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论语|王译堃 吴欣歆:汉语骈偶性的教学价值

 新用户79795753 2023-09-04 发布于贵州
汉语骈偶性的教学价值
王译堃   吴欣歆
【摘   要】骈偶性是汉语最具特色的表达手段,反映了汉民族尚典雅、重气韵的审美需要,重秩序、讲规则的思维方式,以及追求整体合一的哲学观念。正确认识并努力发挥汉语骈偶性的教学价值,是体现语文教学民族性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骈偶性  教学价值  民族性
从汉语表达的内部特点来看,骈偶性是汉语句子内部、句与句之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为整齐中寻求变化、对应中寻求参差,文本的不同部分在结构上形成对应。在篇章上,直接呈现的如重章叠句,隐含于结构之中的如起承转合;在句间关系上,突出表现为句与句的对称,如骈文和诗歌中的齐言;在句子内部,常表现为四字成语和四字表达。从古至今,汉语书面语作品在体式和旨趣上出现过很多变化,但骈偶性的特点基本稳定,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的高度一致,成为汉语表达的显著特点之一。发挥骈偶性的教学价值是彰显语文教学民族性的路径之一,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于韵律节奏感受意义节奏,准确把握情感内涵
汉语词语在音节数目上有“凑双”的倾向,形成了双音节的韵律模式,突出表现为四言格,如日月星辰、桌椅板凳,其中的“辰”“板”主要起到“凑双”的作用。四言格自带诗性,为相对成文的表达形式提供了韵律上的基础,便于形成意义节奏和韵律节奏的一致性。基于韵律节奏感受意义节奏,有助于精准选择学习内容以把握作者的情感内涵。
1.体味特殊韵律节奏的表情达意效果
汉语书面语骈偶性的特点表现在构词造句的很多方面,不同的结构形式带来不同的韵律节奏。以叠词为例,可见一斑。叠词特殊的韵律节奏常能形成悠长旷远的诗味,增强视觉与情感的表现力。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读到“漠漠”“阴阴”两个叠词,自然拖长声音,声音的延展带来视觉的延展,更容易体会到空间的深邃感和层次美。朱自清描写月下荷塘时,使用了“田田”“亭亭”“层层”“缕缕”“脉脉”等众多叠词,舒展悠扬的声韵读起来清新隽永、温婉典雅,不仅准确传递了作者的情感状态,而且增加了读者对画面的感受。由一般叠词演变而来的AABB式、ABB式等语言形式也有特殊的韵律节奏,也应关注其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
2.借助韵律组合方式理解作者情感
相较于四言诗,五言诗的韵律组合方式更具变化,以五言诗为例便于说明韵律组合方式的情感表现力。阅读五言诗,要特别关注每句诗的第三个字、第五个字,通过辨析词语与词语的关系,深入理解诗歌创造的艺术境界以及作者独特的情感表现。如“城阙辅三秦”,其韵律节奏可划分为“二三式”或“二一二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对“辅”字意义的理解。从动词和主体的疏密关系上看,“辅”的动作是由“三秦”发出的,二者关系更为亲密,雍、塞、翟悠悠三地拱卫着巍巍长安,营造出雄浑之境,这样的境界和新生的大唐、蓬勃的诗人更为契合,这就是“二三式”的韵律节奏效果。采用“二三式”的韵律节奏,将“辅”解释为“护持”“拱卫”更为合理。
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下两句的结尾均为单音节,按照“二二一式”来划分节奏,更容易认识到“松间”是“照”的状语,“石上”是“流”的状语,将“照”和“流”相对独立地拉长节奏,能表现出绵延的韵味,感受到王维追求澄净适意的人生态度。因此,朗读过程中对韵律组合方式的辨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深入挖掘作者的情感。
3.关注韵律节奏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
从篇章层面来看,诗歌的节奏韵律会出现变化,外在的节奏变化往往隐含着内在的情感变化,韵律节奏的变化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切入口。例如《登高》,首联、颔联的韵律节奏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颈联的韵律节奏则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由天地自然之景想到自身老病凄凉,情绪发生了变化,意义节奏的变化表现为韵律节奏的变化。尾联的韵律节奏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情感爆发之后渐渐回到寂寥微弱,无限悲凉溢于言外,情绪再一次发生变化,音韵节奏也跟着变化。又如《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共七节。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关注第一至第七节多个韵脚带来的节奏变化,探究的就是韵律节奏与情感节奏的内在关联,体现出了汉语骈偶性的教学价值。
二、根据“意合”的表达特点,深入挖掘作品意蕴
汉语一字一音一义,“字”直接与意义发生关系,用字的变化即能形成意义上的跳跃,这一特点使得汉语书面表达更注重“字与字”之间的意合,大大减少了表达语句关系的成分。形合、意合两个概念的提出最初用于讨论中西语言的差异:形合“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1]。通过对比,能够更为充分地展现汉语“意合”的特点,骈偶性既是“意合”的基础,也是“意合”达成的表达效果。
汉语的骈偶性追求整饬的形式,通过意义组合实现凝聚不散的表达效果,“具有深化感情,组合意象的功能,帮助凝意聚气”[2] 。“意合”的特点,从源头上可以追溯到《诗经》的重章叠句。《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隔章重叠,由芦苇颜色的变化,从苍青至凄清到泛白,层层渲染了秋意,不需要增加“起初”“后来”“最终”等词语,时间的变化自在其中,正如刘勰所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现代诗《雨巷》《再别康桥》在创作上遵循了这个传统。两首诗歌的首节和尾节内容几乎一致。《雨巷》中“我希望/逢着”改动为“我希望/飘过”,动词的变化使得丁香姑娘这一意象变得更加朦胧,诗人的幻灭感也愈加深重。《再别康桥》一诗尾节挥手作别的诗人,呼应了开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但不同的是,“悄”然离去少了“轻”盈浪漫,却多了一抹理性色彩,意象的细微变化承载了诗人情感的升华。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到“夜正长,路也正长”,整饬、简练、含蓄,短短几字让人自然联想到长夜之下,革命者艰险战斗的生动场景,赋予“夜”和“路”极为丰富的意蕴。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写道:“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八个平淡自然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隐含南国之秋和故都之秋的色味、情味和境味,平实的表达中有着深厚的意蕴。从古诗到现代诗,从诗歌到散文,“意合”已经成为汉语书面语表达的独特传统,把握住这一特点,自觉引导学生探析“意合”的表达效果,能够拓展学生的鉴赏角度,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汉语骈偶性的特点形成了书面语表达的一些特殊现象,如偏义复指现象和互文手法。“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为达成节奏协调,使用“崩殂”,但“崩殂”一词在文中已经丧失了“殂”之义,偏指“崩”。“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中的“作息”配合“苦辛”,构成上下句对偶,“作息”已经丧失了“息”之义,偏指“作”。使用互文的句子,上下句文意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句中的“圣主”和“明时”互相补充,意指贾谊和梁鸿既生不逢时,又未遇圣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理解为“秦爱纷奢念其家,人爱纷奢念其家”,逻辑上才说得通。如果单纯从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的角度机械记忆上述内容,学生的阅读收获显然要大打折扣。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汉语骈偶性的特点,理解追求骈偶形成的语言现象,从这个角度解读文本,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意蕴,体味汉语语法的灵活性、遣词造句的创造性。
三、以骈偶性为载体探究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与思维方式
骈偶性能够充分体现汉语书面语韵致深远的特点,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追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突出体现骈偶性的书面语作品,可以作为学生探究中华民族审美追求与思维方式的良好载体。
骈文平仄相间,声律和谐,反映出汉民族对气韵美的追求;骈偶上下句字数相等,形式对称,其中隐藏着秩序之美。骈偶性的书面表达“作用于视觉,能给人明显的上下左右对称的平衡感;作用于听觉,音节来而复往,节奏匀称相对, 也能给人'力’的平衡感受,它完全应和着东方的审美意向:平衡、稳定、匀称,给人一种不偏不倚、循环往复的和谐美感”[3]。透过骈偶的语言现象探究汉语书面语表达的审美追求,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作为新诗的杰出领袖,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谙熟中国古典文化。他的代表作《死水》追求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的和谐统一,“运用音尺、押韵、色彩感的意象和匀称的诗行,达到构建现代格律诗的理想” [4]。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言,形成了整饬的结构,同时“各节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各节的每行诗又以四音尺为主” [5]。闻一多对于韵律的追求与探索,也体现出他对东方文化追求整齐和谐之美的偏爱之情,对中国传统诗歌艺术有巨大的吸收与创作。在学习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新诗时,也应该关注闻一多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作为一篇经典的赋作,《阿房宫赋》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版本。如统编版写作“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苏教版则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区别在于“西东”与“东西”。从韵律的角度来说,“东”作为韵脚,与“龙”“虹”押韵,声韵和谐;而“西”作为韵脚则与后文“风雨凄凄”之“凄”、“气候不齐”之“齐”押韵。两种版本对应的文段内部的意脉不完全相同,但均追求了声韵和谐,体现了辞赋抑扬顿挫的音韵美。从版本流传之异及对韵律相同的追求上,亦可见汉语书面语对整齐、和谐的追求。
从深层原因来说,汉语对于秩序美、和谐美的追求源自农耕文化。我国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各种影响因素处于稳定的状态能够带来安全感,为对抗各种不利因素,需要群体协作,协作过程中规则至关重要。各种外界和内部的因素相互关联、制约,存在普遍联系,需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讨论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以探索达至和谐统一的方式。在农业文明背景下形成了中华民族依托整体思维探求和合、合一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表现为语言,即为秩序与规则,骈偶性则是这种秩序与规则的典型表现。在理解和分析骈偶性的表达效果时,要从整体上体察语句的含义与功用,这也反映了汉民族综合思维的认知方法。
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汉语书面语作品,把握住汉语书面语表达的突出特点,有助于更全面地发挥其教学价值。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骈偶性的外部特征,如两两相对、多用类比、整饬工致等;还要关注其内部逻辑,如虚实的转化、意义关联的路径、布局的对称与意义的生发等,进而触及深层的文化特点—— 秩序中表现出的平衡与和谐。“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 [6]对语文教学民族化的探索要以汉字汉语的特点为基础,汉语骈偶性应该成为探索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18-19.
[2]张文勋.诗词审美[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序言.
[3]童山东. 对偶:汉语言文化的有意味的形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
[4][5]孙玉石.新诗十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3:14,14.
[6]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3.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100875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   51804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088)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8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