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说新语】恒动与健康 | 随笔 杨玲

 文化佳园 2023-09-04 发布于江苏

健康长寿是自古有来人们的美好追求,大家都希望能健康长寿。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人均寿命,已经从历史上40岁左右延长到平均77岁了,这和世界上有些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就不再分析研究,今天只从“恒动”这个话题谈起。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马寅初老先生,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几所著名高校的校长,还是声名卓著的体育专家,更是一位长寿百岁的寿星(1882-1982),“恒动”就是马老先生说的。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很有影响力,大家都认为是至理名言,为了健康,大家积极参加各州喜爱的运动,地上有各种球类运动,各种田径运动,射击、射箭,举重、拳击、摔跤,各种武术比赛等,水里有不同距离的游泳比赛,还有不同高度的跳板、跳台、跳水比赛,水球,赛艇,龙舟等,人们奇思妙想,运动项目五花八门,精彩纷呈。运动员为了争夺金牌,竭尽全力,展现飒爽英姿。
但是运动只是“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是全部,我认为还应该有“劳动”,“活动”,才比较全面。
先说“劳动”,总的来分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旧社会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认为高于体力劳动,其实只是分工不同,脑力劳动是学习传承前人的智慧经验,发明创造,体力劳动是发明创造的转化者实践者,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人,他们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大国工匠,他们手脑并用,制造出高精尖的航天器,太空飞船,超音速的各种洲际导弹,核潜艇,航空母舰,各种类型的飞机、汽车,更不在话下,社会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就是他们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他们在工作时是“恒动”的。
再说现代化的农民,他们的劳动成果,使人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过去的饥荒岁月有啥吃啥,到今天的富起来吃啥有啥,他们搭蔬菜大棚,在严寒的冬天,种了各种季节的新鲜蔬菜,在我们的餐桌上,你分不清新鲜蔬菜,是什麽季节生产的。在冰天雪地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到海南岛的南瓜和台湾的火龙果,以及境外出产的芒果等新鲜水果,你说今天的农民,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他们在劳动时也是“恒动”的。
再说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上课时,站在三尺讲台上40多分钟,还要在黑板上板书,在教室里巡视。不上课时要埋头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的各种活动和体育锻炼。在上世纪还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甚至星期天也不能休息。过去工作时间从早上到校政治或业务学习,晚上要坐班到九点多。我经常早上六点起,晚上到十点甚至到十一点多才就寝,那时候每周六个工作日,只要是老教师,那时候的辛苦是难以忘怀的。今天工作环境好多了。大家说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状态无疑也是“恒动”的。
一言以蔽之,卫生部门的医师护士,美容行业的理发师,餐饮行业的厨师,各个行业的设计师,工程师,建筑行业的建筑师,养育花草的园艺师,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作家,描绘丹青的画家,创作歌曲的音乐家......所有行业的劳动者,基本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也都是“恒动”的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和激情,给社会增光添彩,使人类的生活五彩斑斓。
大家到了老年,很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走上慢车道,喜欢多静少动,比如长时间坐着看电视 ,和朋友打麻将,和棋友对弈,头脑里“恒动”的弦就“绷”的不紧了,也就不利于健康了。
老,有老的好处,那就是自由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事情,精力许可,可以上老年大学,圆大学梦;可以用电脑码字,写回忆录;有绘画天赋,可以创作国画;有条件可以养花种草享受田园之乐。男士也可以 做些家务,也有利健康,如打扫家庭卫生,也可以学习厨艺帮厨,减轻女士的家务负担,使家庭更加和谐,这样“恒动”何乐而不为?
运动、劳动、活动,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量力而为,不能超负荷。比较科学的运动,散步是第一选择。散步也分慢走中速走、快走、我认为中速走比较好,散步不要追求一万步,走的步数太多,对关节不利,散步在一小时之内,就可以了。中年人散步时间多一些是可以的,对健康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健康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选择骑自行车,比骑电动车好,短距离到超市购物,既节约时间,还可以会友,车筐里放东西,比提着省力,一举三得。我已八十多岁,骑自行车五十多年,还觉得骑车不错的。我还在平台上种花种菜,有利健康,也有乐趣。
朋友们,让我们“恒动”起来,身体健康,充满活力,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朝百岁寿星的目标努力前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