们的病态思想和观念,辅助于一些缓解症状的指导措施。

秋水理论不急着走路,而是帮盲人打开眼睛。

图片

来访者的眼睛打开了,自己知道如何行走,无需别人牵着走。

心理咨询师问:如何才能学到接地气的心理学?

刚刚到菜地种了黄瓜,豆角和西红柿,两个小时,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与生活接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骑行、游泳、种菜、交友、交谈,汲取天地精华,获取心理学和写作灵感,帮助别人,提升人生价值。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圣贤最大的优点,就是谦卑好学,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向圣贤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不要纸上谈兵,不画条框,让思想在天地间驰骋。

作者简介

袁运录,公安民警,省级公安心理教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五本心理学著作者。

图片

1988年到上海接受张景晖疗法,走出口吃和强迫症。

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本土心理学秋水理论.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强迫、抑郁和各种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垂询。

研究方向:抑郁、强迫、社恐、焦虑、口吃、失眠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

图片

代表著作:《情绪心理学》《强迫症原理与康复》《口吃原理与康复》《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