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骑楼也分“流派”?必打卡的西关骑楼街,你去过哪些?

 哈哈狮的信箱 2023-09-04 发布于广东

1

历史起源

“骑楼骑你头,翻风落雨永无忧。”这句顺口溜曾流行于一时。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架在半空,行人可以在楼底走廊行走、遮阳避雨以及购物。广州的骑楼街,像一轴长长的城市风情画,走不尽的长廊,看不尽的风景。

图片

文德南路与万福路交界处的巨型转角骑楼

图片

恩宁路骑楼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流行于欧洲。近代,骑楼随着西方殖民者的脚步传到东南亚。清末,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于1889年下令修筑长堤马路。张之洞提出,临街修筑可以遮阳挡雨的行栈长廊,以利商人、市民交易。这种“铺廊”,被看作是广州骑楼的雏形。

十九世纪初,英属的新加坡总督在建城设计中规定,为了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临街的房子必须留出五英尺宽、有遮蔽的连续步行系统。这种被称作“骑楼”的建筑形式风靡了东南亚地区和香港,后来传到广州,也流行于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

图片

恩宁路骑楼

图片

第十甫骑楼

1912年,骑楼制度作为一种正式的城市管理条例在岭南出现,并首次见诸官方文件《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中。《细则》规定,广州城内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之用。

图片
图片

2

骑楼街坊的生活故事

对于广州人来说,骑楼建筑形式与街坊们的生活习惯和情调十分契合,因此得到大家的认同与喜爱。

图片

西关骑楼

图片

恩宁路骑楼

三代人都在骑楼生活的老街坊林姨,见证了骑楼的变化。

图片

林姨:

我在骑楼住了六十一年,它越来越靓丽。以前骑楼让我们有安全感,现在有留恋的感觉。年纪越大,我越不想离开这里。

图片
图片

3

骑楼兴起与商业文化

广州是中国第一个市县分治的设置建制城市,效仿西方的市政厅治理制度模式,建立现代城市市政治理制度。骑楼建设对广州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意义非同寻常。

图片

原广州城市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导袁奇峰教授:

1912年到1921年,西方的巴黎、维也纳等城市,兴起城市现代化之风,在老城里面建新城市。这对辛亥革命前后留学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辛亥革命成功后,国民政府在1912年开始把城墙拆除,把马路拓宽,背景是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推行的一种时尚建筑模式。广州就这样变成一个骑楼城市,骑楼也就成为广州城市的一个特色。

骑楼建筑在岭南的兴起,与这个区域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图片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首席专家王河教授:

骑楼这种建筑形式,与岭南地区多雨的气候紧密结合。骑楼两层通高,前面开店,后面居住或者加工,宜商宜住。骑楼面宽大约不超过十米,深有二三十米深,冬暖夏凉,形成了很独特的岭南文化。

广东作家叶曙明是一位近代史研究学者。据他的研究专著《骑楼》一书介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骑楼成为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民居形式之一。其中,广州的骑楼街以今天的人民路和中山路为坐标轴,北至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同福路,东至东华路,总长40多公里。

图片

《骑楼》

叶曙明 著

广州骑楼分为西关骑楼、东山骑楼两个流派。西关骑楼在外观上既采用了罗马柱、卷曲花纹等西方建筑装饰符号,也融入了清水砖材、满洲窗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东山骑楼在建筑的审美理念上更具抽象化,化繁为简,弃线条繁琐的罗马柱,转用简单的方柱、圆柱,用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

图片

骑楼罗马柱

图片

骑楼卷曲花纹

图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建筑调查项目专家林佳教授:

广州骑楼在建筑风格上有其独有的人文烙印。而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的不同建筑特点也恰好折射了老广州居住人群“西富东贵”的特点,即民间俗称的“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这种不同社会阶层的分布格局。

国内最早的骑楼商业街市诞生在广州上下九骑楼街。骑楼下的长廊商铺林立,无论烈日还是下雨,行人走进骑楼就是走入了街市,商业街因而门庭若市。许多著名的粤商老字号都是从广州上下九的骑楼街起步,然后名扬海外。

图片
图片
图片

4

保护与传承

时光荏苒,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人口和道路交通压力猛增。随着广州旧城改造工作的推进,老城区的古老骑楼面临是否要大范围拆除以拓宽城区道路、改善商业环境的艰难抉择。

为保存广州古老的骑楼景观,在保护上下九路段历史文化建筑的同时,打造上下九骑楼步行街,社会各方面都做了诸多努力。

图片

上下九骑楼街

图片

上下九骑楼街

当时负责上下九商业街改造项目的原广州城市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袁奇峰和项目工作团队,结合骑楼步行街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对上下九步行街区域进行了详尽的数据统计和情况记录,提出了把旧骑楼接入新建筑,以深化保养,活化使用的保护性建议。

正是基于这些创新的规划理念与旧城改造实验的探索精神,广州市上下九建设为“骑楼步行街”的规划方案被广州市政府所采纳。

2019年1月,广州市发布首个针对骑楼街保护的法定规划,划定了北京路等60条道路的骑楼街规划范围,提出对广州骑楼街“一环三带,四片十街”传统格局进行规划利用与保护。广州老城区的上下九步行街,成为全国最长的骑楼步行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州市骑楼街保护利用规划》

《规划》明确了广州传统骑楼街总长度有26.5公里,涉及骑楼建筑总数多达3886栋,摸清了广州骑楼的“家底”清单。

2023年7月,共计十八条的《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正式施行,为保护利用好骑楼等传统风貌建筑提供了法治保障。

图片
图片

  八和会馆                          莲香楼

谈及骑楼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时,王河教授非常感慨:“大家对广州骑楼的情怀是很浓郁的。这种城市形态、人居形态,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合理性和地方特色。这是城市文化的沉淀,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图片

爱群大厦

图片

西关骑楼

衢通十里如廊廓,

铺接千家胜比邻。

休言树老多斑驳,

留得根芽总是春。

广州骑楼见证了历史,赓续着千年商脉,成为这座现代化都市特有的人文风貌与景观。百年骑楼的诞生与变迁,它的保护与活化,它的文化与审美,都带着岭南文化的深深烙印——开放包容、中西交融、崇尚理性、相信科学,这是广州骑楼最最耀眼的风采,也是岭南文化绵延千年,永葆青春的根与魂。


图片

广州骑楼打卡点

荔湾区

上下九路、第十甫路、恩宁路、龙津路等。

越秀区

北京路、大南路、万福路、文明路、中山六路等。

海珠区

同福路、南华路、洪德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