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校长们的开学第一讲,涌动着怎样的教育思考?| 头条

 小红与书xh23 2023-09-04 发布于新加坡

图片   

9月,新学年启幕。

校长们的开学讲话,就像一道开胃菜,永远是这个时段不容错过的精彩。或“新”字当头,或“小”字着眼,或“情”字用力,或“拓”字致远。

校长们在讲给孩子,也在讲给老师和家长。当然,他们同时也是在讲给自己:

面对今天,思考未来,学生应该是什么样?成长的动力在哪里?家校的合力何处着手?教育人的使命是什么?教育对青少年的希冀指向哪里?……我们将如何一边守护日常,一边奔赴愿景;一面看见生命,一面扛起使命……

图片
“孩子,愿你成为真实的自己”

肖诗坚(贵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

来源 | 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

我希望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你们成为真实的自己。

你们是孩子,玩耍不仅是你们的权利,也是你们学习的方式。我希望你们可以在校园里随意玩耍,以你们喜欢的游戏方式探索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尽量把学校设计得活泼而充满乐趣。

你们是孩子,天性好动,因为你们身体凝聚了太多的活力和能量,这是你们生命成长的驱动力,你们在动中学习。所以,学校不仅设有充足的体育课还有大量的活动性课程,而乡土课和自然生命课更是融入了大量的“玩中学”、“做中学”的环节和内容。

你们是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因为这个世界太大太神秘,而你们才刚刚到来。所以,学校的很多角落都给你们留下探索的空间。

学校不设立任何禁止区域,但会邀请全体同学一起制定玩耍和探索的“公约”,因为你们要学会和同伴一起安全地玩耍和探索。学校是你们的乐园,你们是乐园的主人。

作为孩子,你们纯真、率真,你们不必成为大人的传声筒更不要成为大人的木偶。学校会提供很多机会让你们分享生活和成长,如放学仪式、国旗下讲话、大舞台等。在这些时刻,请你们鼓起勇气,坦诚表达真实想法和情感。你们无需套用模板,不必背诵范文,也不要过分装成“小大人”,因为学校鼓励你们表达真实的内心。记住,你们是独立、有思想的孩子;你们是真实、有情感和判断力的孩子;你们是勇敢与众不同、能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英雄梦,渴望成长的心灵会引领你向上向善追求真理。学习是助你追逐英雄梦想的必然途径,当然,学习的概念可以很宽广,在课堂上学,在生活中学,在玩耍中学,在成长和犯一次次错误中学。犯错是必然的,因为你还是个孩子,若你能在每次犯错中学到一点东西,积累一点经验,那么你就会很快长大。

最后,对于作为学生的你们,我提几点期望:

你们要为自己的成长而努力学习;
你们要为探索世界的未知而不断学习;
你们要为成为自己内心的英雄而坚持学习。

图片
图 | 诗坚



图片
“以渐渐的力量,让成长稳稳到达”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来源 | 渐渐的力量,稳稳地成志

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句话,作为新学年的期望。

给孩子:锚定志趣,让渐渐的力量,日有所进


在清华附小,师生们无比相信着“渐渐”的力量。相信“渐渐”、恪守“渐渐”,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渐渐的力量”就像一枚神奇的种子,在同学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悄悄萌出了芽。无论是在学校的每日生活里还是假期的实践探索中,每个成志少年在6年小学生涯的2000多个日夜,朝朝暮暮、时时刻刻,用心增长才学、培养技能、修身养性,终会迸发出无限的“成志能量”。 

给教师:锚定基点,让渐渐的力量,日日培育


清华附小有一句话:陪伴才有感情,有了感情才有教育,有了教育成长才会真正发生。开学之时,细心的你们一定有所发现,你们所在的教室、走廊都发生了点点滴滴的优化。聪慧的你们也一定能由此想到,这个暑假,还有一群人默默在为你们的新学期努力做好准备,那正是我们的一线老师和后勤老师们。

“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是清华附小的教育哲学,“把儿童的成长当作自己的最高荣誉”是成志教师的座右铭,也早已化作他们陪伴教导学生的巨大动力。新学期里,成志教师们将继续用敬业、博爱、儒雅的专业样态,和学生之间教学相长,“渐渐地”双向奔赴、彼此抵达。

给家长:锚定共育,让渐渐的力量,日久增益


儿童学习之路、人生之道,绝非百米冲刺,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作为学校,要正本清源,遵循规律,尽最大可能保持着教育教学的精进平衡。家长也应该在忙碌喧嚣的外在世界和单纯清净的内在追求间,寻找“育儿”的新平衡,让孩子回到一天天真实日子里,有一个渐渐生长的童年……因此,家长在孩子们的求学道路上,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徐不疾、不骄不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未来,我们的孩子才能蹄疾步稳、拥有无限可能。

家长永远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将来或许就是您今天的样子,抑或是超越现在的我们,也全靠好家风、好家庭、好家教“渐渐的力量”的日久增益。

图片
图 |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图片
“发现'少’的力量,实现大的梦想”

许凌可(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校长)

来源 | Less For More,少的力量

Less For More,对应的中文是:少的力量。通过做减法,通过少的力量,去实现更大的梦想。

关于“少”的力量,我们有四条建议,前两条给同学们,后两条给家长。

发现“少”的力量,在物理空间里做减法


生活是一场熵增,总是会自发走向无序和混乱。你的书包,你的资料袋,你的课桌,你的抽屉,你的Locker,你的衣柜,你的房间,一天不整理,变得不整洁,一周不整理,一个月不整理,将会变得混乱不堪,空间里的混乱终将成为你精神上的负担,并且成为破窗的开始,将你的生活,你的学习也卷入混乱的漩涡。

希望你们用行动创造秩序,通过意志力去掌控生活:去做收纳,去做断舍离,用小的及时的行动阻止更大更糟糕的混乱,对抗熵增,在简约整洁的美学空间中,清爽地生长。

发现“少”的力量,在情绪和压力上做减法


请记得每天拂拭你心灵上的灰尘和阴云,不让负面情绪将你吞噬,你每天都可以满血复活成一个正向、积极、热爱生活的自己。不要把自己喜怒哀乐的决定权交给他人,不要过分在意别人对你的评头论足。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会聆听,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缺陷和缺点,养成一颗强大的内心,经得起成功、赞美,也经得起失败和贬损。

梦想和目标,既会带来动力,也会带来压力,把梦想分解成不同阶段的目标,把目标变成每周和每天的计划,每一个计划的完成,都让你距离目标和梦想更近,都让你压力更小,而动力十足。

而家长们,也有两条建议给你们:

发现“少”的力量,在物质上做减法


当你占有物品的时候,物品也在占有你。物质上的轻易满足,过度满足,不仅不会让孩子更幸福,相反,会让孩子失去目标,失去动力,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如果我们想有所成就,有所成长,我们必须保持适度的饥饿感,Stay hungry是保持动力的前提。所以,在孩子的消费上,请保持克制。请记住,“好的教育,是灵魂的建设,不是物质的堆积”,想要毁掉一个孩子,无限满足他的物质欲望即可。

发现“少”的力量,在关注上做减法


如果说,缺少关注可能会导致孩子自卑,那么过度关注,则会导致孩子过分自我、膨胀和脆弱。今天部分中国孩子面临的问题,不是关注不够,而是被过度关注,他们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在与孩子的关系中,请父母做回自己,把时间交还给自己,把生活的中心转移给你自己。你热爱生活,你不迷失自己,你的孩子才不会空心。

图片
图 | 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



图片
“拥抱未来和不确定,要掌握三个平衡”

王华琪(杭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来源 | 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最美的杭外

世界动荡不安,未来晦暗不明,唯有深耕细耘,方能行稳致远。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如何处理好三个平衡。

后疫情时代:面对不确定性与寻找确定性


疫情放开了,拥抱久违的人群,我们才发现,原来幸福简单到走出家门、不再戴口罩,国泰民安就是车水马龙、人声喧闹;另一方面,世界成了一只薛定谔的猫,带给我们不安和焦躁。

秩序不再是秩序,规则不再是规则,路径不再是路径。昨天的溪流今天已经改辙,今天的激荡走不出明天的漩涡,明天的船票未必能抵达后天的生活。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的变幻莫测,同时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学会沉着冷静,专注于当下,寻找机遇并保持自我的蓬勃成长;我们要学会营造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并以此消解对未知的恐惧;我们要学会坚定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并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建立真诚的连接,形成合作和支持网络,并让自己拥有博大的生命场域。

希望大家都拥有“创造者格局”,怀抱热爱,大胆破界,跳出舒适圈,用一次次跳跃完成自我的生长蜕变,把一次次的生长蜕变串联起来,创造出属于一个人的开天辟地。

人工智能时代:拥抱未来与警惕挑战


ChatGPT横空出世,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双碳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工业革命扑面而来,重塑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拿学习来说,AI装置可聊天、能写作、会编程,可以轻松打破学科界限,高效精确地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我们要学会学习,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要向“人师”学习,也要向“机师”学习。

我们不能预测瞬息万变的未来,但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并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勇气去建造自己的未来。我们要热情拥抱并积极建设这个新时代,准备好与AI和谐共生。

希望面向未来的杭外人都能坚守科技伦理,坚守“科技向善”的价值观,坚守人类安全高于创新的价值观,让人工智能顺乎道,进乎道,并达乎道。

众声喧哗时代:向内认知与向外行走


前天你还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昨天你开始恐龙扛狼扛狼扛,而今天你已经在罗刹海市里选边站。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这是一个裂变的时代,我们需要独立判断、清醒认知,拨开迷雾、看到真相,更要摒弃芜杂、选择纯粹,思考从哪里来、站在哪里、到哪里去。

出发是为了奔赴人生的远方,回望是为了抵达心灵的原乡,我们既要追求生命的长度和宽度,也要追求生命的厚度和强度。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以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深厚素养的复合型英才为自己的成长目标,面向未来,融入社会,对接世界,扩展自身的生命体验,不断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重塑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片图 | 杭州外国语学校




图片
“确保知识的实践性”

马景林(北京四中校长)

来源 | 确保知识的实践性

开学的日子,我的发言是《确保知识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知识的重要属性


大家普遍认为科学性、辩证性、文化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知识的五大属性。前四种属性相对比较好界定,唯独实践性,它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又面临学习和应用两个环节的相辅相成。

有些人看来,学校的学习就是单一的学习然后解题的过程,似乎解题和考试是学习的实践。其实不然!且不说知识产生的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关键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它应包含应用、探究和体验这些环节,而考试和做题应该更是评价的手段和工具。

专家们的认识也在变化。传统的观点认为:越是脱离具体情境的知识,其价值越高。现在有了一点变化:专家们对那些脱离具体情境的知识的有用性,以及与人类需解决的问题相脱离的学术研究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我想,这里包含着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我们不能否认那些脱离具体情境的知识的价值,这些知识可以引导学科的走向,甚至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和认识的方向,我们要保护好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第二,在学校的知识学习,务必要和具体的情境相结合,围绕问题为中心,重点放在问题解决上,即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

第三,要挖掘在实践中学习的特殊效果。不仅会学以致用,也要思考“用以致学”;

第四,确保“知识的实践性”,具有更大的实践空间,需要师生更大的实践勇气。

师生如何共同确保知识的实践性?


确保知识的实践性,应该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学以致用,强调知识的应用,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任务是付诸实践,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二是努力做到实践中学习,也就是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探究、体验和应用,即重视实践本身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同学在学习中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有确保知识实践性的认识,知道面临的双重任务,特别是重视实践本身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我们的学习绝不仅仅是教科书的学习,也不是课堂上的简单听讲,要有“从生活走向学科,从学科走向生活”的实践意识,既看重学以致用,也要看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还要有意识地扩充视野和增加直观感受。要善于在情境中体会知识的价值,能够针对问题学习新知识去解决问题;

第三,同学之间的知识交流,也是知识实践的一种好方式。知识学习本身就是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如果有了高层次的交流,知识体系会更加全面、牢固;

第四,要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学习,向实践学习。

之,实践是知识学习的起点也是知识学习的归宿。实践的过程往往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又离不开实践。

同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呢?

简单地讲,要做到以下几点: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分享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实践案例的地方;要让学生学会把知识当成解决实践中各类问题的武器;要努力以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要努力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去寻找问题,向实践学习,为实践服务,等等。

图片
图 | 北京四中



图片
追风赶月莫停留

蔡小雄(杭州二中党委书记、校长)

来源 | 丰厚自我,重塑努力的价值,做专家型学习者

丰厚头脑


我们要努力丰厚自己的头脑,成为自主、智慧的专家型学习者,在自己的人生赛道上越跑越远。在这个时代瞬息万变,二中人需要“追风赶月莫停留”,持续、多面地去丰富知识、丰盈精神,去做一个专家型的学习者,打破自身能力的壁垒,从而去驾驭一波又一波的新浪潮。

这个时代信息奔涌,我们还需要有辨别信息的智慧,让努力不虚无,梦想不枯萎。如果只是被信息洪流裹挟着向前走,只会亦步亦趋,我们的大脑只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外在的信息是给予,也是夺取;它给予知识,却也可能夺取我们的思考。

二中人不是鲁迅书中的阿Q,也不是王开岭口中“两条腿的信息储存器”,更不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我们有自我认知与觉醒的能力,有自主发展的能力,这是二中人生命活力、精神魅力之所在。帕斯卡尔说:“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丰厚知识


我们要努力丰厚自己的见识,成为有热情、有方向的探索者,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越走越宽。积极的努力需要满怀热忱,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多去认识陌生有趣的人,多去了解不熟悉的领域,不断延展自己的认知版图,才能成就自己的群山之巅、江河之远。当一个人见识广了、眼界宽了,就不会一味向外比较,做重复低效的竞争,不会只拘泥于眼前得失,整天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也不会滥用“内卷”的标签,拿它当成自己不努力的借口。

而见识和眼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叠床架屋,就像黄河、长江之水并非真从天上来,它们是源于雪域高原的涓涓细流,裹挟着群山之巅的豪迈气魄,一路翻越山岭,一路奔流向前,才终成滔滔江河。

当下,有人用几分钟去速读一本经典,有人打卡式地奔一个个景点……这种速成式的“博学多闻”,往往速成的是一颗颗浮躁的心。附庸风雅、走马观花可不是增长见识和格局的正途!只有清晰目标,沉潜蓄力,精准发力,与时代发展同频,和民族复兴同向,做出有价值的努力,才是对爱因斯坦所称的“猪圈式理想”的铿锵回击。

丰厚心灵


我们要努力丰厚自己的心灵,成为能够体察生活、体悟人生的经营者,在自己的平凡天地里越过越“富有”。电影《卡萨布兰卡》有句台词:“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这些并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直观的好处和现实的利益,但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丰厚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避免被琐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让我们变得懂情趣,会思考,有温度。就像杨绛先生说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多从课堂和实践中感受世界,多从书本和生活中体悟人生,多在同学和同伴中培养志趣,不要让自己的心灵提前硬化、固化,而努力去保持内心的柔软与本真。如果不能拥有一颗体察世界之美、体悟生活之妙的内心,那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不会真正深入到你的灵魂,那“高品质生活”也就成了失根的花草。同学们,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追求美好,丰富心灵,让归属感和幸福感成为你的续航力,奉献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温度与热爱,而不是格式化的单调与贫乏。

图片
图 | 杭州第二中学



图片
“把自己活成一个动词”

邱月灵(杭州学军中学校长)

来源 | 立志无悔,筑梦星河

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链条式路径。作为你们勇往直前的见证者和支持者,我想再次与你们强调,这条链条式路径一定有这些环节,那就是:目标——行动——坚持——挑战——努力——成功

目标是路径的开端,也是成功的开始。小米的雷军在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时说:“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可能因为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个人,梦想就被点燃。而我幸运的是,我真的把梦想当回事,并且学会去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去完成。”人因梦想而伟大,更因目标而成功。

行动是目标的保障。哲学家赵汀阳讲:“要拒绝名词的诱惑,不要试图去成为一个名词,无论多好听的名词,而要去成为一个动词。把自己活成一个动词。”是的,动词才是理想目标的延续和实现,或崇高或平凡的理想目标最终都要凭借动词去落实,我们只有把自己活成一个动词,大胆地做事,勇敢地行动,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埋头实干,才能化梦想为成果,变目标为现实。

坚持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如何坚持?作家海明威有一个好办法,据说,他每天停下工作的时候,写最后一句话,往往只写一半,剩下一半第二天开工的时候再写。为什么这么干?因为每天早上开工的时候,你面对的是半句话,你就会有一个强烈的冲动把这句话填完。等你填完这半句话,这一天的工作就顺利开启了。

人生处处是风景,但挑战也无处不在。在挑战面前保持努力的模样,就是最好的成长姿势。成功确实不比天赋,而是靠努力。只要我们始终拥有这样的信念,任何人都有可能高人一筹,走出自己的人生高度,正如年轻的李白在和高适第一次分别时说的那样:“高三十五,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图片
图 | 杭州学军中学



图片

愿无论走到哪里,

都能成为付出爱和被爱的人

张忆(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校长)

来源 | 愿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付出爱和被爱的人

我向大家提三点期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做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最近,大家被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新闻刷屏了。这背后,是一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卜前景。太平洋的水是相通的,我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事实上,环境污染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浩劫,日本的这一举动对海洋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后果难测。当核污水进入大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被放射性元素无孔不入地侵染:水循环、大气循环、食物链……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我们既要踏踏实实学好每一天的知识,更要抬头看身边、看天下。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困难和挫折总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但请一定记住——任何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多。《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强者。

在全球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格局依然是决定未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优秀,只能代表一个人;两个优秀的竞争者在一起,能够互相督促、共同提高;三个、四个……无数个优秀的竞争者在一起,才能够尽可能快地提升整个行业的前进速度,真正以自己的实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没有天生的挺身而出,做一个善良有爱的人


今年夏天,一些地区遭遇了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在这场灾难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落坡岭,被全网刷屏。

因为这个村的村民完成了一个救援壮举——受强降雨影响,K396次列车被迫滞留北京门头沟落坡岭站。五天五夜,落坡岭村党委书记孟二梅说,“所有的老百姓把家里所有的吃的全都拿出来,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让K396乘客饿着。”

落坡岭用倾其所有的真情,用守望相助的真心,诠释了人间大爱,感人肺腑。他们用微薄的力量,撑起了灾难面前的一道坚实屏障,用最质朴的爱心,呵护了一颗颗心灵。

同学们,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社会,对你们都有很多期待,希望你们能够成为国之栋梁,但请谨记“成材先成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善良有爱、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天生的挺身而出,但善良和有爱的能力,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克时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希望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付出爱和被爱的人,让我们一起用爱点亮世界。

图片
图 | 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

责编 | 张磊
执行主编 | 张凯
商务 | 陈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