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一针管一年?抗骨质疏松药物,转告50岁以上的父母知道

 夏季三伏天 2023-09-03 发布于湖北

人到中老年,一些青年时期欠下的“健康债”,以及身体正常退化的“衰老债”,相继要还了,转化为各种令人头疼的慢病,有的人可能只有一种慢病,有的人多种慢病缠身,情况各不相同,但只要超过50岁,任何人多少会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困扰。

骨质疏松症通俗理解就是骨密度下降了,骨头变脆了,它是一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症状,平时没啥表现,一摔就骨折,如果受伤部位在髋部,老人基本要长期卧床,甚至威胁生命。

为了抵抗骨质疏松,很多老人熬骨头汤喝,长期吃钙片,找中药方,但骨头汤对补钙没啥用,钙片和中药只是缓解了骨质疏松的速度,该来的终究还要来,有没有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长效药物呢?

科学家们系统分析了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找到双膦酸盐化学结构,早在1977年就研发了第一代药物,如氯屈膦酸钠,后来相继研发出第二代、第三代药物,目前主流强效预防骨质疏松药物是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等。

排在“老大”地位的是唑来膦酸,2000年加拿大临床应用,2004年我国批准上市,部分药企仿制,目前在国内是原研和仿制并存局面,价格从200—2000元不等,已进入医保乙类目录。

唑来膦酸是一种静脉滴注的药物,规格有4mg/5mg,它其实是两大功效,一个是预防骨质疏松,主要是5mg规格,一个是控制癌症的骨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主要是4mg规格。

唑来膦酸的原理通俗理解是这样的:人体骨骼有“成骨细胞”——施工队、“破骨细胞”——拆迁队两大主力,在幼年期成骨细胞占主导,所以人就增高,成年后20至30年左右,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势均力敌,所以身高、骨骼稳定,但超过50岁以后,破骨细胞逐渐占上风了。

破骨细胞会诱导出现骨质疏松、增生、驼背、变矮等问题,虽然成骨细胞有钙片、食物这些“外援”,但补充的速度一直跟不上破骨细胞拆家本领,所以骨头变脆、变轻了。

唑来膦酸就是给成骨细胞撑腰的强援,它是专找破骨细胞的麻烦,通过和破骨细胞的FPP合成酶提前结合,破骨细胞规模和发展受抑制,骨头变松的速度停滞,骨折和增生、骨质疏松就缓解了。

唑来膦酸注射入人体后,首次会有三分之二的药物起效,主要是收拾破骨细胞,由于在人体代谢缓慢,所以打一针可以管一年,但为了明显改善骨密度,需持续打三针,即3年内每年打一针,期间配合服用维生素D来“补骨”。

过去作为原研药,基本超过3000元一针,三年费用超万元,不过现在已有国产药物,进入医保,打3针总费用或大幅降低。

由于唑来膦酸是静脉给药,非口服药物,所以没有对胃肠道的副作用,但药物需经肝肾代谢,对肝肾功能有要求,而且用药有查血钙血磷肾功、喝水等要求,需遵医嘱。

副作用主要是感冒症状、发烧、骨痛等一过性反应,总的来说,原研药的副作用比仿制药轻一点,但对药物成分过敏、肝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好、孕妇不能用。

每个人变老会遭遇的骨质疏松症有了克星,这是好事,需遵医嘱用药和配合,未来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抗骨松药物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