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日历 |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3-09-04 发布于江苏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难以实现。

滞留长安,谋取功名,并非“我”的志愿,心向东林,归隐山林,更加怀念“我”的老师。

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一年年衰减。

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心中愈加悲伤。

注释

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
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这里借指远上人所在的寺院。
黄金燃桂尽:《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里喻处境窘困。
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咏物抒怀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就在于通过向友人写信,道出了心中的理想。通过先抒情后咏物的方法,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仇无限。
“一丘”,出自典故《符子》,皇帝说:“吾将钓于一壑,栖于一丘。”借代隐居。“常欲卧”,长久地想要高卧。“三径”,出自典故《三辅决录》,“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求仲、羊仲从之游。”求仲、羊仲。皆东汉隐士,又都名仲,故人称“二仲”。这里借代隐居。“苦无资”,苦于没有钱财。“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首联是说,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难以实现。这两句互文,在“一丘”与“三径”之间,虽想“常欲卧”但却“苦无资”。
“北土”,借代长安,指谋取功名。“非吾愿”,并非“我”的志愿。“东林”,借代庐山,指归隐山林。“怀我师”,怀念“我”的老师。“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颔联是说,滞留长安,谋取功名,并非“我”的志愿,心向东林,归隐山林,更加怀念“我”的老师。
首联与颔联,可谓是借代的典范之笔。“一丘”“三径”“北土”“东林”,诗人连用多个借代,道尽了口中所说,心中所想,志中所求。
“黄金”,指钱财。“燃桂尽”,指像烧柴一般耗尽。与首联“苦无资”相呼应。“壮志”,诗人的志向。“逐年衰”,随岁月一年年衰减。“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颈联是说,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一年年衰减。金尽、志衰,这就是诗人在长安第一次落第后的窘境。这是孟浩然不愿放弃功名的表现,归隐山林,则是不得已的选择。
“日夕”,黄昏。“凉风至”,吹来了萧瑟的凉风。“闻蝉”,听闻蝉声。“但益悲”。“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尾联是说,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心中愈加悲伤。这两句才是诗人咏物所在,前三联则是抒情。诗人由秋蝉声所触动,联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心中落寞与忧伤,一下子就倾泻而出,使人感受到浓浓的悲秋情绪。
诗人之所以将咏物放在尾联,一则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二则,以“悲”字作结,使得整首诗都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三则,更加突显心中的志向,传递给友人的信息更加明确。实属高妙之笔。
纵览全诗,语言流畅,悲壮雅正,情感真挚,以一“悲”字,贯穿诗中,使人感受到秋风秋蝉声中的悲伤,以及对友人寄居山林生活的无限向往,是为咏物抒情诗中的绝妙佳作。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