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宝拍卖

 RK588 2023-09-05 发布于美国
图片
图片

lot 001

明 铜鼓形文房水注

H:6.5 D:8

重:345g

水注,又称砚滴、水滴,是一种专供研墨用滴水器皿,属于重要的文房用具。中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以夔龙之皮做鼓,用雷兽之骨作槌,击之声闻百里,有镇邪之功。鼓声如雷声,雷声带来雨水,能滋润大地万物。此件水注铜制鼓形,造型独特少见,文房陈设佳器。

图片
图片

lot 002

清 白玉风云际会佩

L:7 W:1.3 H:5

重:85.8g

和田白玉质,玉质致密油润,表面带秋梨黄沁。厚片状,两面分别浮雕一龙一虎,龙回首盘屈,神态威猛。老虎阔口獠牙,目光炯炯,虎尾粗壮上卷贴耳,腿上饰卷云纹。“云从龙,风从虎”,二者相遇取“风云际会”之意,此器设计巧妙,以一器两面完成龙虎造型,仿若刺绣中的“双面绣”,纹饰颇具结构美感,造型别致,所雕龙虎动静相宜,古朴有韵。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3

近代 白玉浮雕福禄寿喜束腰扳指

内D:2.2 H:2.9

重:43.6g

扳指青白玉质地,色泽匀净,质地温润。扳指上下起弦纹线,打磨圆润。整体以束腰风格为基调,上浮雕“寿”字,中间以圆型装饰物分隔,纹饰古朴,适合把玩佩戴。

图片
图片

lot 004

明 铜饕餮纹爵杯

H:20 W:18

重:758.4g

铜爵杯流部宽厚上翘,两柱高耸带伞形帽。杯体一侧有鋬,三足作等腰三角形分布外撇,给人以稳定感。腹部装饰饕餮纹,为商周铜器典型纹饰。全器铸造工艺成熟,器型规整,为明代摹古典型之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5

清 铜仿古双耳弦纹壶

H:30.2 W:21.5

重:2833g

铜壶撇口圆唇,溜肩鼓腹,高圈足。颈部有兽形双耳,壶身素面,颈部腹部有三道弦纹,圈足俩道弦纹。整体仿古,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款识。

图片
图片

lot 006

清 白玉戏獾童子坠

L:4 W:3.3 H:2.6

重:44.3g

戏獾童子坠和田白玉圆雕而成,玉质光洁莹润,童子五官清晰笑逐颜开,衣纹线条流畅,神态自然生动。整个雕件包浆醇厚,由内而外散发出玉石本身的华彩,令人爱不释手。纵观本品,玉料上乘,雕刻娴熟,人物栩栩如生,打磨精细光润,乾隆工玉雕的精湛技艺,得到完美呈现。

图片
图片

lot 007

明 仿古龙纹铜鼎式炉

W:11.2 H:17.5

重:922g

炉子宽边平口,双立耳。带白玉纽盖,腹部饰龙纹,下承三圆柱足。明代摹古之风盛行,商鼎周尊造型的器物,是上层社会中十分流行的文房清供。此件铜鼎形制规整大方,古意盎然,燃香陈设佳器也。

图片
图片

lot 008

清 白玉和合二仙佩

D:5.4 H:0.5

重:25g

玉佩白玉质地,玉质细腻温润。两面透雕和合二仙,二仙双耳垂轮,弯眉咧嘴,面相喜气可人,满脸笑容洋溢。整块玉佩刀法流畅娴熟,人物表情传神,充满艺术感染力。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为掌管和平、喜乐与婚姻美满的神仙,以唐代拾得与寒山两位名僧为原型。清代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自此而更名扬天下。其形象常作蓬头笑面之二人,或二童子,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荷)揩合(盒)好之意。此外在《周礼·地官》中,有「使媒求妇,和合二姓」之说,故和合二仙,又为主婚姻之神,即有多子多福之寓意。

图片

lot 009

清 铜嵌白玉凤鸟纹带扣

L:5.5 W:5.2

重:112.4g

带扣为铜鎏金底托,方形,中部嵌一玉雕,白玉质地,透雕凤纹。凤鸟振翅欲飞,神采风扬。周边透雕卷草纹,枝繁叶茂。整体包浆光亮,玉质细腻,值得收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0

清 铜错金银兽面纹投壶

H:36 W:21

重:3259g

投壶撇口圆唇,溜肩鼓腹,下腹渐收至底,圈足。颈部饰错金银兽面纹,旁系两贯耳。整体古意盎然。投壶,是中国古代贵族宴饮时做投掷游戏的器物。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1

清晚 铜狮钮喜上眉梢纹熏炉

H:32.5 W:37

此炉配镂雕铜狮纽盖,鼓腹,腹部采用浮雕技法雕琢喜鹊和梅花,梅花枝节分明。下承花枝三足,配折枝花卉纹底座。底部有“大明宣德”款识。整体做工精细,构思巧妙,保存完好,赏玩皆宜的好物件。

图片

lot 012

清 玛瑙浮雕龙纹鼻烟壶一组两件

H:6.2 H:5.4

重:70.4g + 61.1g

鼻烟壶一组二件,一件浮雕云龙纹,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图腾形象,云龙三现,耕云播雨,为大地带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一件光素简洁,小巧可爱。两鼻烟壶色彩丰富,玛瑙天然形成的俏色,被善加利用,使浮雕的龙纹更添真实感。器物虽小,但小器大样,盈盈一握,令人顿生欢喜。

图片
图片

lot 013

清 铜错金银带盖鼎式炉

H:18.5 W:11.8

重:1164g

仿青铜鼎器型,器身口沿处饰回纹一周,炉盖圆纽中空,顶盖及器身皆四出脊,空间饰锦地阴阳鱼纹,鼎炉腹部下饰一圈蕉叶纹,满身错金银。该炉造型古拙,纹饰工艺极为精细,彰显奢华品质。包浆熟旧圆润,整器保存完好,书房案头,陈设实用精品。

图片
图片

lot 014

民国 铜诗文墨盒

H:3 D:11

重:777g

铜墨盒圆形,子母口。盖刻有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前两联:“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落款“马龙潭谨赠”,上款“与帅督军兼省长雅玩”。马龙潭(1857年—1940年2月)字腾溪,山东庆云县人。少年时风流倜傥、文武通达、才华过人,爱好书法,堪称一代儒将。他与张作霖是结拜兄弟,此墨盒应是马龙潭赠与他的结拜兄弟张作霖的。因为1916年袁世凯死后,张作霖被北京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领奉天督军,兼省长。铜墨盒造型规整,用料厚重,上面篆刻的隶书体,金石味极浓,刻得相当好。保存如此完整的民国时期名人所用之文房,殊为难得。

图片
图片

lot 015

清中期 白玉蜘蛛荷叶小笔舔

L:7.6 W:4.6 H:1.5

重:38.5g

笔舔整块和田白玉雕制,玉质致密、白净、莹润。一片荷叶浮于水面,边有莲蓬一朵,一只喜蛛怡然自得趴在荷叶上,整个画面清新亮丽,十分生动。底部荷叶及花枝相盘,微微翻卷自然得体,雕工极为精妙。“蛛莲碧荷”取谐音“珠联璧合”之意,寓意很讨巧,很吉祥,虽作笔添之用,佩挂亦宜。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6

清中期 “北陵庵”款童子象耳铜瓶

口D:19 H:47

铜瓶撇口,束颈鼓腹,下腹渐收,圈足外撇。颈部一对象耳,肩部有俩童子作嬉戏状,天真活泼穿梭在象耳间,形象栩栩如生。小童旁有“北陵庵”款识。位于衡山的南岳北庙原名北陵庵,南岳本是历代帝王代表国家祭祀山川社稷的五岳之一,隋唐年间香火就已十分旺盛。此件铜瓶出自名山大寺,器形端庄厚重,纹饰精美。瓶上饰童子嬉戏的造型在清代乾隆时期十分流行,是一件典型的陈设之器。

图片
图片

lot 017

清 青白玉葫芦手把件

L:6.8 W:4.8 H:2.2

重:68.6g

青白玉质地,通体圆雕,一根盘曲的葫芦藤蔓,连缀一大一小俩宝葫芦。葫芦圆润饱满,造型极为写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与藤蔓相连的造型,寓意福禄万代多子多福。此件玉雕包浆厚重老气十足,佩于腰间,大小十分合适,时时把玩,情趣盎然。

图片
图片

lot 018

明 铜兽面纹方尊

H:22.2 W:16.5

重:1580g

青铜质,尊方形,四角出戟,上部为蕉叶变体云雷纹,腹部兽面纹,下部海水纹。配红木座。该尊取法商周青铜古尊样式,体量略小,纹饰中的兽面及底部海水纹,充分体现了自宋以来,元明仿古铜器之特点,铸工粗中有细,纹饰线条干净利落,典型的明代仿古之器。

图片
图片

lot 019

清中期 铜双龙耳兽面纹六方瓶

H:44.5 W:26

仿古兽面纹六方瓶,通体枣皮红包浆,古色古香的韵味特别浓郁。瓶子自口沿至底六方形,撇口束颈鼓腹。颈上部一圈乳钉纹下连兽面纹,腹部出戟、通景兽面纹,颈部双龙耳。底部六边形足,线条干净利落,造型端庄大气,与同时期乾隆官窑瓷器的造型如出一辙,应该也是同时期的官造陈设之器。

图片
图片

lot 020

清中期 白玉蜻蜓蒲扇佩

L:6.33 W:4.85 H:1

重:36.6g

和田白玉雕制,形似一把芭蕉扇。扇面上浮雕雏菊一朵,蜻蜓一只。每年的六月,正是雏菊盛开、蜻蜓起舞的时节,也是天气开始进入酷暑的季节。此块玉佩题材取法自然,极具生活情趣。玉质白净温润,雕工精美,保存完好,颇具个性。

图片
图片

lot 021

明 金镶玉观音饰件

W:4 H:5.5

重:13.1g

金镶玉,顾名思义是将玉器用黄金镶嵌制作。这件金镶玉观音挂件,以和田白玉雕出观音端坐莲台的形象,用黄金制成缠枝莲纹的背光及莲花底座,将白玉观音像嵌入其中用金扣固定,黄金背光顶上还嵌有三颗珍珠。白玉观音与黄金背光的搭配十分和谐。奢华之余,彰显虔诚。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2

清 寿山石雕双龙戏珠纸镇成对

L:24.5 W:2.5

双龙戏珠纸镇,用整块寿山石一剖为二雕制而成。镇纸长条状,石质温润细腻,通体带红色朱砂斑。每条镇纸上都雕有二龙戏珠图案,雕刻精美形象生动,包浆熟旧保存完好,带原盒。

图片
图片

lot 023

清晚 和田碧玉观音立像

W:5.5 H:25.5

重:651g(带座)

观音和田碧玉雕成,瓜子脸形,五官清秀,表情慈悲。观音右手持如意,左手开示状。衣褶线条刻画得流畅清晰,层次分明。整体宝相庄严,十分秀美,搭配木质底座。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4

明 捶揲龙纹花口金盏

口D:7.5 W:3

重:55.4g

小盏用黄金捶揲打制而成,金色纯正,富丽华贵。小盏梅花状,五瓣的花口形象生动,盏底捶揲凸起一盘曲金龙,龙身回转龙首向天,龙爪锋利身形强健。动感十足,极具气势,当年工匠娴熟的制作技艺与高超的艺术审美,在这件金盏上得到完美体现。

图片
图片

lot 001

清 铜阿文香盒

D:11 H:3.7

重:1167g

香盒铜质精纯,盒子呈扁圆型,子母口,由盖身两部分组成,浅腹直壁。盖面中央开光且下凹,辅以珍珠锦地纹作底,饰阿拉伯文。整体皮壳熟旧,包浆莹润自然,宝光内敛,且保存状况完好,极为难得。相传伊斯兰教文化由唐宋传入,至明清不断繁荣,明代正德皇帝时已达高峰。故自明代以来,此类带阿拉伯文的物品甚多,铜器中的阿文款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图片

lot 002

明晚 铜兽面纹仿古贯耳方瓶

H:29.5 W:10.5

重:1572g

方口外撇,颈渐收,溜肩鼓腹,下腹渐收至方形底,足微外撇。整体器型仿古风格明显,颈部饰细小贯耳一对,颈壁四周饰兽面纹,地饰云雷纹。肩部饰有一圈火纹,腹部饰兽面纹。纹饰极为丰富,刻画精美绝伦。造型端庄,包浆厚重,底部有阳刻金文款识,书房办公陈设佳器。

图片
图片

lot 003

清 青白玉仕女图牌

L:5.1 W:3.5

重:24.7g

和田青白玉雕制,平面长方,倭圆转角。牌头阴刻拐子龙纹,正反两面开光,雕刻庭院深墻,一仕女手持莲花。两面图案基本相同,细辨则二者有异。一面天空月暗星稀,女子面露忧戚,似思念远方良人。另一面祥云蝙蝠,莲花绽放,仕女喜笑颜开。寥寥数刀,把人性的喜怒哀乐,表达得神形皆备,寓意深刻。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4

清中期 云纹门字端砚

L:27.2 W:17.8 H:4

砚为端石所作,砚体呈长方形,如中国传统大门样式,端庄大气。砚面开弧形砚池,边饰云纹,雕工磊落。石色微带猪肝紫色,石质细密温润。搭配红木砚盒。

图片

lot 005

清 吹绿釉网格纹天球瓶

口D:5.8 H:33.8

天球瓶圆润饱满,圆口,直颈,球形腹,胎体坚实,整体施以绿釉,釉光莹润,上布黑色网格纹,线条流畅,端庄清丽,保存完好。

图片
图片

lot 006

清 白玉镂雕葫芦佩

L:6.2 W:3.5 H:0.5

重:20.3g

葫芦佩白玉质地,玉质莹洁细腻。佩身雕刻三个葫芦,周围以藤蔓相连。葫芦寓意吉祥,工艺精湛。“葫芦”与“护禄”、“福禄”谐音,其枝叶繁茂、多果的藤蔓与多籽的葫芦常用来象征子孙万代,繁茂吉祥,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此佩工料皆佳。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7

清末民国 玛瑙宝鸭

H:6.5 W:9

重:266.4g

宝鸭取玛瑙随形雕琢,光泽细腻红润,线条优美雅致。鸭形写实,做回首状,体态肥渥丰腴,神情安祥。身躯翎毛以阴线勾勒,双蹼隐于腹下。鸭即甲,鸣谐名,高中榜首之谓。整器用料上乘,琢制精湛,造型圆融可爱,别具意趣,是一枚十分雅致的案上玩物。

图片

lot 008

明 铜双龙耳小尊

H:9.5 W:9.2

重:406.3g

小尊形似喇叭,由上至下呈由小变大之态,尊颈部用双龙做提梁,整体上看似一叉腰的武士。尊体皮色紫红,包浆温润,尊口外撇,中间两条弦纹。此器型相对少见,为明代文房案头佳器。

图片
图片

lot 009

明 铜兽面纹鬲鼎式炉

H:19 D:12.8

重:1571g

鬲鼎式炉的原型,为商周时期贵族敬天法祖、沟通人神的礼器,也是贵族们钟鸣鼎食之实用器。这件鬲鼎炉上设对称立耳,颈部略收,直连三袋形腹,每个腹底承以柱足。炉身装饰兽面纹。炉体造型沉稳规制,粗中有细,是明代仿古的经典之器,十分难得

图片

lot 010

明 花卉梵纹嵌宝金饰

L:6.5 W:6.2

重:9.3g

黄金打制的梵文种子字饰品,底部五朵团花,衬托起梵文,梵文又似一变体“寿”字,顶部镶嵌红宝石。“种子字”代表了佛教教义和诸菩萨形象的符号,象征吉祥,流行于明代的贵族阶级。金饰的如意纹样生动立体,上嵌红宝美轮美奂。是明朝皇家贵族所用金饰中的典型器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1

明 铜宝鸭香熏

H:46 W:12.5(连座)

重:2204g

宝鸭熏炉憨态可掬,原是古人闺阁燃香之器。“宝鸭香温,帘下了,占尽寒清致”。秦韬玉《咏手》诗曰:“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弯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警珠帘。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因把剪刀嫌道冷,泥人呵了弄人。”此诗描写女子房中银鸭香品燃烧殆尽,女子以纤纤玉指补添香料的场景,银鸭和金杯、弯镜、翠黛、珠帘等物质符号相映成美,堆砌出流丽瑰缛的情境。这只铜铸宝鸭熏炉鸭形挺立,昂首张口,长颈圆眼,双翼羽翅刻画细腻,鸭身浑圆下配底座。造型讨巧惹人喜爱,皮色沉稳古色古香,用料厚重保存完好。焚香时,一缕清烟顺着中空的长颈,从鸭嘴中冉冉而升,香雾缭绕,使人身心愉悦。

图片

lot 012

清乾隆 铜点金饕餮纹尊

H:41.5 口D:16

此尊铜制,微撇口,溜肩鼓腹,高圈足,带双耳。颈部腹部皆饰有饕餮纹,饕餮双目点金炯炯有神,画龙点睛、神采飞扬。造型古拙,包浆厚重,底部仿古铭文。整体端庄大气,品相完整。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3

清早期 铜漆金观音坐像

H:13.5 W:9

重:601g

观音全跏趺于莲座之上,双手结禅定印。法相庄严,神情安详。着通肩天衣,纹饰繁缛精致。莲座宽厚,层次分明。整尊造像,题材传统,包浆古朴,局部有掉漆痕迹。

图片
图片

lot 014

明 白玉将军扣

D:6.9 H:0.65

重:57g

将军扣和田白玉质地,玉质细密,包浆温润亮泽,厚重规整。双面工,雕琢各不相同,正面莲瓣依次排列,并以单线阴刻刻画,纹理流畅,刀工精湛。另一面莲瓣依次叠压,中心有牛鼻孔供穿系。整器生动自然,赏玩佳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5

清 白玉红沁喜上眉梢纹簪子

L:20 W:1.6

重:23.8g

和田白玉材质,带红沁。顶端以镂空技法雕琢喜鹊和梅花;喜鹊登枝敛翅垂尾,翎羽纤细生动活泼。梅花枝节分明精致而写实,雕琢工艺精湛。此类玉簪多为古时豪门大户女子头饰,寓意喜上眉梢,适合收藏佩戴。

图片

lot 016

清早期 铜兽面蕉叶纹花觚

H:38 口D:23

重:4414g

造型沉稳端庄,喇叭口、出戟腹、圈足。铜质精良,仿商周青铜礼器,铸工精美绝伦,器身上下为蕉叶纹,腰部兽面纹,纹饰精致,造型独特,陈设佳器。

图片
图片

lot 017

清 铜高士骑驴踏雪寻梅香熏

H:38.5 W:32

重:4062g

高士戴软脚幞头,浓眉大眼美髯垂胸,双耳硕大身着官袍,身躯挺拔骑于驴身上。毛驴身躯强健神态自若、低头做觅食状。此香熏设计巧妙,取下人物炉盖,驴身中空,用以燃香。烟雾从高士身上小孔溢出,十分精妙。

图片

lot 018

明 双兽耳兽面纹盘口瓶

口D:5.5 H:19.5

重:664.4g

铜瓶盘口束颈,溜肩鼓腹,下承圈足。口沿饰回纹,颈部饰兽面纹,两侧双兽耳。腹部光素,圈足部位饰变形龙纹。线条简洁流畅,局部纹饰华美精致,为案头清供之良伴。

图片
图片

lot 019

清 宣德年制铜双兽耳带狻猊盖熏炉

口D:13 H:31.5

重:4335g

炉配穹顶盖,盖面镂空缠枝花卉纹饰,狻猊纽,脚踩绣球作回首状,炉身双螭龙耳,下承三足,底部“宣德年制”款识。整体器型浑圆,体态稳重,圆润厚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0

明 白玉螭龙纹竹节坠

L:4.8 W:3 H:1.5

重:26g

竹节坠用和田白玉制成,局部有沁,一螭龙盘于竹根上,作回首向上之势。竹多节,自古就有节节攀升之意。此坠寓意祥瑞,赏玩佳品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1

清早期 铜雕踏雪寻梅花插一对

W:10.5 H:26

重:3072g+2825g

花插仿古梅老树,一高士骑驴,在童子的陪伴下踏雪寻梅。踏雪寻梅乃古代文人常见题材,是古人追求真善美境界的象征,“踏雪”寓意坚韧不拔,而“寻梅”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古人常将其置于案头,有浓浓的书卷气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2

清 青白玉携琴访友山子

H:14.7 W:7.5

重:805g

山子用和田青白玉雕成,质地致密温润。布局均衡稳重,上有危岩高耸,古树参天。山间小径,三两高士行进期间。此山子用刀深峻,线条劲挺,静中寓动,动静相宜,充分展示文人逸士“寻古访幽”高雅情趣。

图片

lot 023

清 光绪重宝当十钱树

W:7.5 H:26

重:578g(带座)

此件钱树由双排共16枚光绪重宝当十钱组合而成,钱币背面刻有满文“宝源”,应为工部宝源局铸造。光绪重宝作为清朝后期的一种流通货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摇钱树起源于汉代,是汉代人对财富和永生向往的精神寄托,是中国民间百姓积累财富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4

清 玛瑙骆驼

L:5.1 W:2.1 H:3

重:36.7g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骆驼是沟通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茫茫大漠,幸有骆驼负重前行。因此骆驼一直是坚韧精神和财源茂盛的象征。此摆件骆驼为匍匐休息状,前蹄跪伏,后蹄前屈,两座驼峰高耸。工艺细腻精湛,线条流畅自然,陈设把玩佳器。

图片
图片

lot 025

明天启 铜兽面纹三足鼎式炉

H: 24.5  W:18

重:2620g

炉子胎体厚重,气息古雅文静。造型从商周青铜鼎演化而来。平口圆唇,双立耳,方中寓圆,腹部兽面纹,下承接三柱足。皮壳熟旧造型古朴,底部落:“林氏祠鼎”“天启丙寅”“景弘志”三章形款。年代出处信息完整,可作同类器物断代的标准之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6

清 银烧蓝满工宝相花纹包袱瓶

H:26.7 W:15.6

重:768g

一大一小两个瓶子,用烧蓝装饰的包裹带捆绑在一处,造型别致。口沿、颈部、双耳、足部满工装饰。篆刻纹饰十分精美。整器保存完好,与乾隆官窑同类器形,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lot 027

明 福禄鸳鸯金花钱

D:4.24 H:0.24

重:10g

花钱源于汉代,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该花钱薄而精巧,直径4.24 cm、厚0.24 cm,重10g,金质,圆形方孔,阳刻楷书“福禄鸳鸯”四字,下部饰有如意兰草纹。这种属“花钱”中的“吉语钱”,“福”代表着幸福、吉祥和福气,“禄”则代表着富贵、荣华和好运,“鸳鸯”则象征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1

清 捶揲八仙银砚屏四扇 

L:34.5 H:17.3

此砚屏共四扇,捶揲制作而成,工艺细腻。宋朝人认为是苏东坡、黄庭坚发明了砚屏。因日光或烛光投射墨汁之余光甚伤目,故制砚屏以挡之。宋代文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说:“古无砚屏……自东坡、山谷始作砚屏。”砚屏面层饰以云纹,巧雕八仙过海图。高低,前后错落有致,画面充实,生动形象。人物线条流 畅,刀法老练,特征明显,栩栩如生。“八仙”作为中国典型的文化符 号和象征之一。在民间传说中,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 贵、贫、贱。他们各具神通,代表着不同的品质和意义。“八仙过海” 也寓意着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无畏艰险的优秀品格。

图片
图片

lot 002

清晚期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瓶 

H:17 口D:4.5

此器侈口、 细颈、鼓腹丰肩,下腹渐收,圈足。通体以蓝色珐琅釉为地,用红、绿、蓝、黄、白等彩绘繁花绿叶等。此瓶画面清新艳丽, 风格写实,绘制精湛,器型端庄。瓶身饰花卉纹,寓意祥瑞安康。

图片
图片

lot 003

清 铜兽面纹贯耳壶

H:32.5 口D:10.7

壶为铜制,口微外撇,短颈,腹下部丰满,高圈足微外斜。颈部饰几何纹,两侧对称置中空的筒形耳,俗称“贯耳”。腹部饰有一兽面纹,每面有一短脊置中,分居四面。此壶造型端庄,线条流畅,仿古制,收藏价值高,值得入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4

清 银龙纹执壶 

H:23 W:23

执壶葫芦形,盖饰一条阴刻龙纹,圈足外撇。上腹雕刻有清代流行的鹤鹿图,“鹿”与“六”谐音,“鹤”与“合”谐音 而构成“六合”,寓意祥瑞。壶中饰有一圈乳钉纹,下腹饰一银龙衔芝纹,灵芝意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表达了对福泽的追求。整件执壶纹饰精美多样,巧夺天工,造型优雅,包浆厚重,寓意多福多寿,实乃佳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5

清 铜鎏金仙鹤摆件【带红木底座】 

H:15.5(连座) W:12

“铜鹤”与“同贺”同音,寓意祥瑞,象征祝福平和、安康。此件拍品,工匠巧妙抓住仙鹤驻水仰头之姿,加以塑造。鹤首圆脑尖喙,双目有神,颈部细韧,弯弧有力,俩翅呈收闭状,尾羽蓬松雍容,翅膀翎毛 线条分明,写实而细密,栩栩如生,彰显羽毛质感的厚重。据《雀豹古今注》记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仙鹤富灵性,自古被视为长寿富贵之兆。铜鹤亦具驱邪避煞,转动风水,镇宅之效果,是室内陈设之雅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6

明 南元足金款金叶子 

L:9.3 W:7.5

金叶子也叫叶子金,宋朝常见。此件金叶子系纯金箔制成,簿如纸,形状似书页,表面光泽亮丽。金叶子是财富的象征,寓意吉祥和

图片

lot 007

明 白玉绶带鸟山形炉顶 

W:4.7 H:6.6

此件炉顶为和田白玉制,巧雕绶带鸟二只,一左一右互相呼应。绶带鸟为中国传统寓意纹饰之一,一鸟二吉名,“绶带”即“寿带”,称之为“ 绶带鸟”,则象征官运亨通,称之为“寿带鸟”,则象征长寿。此器物小巧精美,镂空技术繁琐复杂,玉质细腻,沁色恰到好处,是一件集观赏把玩于一体的好物。

图片

lot 008

明 仿古铺首衔环绳纹铜壶

H:28.5 口D:11.8

铜壶厚唇,束颈,溜肩,鼓腹,高圈足。颈肩部饰兽面衔环耳。造型稳重端庄。颈部饰夔龙纹和蕉叶纹。腹部饰绳索纹。纹饰独特,既高贵大气又充满烟火气息,包浆古雅。是明代青铜仿古陈设器中极具艺术巧思的成功之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09

明 铜韦陀像 

H:28.5 W:11

韦陀又称韦陀天,梵文称“塞达陀”。韦陀是佛教护持 正法的一位大菩萨。韦陀头戴战盔,身披铠甲,外裹锦袍,腰系扎带, 足踏战靴,双手合十,衣袍飘扬,挺胸收腹,身躯厚实壮硕,形象威武 刚健,尽现刚毅力量。天庭饱满,鼻梁挺直,坚定目光,体现慈悲与智 慧的完美结合。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 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整体铸造精美,是内陆造像佳作。

图片
图片

lot 010

清 铜带座鋬耳压经炉

口D:12.5 H:12.5

压经炉又称“押经炉”,仿宋定窑瓷器之形而制,宣德皇帝用以赏赐佛教寺院,为佛教燃香诵经之用器,据《宣炉小志》释:“名不可考,式扁浅,两耳有圈,三足列棋子状,俗指为焚香,可置佛经上,故称压经 。”此炉口沿宽平,扁圆形腹,弧形敛收,颈与腹部之间饰带有翘角的鋬耳。炉身及双耳轻盈,下承三乳状足于两者配搭,和谐巧妙。炉身的口唇、双耳线条挺拔,腹身与三足圆润流畅,形成鲜明的对比,带原配底座。不论细部处理,还是整体把握,均增益有度,恰到好处。

图片
图片

lot 011

明 蕉叶纹方形铜花觚

口D:12.3 H:23.7

花觚铜制,雕刻精美,仿青铜出戟觚式,古意深沉。撇口长颈,腹部平鼓,足外撇,器型挺拔,线条流畅,器身纹饰分三层,腹部以兽面纹为主,上有蕉叶纹,颇发思古之幽情,是明代人寓古于新的创作。花觚常与香炉等物置于案头使用,觚内可插如意、小戟等器物,以作博古陈设之用。

图片
图片

lot 012

清 玛瑙巧雕如意封侯佩  

L:5 W:4

“马上封侯”是我国传统寓意纹饰之一,通常由马、蜂和猴组成,“猴 ”、“侯”同音,“蜂”、“封”同音,就是寓意即将被封为侯爵位, 就是升官晋禄。此件封侯佩用料讲究,运用巧色技法,巧妙的利用玛瑙原石固有色彩,将黑色部分雕刻成猴子的头部和蜂身,与如冰糖般的玛瑙本色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主题,惟妙惟肖。整体包浆厚实,圆润光泽,独具匠心。

图片

lot 013

清晚 银烧蓝暗八仙纹双鱼耳熏炉

口D:10 H:12

熏炉侈口,腹下渐收至底,有圈足。腹部两侧置双鱼衔环耳,炉盖镂空饰圈草纹,为出烟孔,盖顶设一狻猊扭,呈戏球状,俏皮可爱。炉颈处饰一圈如意纹,腹部铸刻八仙法宝图。此熏炉小巧精湛,作工精细,纹饰精美,烧蓝工艺精致,值得收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4

清 铁胎大漆漆金如意

L:47 W:7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梵语“阿那律”的意译。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明清两代,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为一种艺术陈设品,成为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受清 代宫廷重视,如意被广泛用于装饰盒陈设,表示不同的地位和等级,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意铁制,通体髹黑漆,造型柔美,线条婉转,品相甚佳。如意柄部一穿孔,应为悬挂流苏之用。

图片

lot 015

清 康熙拾年款铜钟

口D:21.5 H:32.5

青铜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时代,随后历朝历代均有铸造,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此铜钟通体黝黑,以龙的九子之蒲牢形象为钟纽。钟体厚实饱满,庄重威严,钟身刻有“康熙拾年”款识。青铜钟在古代为朝廷举行天地、社稷、宗庙等祭祀大典所用之器,钟鸣鼎食一直是中华古代贵族奢华生活的象征,彰显了等级和权力。

图片

lot 016

明  和田青玉杯

口D:8.5 H:4.2

玉杯为青玉制成,玉质温润,局部有褐色沁。玉杯呈敞口,弧腹,圈足底。通体光素无纹、手感厚重,整体器形规矩,造型简约,琢磨圆润,素雅难得,为收藏陈设使用之难得精品。

图片
图片

lot 017

明 和田白玉带沁卧虎 

L:4.3 W:2.3 H:2.1

和田白玉质,雕一卧虎,眼眶凸出,双目炯炯,双耳向后,身躯壮硕,四肢曲于腹下,长尾蜷曲搭于后背处,身躯浑圆可爱,趾爪有力,打磨光滑,显示出虎之肌肉饱满。红色沁如斑纹灿然,集中分布于虎头之上, 更添憨态可人,栩栩如生。此玉虎造型设计别致,琢磨圆润,技法精湛,为一件可玩可赏之佳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8

清 水晶鸠鸟形摆件【带老红木底座】

H:5.8 W:12.5

水晶鸠鸟取材天然白水晶,晶体纯净。整体造型传神,尖嘴短喙,凝目眺望,前胸微微鼓起,似乎正在惬意的小憩。腹部两侧以粗而有力的线条阴刻出羽翼,羽翼向上斜出,臀部微翘,十分生动,是一件非常可爱赏玩两宜之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9

清 海水龙纹端砚 

L:18.3 W:13.5

砚呈椭圆形,砚堂平展开阔,砚池边缘浮雕刻海水龙纹,刀工细致,纹饰流畅。龙纹双目圆睁,嘴际长须两侧飞扬,双角后耸,口吐云水,遒健凶猛,气夺千里,在云水纹饰的衬托下,越发彰显飞龙在天的幻化莫测,砚背光素,石质细腻光润。砚台以端溪石料精雕细琢而成,中正庄严不落俗套,艺术水平极高,不失为收藏欣赏之珍品。原配木砚匣。

图片
图片

lot 020

清晚 游隆盛造粉彩送子观音立像 

W:11 H:35

观音开脸饱满,法相端庄。菩萨头挽高髻,戴风帽,双耳垂肩,面部表情略带笑意充满慈爱,气质高雅安详,粉彩设色艳丽。观音菩萨是护佑世间众生的菩萨,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是民间供奉最为普遍的菩萨。整尊造像保存也十分完好,供养十分殊胜。

图片
图片

lot 021

明 龙泉窑刻花卉纹三足鬲式炉

口D:29.2 H:13.3

该炉造型端庄,侈口,平唇沿,束颈,鼓腹下腹渐收为饼状。腹下置三柱足,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釉色透亮,炉身剔刻花卉纹,刻工精美,主次分明,釉面可见冰裂状开片若隐若现,整体保存完好,是明代此类龙泉鬲式炉的典型代表

图片
图片

lot 022

清 玛瑙俏雕携琴访友鼻烟壶一组两件 

H:6.1 H:5.5

鼻烟壶是盛行于清代的盛鼻烟容器,小可盈手,便于携带,是集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这组烟壶拍品共两件,玛瑙材质,其一素面无纹饰,其二俏雕携琴访友图,“携琴访友”是中国传统寓意纹饰之一,“琴”象征着音乐和艺术,而“友”则代表知音和挚友,刻画精美、生动传神,是此类雕刻烟壶中的小精品。

图片

lot 023

清 和田白玉寿字镶珍珠金簪 

L:13.7 W:2.6

簪首用白玉雕成“寿”字纹样,寓意福寿绵绵、长命百岁。此簪构思巧妙、用黄金与和田白玉搭配制成,寓意金玉良缘。应为宫廷或富贵人家女子佩戴之头饰,上面还嵌有一颗珍珠,使头簪更显立体感,这样的工艺也反映出当时金银器匠人极高的手艺和审美。保存完好,较为难得。

图片

lot 024

清 汉建宁二年造款仿古铜鎏金鼎式炉【带红木底座】 

H:11.5 W:9.2(连座)

“建宁”为东汉汉灵帝刘宏年号。古鼎为仿汉建宁形制方鼎,朝天耳,鼎身下承四足。口沿外壁饰一圈回纹,腹部竖纹,四角出戟。整体纹饰古朴,造型端庄,仿古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观赏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5

明 麒麟形铜砚滴 

H:5.3 L:8.5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此砚滴为铜制,麒麟形。麒麟神态端详,一角双耳,面部刻画神态逼真。呈休憩状卧坐,身上的鳞片五官等各部位皆刻画得十分生动。麒麟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瑞兽,是由岁星散开而生成,与“龙”“凤”“龟”“貔貅”并称为五大神兽。古人把麒麟当作瑞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件砚滴小巧精致、用料扎实,手感厚重、包浆熟旧、皮壳莹润,文房陈设佳器也。

图片
图片

lot 026

清 白玉蝉佩

L:8.2 W:2.8 H:1

蝉用和田白玉雕制而成,玉质温润,抚之如肌。蝉身通体扁平,头上双目外凸,蝉尾与双翅呈三山形。正、反两面用阴线及减地阳雕,雕出头、目、背、腹、翼、尾等各部位,手法简练、线条流畅,简朴生动、神态逼真。整块玉料玉质致密油润,同类民俗把玩件中的小精品。

图片

lot 027

清 翡翠鹤鹿同春嵌饰一组二件 

L:7.2 W:4.2/L:4.6 W:4

“鹤鹿同春”图,寓意吉祥。中国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春”的寓意则取花卉、松树、椿树等。翡翠质地优良色泽鲜艳,白色部分透出紫罗兰色。上雕刻亭台楼阁、苍松翠柏,鹿鸣上林、仙鹤起舞,一派祥瑞。

图片
图片

lot 028

明 龙泉窑狻猊纽盖方形熏

L:9.3 W:7.5

此件香熏以龙泉青瓷制成,呈方型,下有四足。炉盖雕狻猊为纽,獠牙阔口、双目圆睁,神态威猛。香熏整体端正大气、线条简练流畅、形色俱美,完美诠释了明代龙泉窑的青瓷工艺,赏玩佳器。

图片

lot 029

清 银烧蓝鹤形香熏

H:30 W:14

一鹤翘首,立于六边形莲托之上,长腿长颈,身躯饱满圆润,用透明珐琅釉料进行装饰,色彩十分养眼。开启背盖,腹中燃香,香雾从鹤嘴袅袅升起,营造出仙林的氛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是圣洁、清雅、长寿的象征,古人也多以鹤比喻贤能之人所具有的高尚品德。银鹤香较为少见,此件整体保存完好,是一件很有个性的赏玩之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30

清 仿古缠枝纹豆式银炉【 带原配老红木底座】  

H:11.2 W:13.3

豆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祭祀礼器,这件豆周身采用捶揲工艺,凸现出卷草纹样,十分灵动。圆腹环耳,高圈足,包浆熟旧,古色古香。豆在当年是贵族专用之器,等级很高。到了后期,豆从实用器逐渐成为了文人雅士书房案头的陈设观赏之器。这件银豆做工精致,是清代仿古器中的小精品。

图片

lot 031

清 铜减地阳雕福寿纹签筒

H:26 D:9.2

签筒,是指古代盛放占卜或赌博用的签子,及官署盛放令签的圆形和方形筒子,通常摆放在公案上。此签筒圆形,用铜铸造,周身减地阳雕装饰寿字纹,包浆浑厚,具有典型清代风格,雕刻的百寿图样字型古拙、笔画干净利落,金石味十足,陈设佳器也。

图片

lot 032

清中期 铜饕餮纹凤首提梁壶

H:23 W:22

此种壶的造型是从春秋战国提梁盉的形制演变而来,凤首为流、提梁活环,壶身饕餮纹的雕刻生峻威猛。清代中期受乾隆皇帝好古的影响,民间仿古之风亦十分兴盛。观此器,“内幽外阔,古朴典雅”,包浆熟旧、保存完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33

明 仿古铜漆金龙纹鼎

口D:21.5 H:32.5

三足带盖鼎,为仿战国时期风格所制。造型庄重敦穆,穹形盖,盖上铸三只瑞兽,造型生动讨喜。器身深腹,两旁铸有朝冠耳,器底承三足。周身满饰变体龙纹,腹部一道凸起的弦纹分隔。此鼎古朴端庄,沉稳大气,完美继承了青铜礼器高贵端庄的皇家气质,文房陈设佳器。

图片

lot 034

明万历 仿古双龙耳衔环饕餮纹铜瓶

H:31 W:17

铜瓶盘口敛颈,垂腹,腹下为高足式;颈部和圈足皆刻有变体兽面纹饰,两侧双龙耳活环装饰,使整器的造型既古朴端庄又显得十分灵动。皮壳莹润、厚重深沉,颇有古韵,为明代仿古铜器典型制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35

明 铜错银丝白玉兽钮鼎式炉 

H:8.8(连座)D:6.2

此件铜错银白玉狻猊钮盖鼎式炉,采用三足出戟站立式风格,器型古拙。炉身嵌银丝装饰兽面纹,配红木炉座炉盖,盖顶卧一玉兽,用和田白玉雕制,神态自若。铜器'错金银'装饰工艺最早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错银的纹样与炉身之间呈现的不同色差,使纹饰线条更加鲜明,艺术形象更为生动。这件错银三足鼎式炉小巧精致,带有浓郁的明代晚期审美风格。是当年文人书房里,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燃香佳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36

清 乾隆年制款双龙戏珠纹铜镜 

D:26.6 H:1

铜镜铜质精良,原皮壳,圆纽,镜背浮雕双龙戏珠纹样,衬以祥云。中间的圆纽巧妙设计成火珠形状,双龙围绕,极富动感。龙在古代一直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和皇权的象征。这面铜镜上有明确的“乾隆年制”篆书款,这种造型,与故宫博物院收藏乾隆时期御制棉花图墨盒盖上装饰的双龙纹样如出一辙,是当年皇家御用之物。个头硕大、用料厚重、刻画精美、保存完好,颇为难得。

图片
图片

lot 001

清晚 铜錾刻三老图香盘

D:29 H:1.8

这是一件葵花形的铜盘,葵花形的纹样既造型优美,又线条丰富,点缀出平淡清新的美感。此外,竹节型的装饰边,表达出古人“梅兰竹菊”的君子品质。“三老”是中国宋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位人物——苏东坡、黄庭坚、佛印。“三老”亦象征着儒道释这三种不同的传统哲学观,蕴含着“三教合一”的文化意向。此盘用黄铜制作,用料厚实,刻画精美,保存完好,赏用两宜。

图片
图片

lot 002

民国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瓶

口D:6.3 H:23.5

此器敞口、长束颈、丰肩,弧腹自然下收,至底部再次延伸下承圈足。体态修长,器型端庄,纹饰繁花似锦。瓶子通体以松石绿珐琅釉为地,掐丝填出各色图形。颈部由上至下以菊花纹饰点缀,腹部以几何装饰,流丽悦目,华彩缤纷,整器保存完好。

图片

lot 003

清 白玉扳指

内D:1.95 H:2.4

此件扳指和阗白玉质地,玉质温润细腻,宛若羊脂,油性极佳,局部微沁。一端微凸,一端内凹,壁身匀称,打磨圆润细腻,内圈适中。

扳指由古代玉韘演变而来,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随着弓箭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小,韘的实用功能变弱,装饰功能逐渐增强,明清时便出现各类精美的扳指以彰显身份。此件扳指玉质上乘,全品保存完好,为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图片
图片

lot 004

民国 醴陵瓷釉下彩对虾纹碗

口D:12 H:6

醴陵釉下彩对虾纹碗,色彩素雅,画工精美妙哉,颇有白石老人之虾趣,民间收藏中较少见。醴陵釉下五彩瓷在行业内独领风骚。从清末民初开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造前后不过20余年,由于生逢乱世,产量不高,精品难得,传世作品不过千件。物以稀贵,这只小碗品相保存完好,颇具玩赏价值。

图片
图片

lot 005

清晚 烧蓝梅兰竹菊开光银手炉

D:8.7 H:7

手炉小巧精致,雕以梅兰竹菊纹饰,盖采用镂雕工艺,极具立体感。纹饰通过烧蓝的底色衬托,更加清晰明艳。银质作为贵金属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而使用“银”制作器物,更彰显身份地位。此银手炉构思巧妙、品相完美,盈盈一握,尽得佳趣。

图片

lot 006

清晚 玛瑙扁珠链(45粒)

L:1.5(单珠)

清代晚期很典型的天然红玛瑙珠链。天然玛瑙,因其内在矿物元素的含量不同而稍显色差。玛瑙作为佛家七珍八宝之一,文化含义非凡,预示着好运连连、鸿运当头,生活事业红红火火。此件,既可做项链,也可缠绕手臂做手链佩戴,一器两用,四季皆宜。

图片
图片

lot 007

清 铜刻八吉祥纹钵式炉

口D:8.2 H:7.7

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铜炉取玉之温润,谦谦和悦;取鼎彝之浑厚,古意内蕴。铜本坚实朴拙,融汇多种金属元素,经多重工艺,千锤百炼,终成珠光宝器。

此炉作钵式,体型小巧精致,起唇线边,口沿内敛,丰肩鼓腹,线条收张富有节奏感。自腹向下渐收,形成上阔下窄之势,形似僧钵。炉身满刻八吉祥纹饰,型制古拙线条流畅,彰显典雅高贵气质,保存完好,可谓妙哉!

图片
图片

lot 008

清 白玉凤鸟嵌宝金头饰

L:14.8 W:2.8

和田白玉凤鸟嵌宝金头饰,插杆用黄金制成,簪头以和田白玉雕成一振翅欲飞之凤鸟,玉质细腻,莹润无暇。凤鸟嘴衔红宝石链坠,羽毛上镶嵌宝石,光彩夺目,二者相互映衬,富丽堂皇。

发簪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头饰,簪头有坠珠者亦称步摇,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凤凰是百鸟之王,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飞来,寓意生活安定富足,同时也是母仪天下的象征。

图片
图片

lot 009

明 铜兽面纹爵杯

H:19 W:16.3

爵杯用铜整体铸造,器形规整,菌形双柱,尾流对称,张弛有度。深腹圜底单鋬,三棱锥形尖足,腹两侧设扉棱。杯腹以浅浮雕技法饰兽面纹,风格庄重古雅。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爵作为赐给受封者的一种象征性赏赐物,与贵族的身份地位紧密相连,这也是后世“爵位”“加官进爵”一词的由来。爵杯在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寓意人品贵重,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图片

lot 010

清 书大纳言经贯耳铜瓶

L:17 W:13.5 H:28.5

贯耳瓶工艺规整精致,瓶身线条流畅、表面光洁。瓶身中部,草书有诗文字体,落款大纳言经。大纳言,是日本一个重要官职,官位相当于三品、四品。中国唐朝时期(公元730年),日本有一位曾担任过大纳言官的诗人大伴旅人,所作的诗流传甚广。此件器物是较为经典的清代日本仿中国铜器,贯耳瓶的形制自宋代时候就非常流行,陈设插花,皆为佳选。

图片
图片

lot 011

清中期 青白玉包金花卉纹筷子一付

L:24.2 W:0.8

和阗青白玉质筷子一付,玉质致密,温润光滑。器型为常规筷子形状,前细后粗,前圆后方。筷子头端近三分之一包金,上面錾刻喜庆的花鸟纹,纹饰华丽精美。筷子的构造虽然简单,其背后却蕴含着老祖宗们“天圆地方”的智慧。玉筷子多为清代宫廷使用,由于玉质相互碰撞比较脆,因此在筷子头用包金法加固,既美观又增加牢固性,彰显奢华。

图片
图片

lot 012

清晚 直隶顺天府杨氏款紫砂梅桩洗

L:16.6 W:12.4 H:8.5

紫砂制作的梅桩洗,其造型完全模仿自然界的老梅根,盘枝错节,遒劲苍老。梅花是孤傲高洁的象征,深受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梅桩也常被用于艺术造型。老梅吐新芽,预示了生命的顽强。

直隶顺天府,即奉天直隶,现北京河北一带的地方。晚清时,国门开放,许多有识之士痛感当时中国之落后,纷纷开办实业以救国。该件可谓是当年实业救国的一个代表产品。仿生制作,惟妙惟肖,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案头陈设,赏用皆宜。

图片
图片

lot 013

清 铜麒麟摆件

H:9.8 W:9(连座)

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为走兽之首,主太平长寿,常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陈设,取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麒麟一角,双目圆睁嘴巴微张作回首状。前腿跃起,后腿盘踞,火焰形尾巴上扬,蹲卧祥云之上。其头颈处鬃毛飞舞上冲,周身鳞片刻画清晰精致,气势威猛神采飞扬,线条饱满流畅。造型优美比例协调,包浆凝厚而不失温润,保存完好,为同类器物中的上佳之作。

图片
图片

lot 014

明 青玉镶金谷纹佩

L:4 W:3.2

和阗青玉制成,长方形,玉质熟润,包浆细腻。整体用阴刻技法雕琢卷云纹,有鲜明的摹古之风和强烈的装饰意味。身上有18K镶金,金玉良缘,尽显富贵。

图片

lot 015

清 铜狻猊钮带座熏炉

H:25 W:20.5

狻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龙生九子”的第五子。 狻猊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喜欢烟火,常被用来装饰香炉。

这件熏炉原配底座,器形古拙厚重,镂空圆盖,利于烟气升腾。顶部蹲一狻猊,炉腹部两侧对称双耳及三足皆饰有如意云纹。整器工艺规整大气,纹饰刻画干净利落。焚香于炉内,青烟袅袅、瑞气升腾、壮严肃穆,包浆熟旧古雅保存完好,香道佳器也。

图片
图片

lot 016

清乾隆 冰糖玛瑙镶金菊花纹曲卮

W:9.7 H:3.5

玛瑙杯用优质冰糖玛瑙雕成,材质通透莹润,局部隐有缠丝纹理。杯体圆口深腹、腹下斜收至底,喇叭形圈足。杯身光素,口沿带一半圆形鋬耳,鋬顶装饰一朵三层金花,花心嵌珍珠,为玉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整器形制精巧,清新脱俗高贵典雅,工艺十分精湛,可赏可玩。

图片
图片

lot 017

清 天鸡形铜熏炉

L:27 W:11 H:30

此件熏炉铸造写实,天鸡瞪睛张口尾羽高耸,仰首啼鸣威风凛凛。通体翎羽刻画细腻,形象塑造极为传神。鸡身背部有一入口,熏香时,将香料置于鸡熏腹内,燃出的香烟从雄鸡口中袅袅飘出,意境通神、妙趣横生。

图片
图片

lot 018

明 龙泉粉青釉鬲式炉

口D:8.5 H:10.5

鬲炉平口折沿,短颈圆腹,下承三足,系仿商周铜鬲式样,造型古朴大气。通体满施青釉,釉色粉青,古拙内敛,釉面滋润凝厚,如冰似玉,气质淡雅,乃龙泉窑之美品。

宋时瓷器铜器盛行复古,即所谓“追三代于鼎彝之间”。鬲式炉原始的造型深受宫廷及文人士大夫们的喜好,成为宋人“四般闲事”中燃香的经典器具。宋代瓷器表面多无华美雕饰,而以釉色苍翠、淡雅温润见长,追求一种含蓄内敛、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

图片
图片

lot 019

明 如意云梵纹嵌宝金饰

口D:6.3 H:23.5

这是一件黄金打制的如意纹嵌宝金饰,主体图形是佛教种子字,这是代表了佛教教义和诸菩萨形象的符号,象征吉祥,流行于明代的贵族阶级。金饰的如意纹样生动立体,上嵌红宝美轮美奂。是明朝皇家贵族所用金饰中的典型器物。

图片
图片

lot 020

明晚 石叟款铜错银丝鼎式炉

内D:1.95 H:2.4

鼎式炉带红木炉盖及玉炉顶。炉形古拙鼎足而立,炉形圆润饱满,炉身以错银工艺装饰饕餮纹。明代晚期,一些焚香的铜香炉由实用器逐渐发展成为珍赏文玩,错金错银配盖配座。在盖上加配玉雕捉手,使之更具观赏性。而石叟,是明代晚期福建做错银铜器的高手。这件炉子器形古典、工艺精湛,明晚时期仿古错银器中的经典之作。

图片

lot 021

近代 青玉鸭摆件

H:8 W:13

宝鸭为和阗青玉质地,玉质细腻,包浆厚重,局部带有皮色。衔穗宝鸭曲颈回首,整体以圆雕手法雕制。鸭身肥渥丰腴,神情祥和。卧鸭衔穗,是文人“玉池春水”闲情逸趣的再现,有夫妻平安和谐之意。鸭即甲,也有高中榜首之谓。整器用料硕大,造型圆融可爱,别具意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2

清 粉彩无双谱杯一对

口D:8.2 H:6.1

这对粉彩无双谱杯口沿描金,内外白釉,杯外壁一面粉彩描绘白娘子形象。另一面墨书“怎不容俺共入绞绡,恁教俺回峨嵋把恩情绝抛”。这是古戏曲《雷峰塔》中的唱词。

《无双谱》为清初浙派版画之力作,成书於清康熙年间,其从汉代至宋1400年间挑选出40位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英雄豪杰,将之秀刻成像,并每帧配以乐府诗,供後人传阅。清代嘉庆帝登基後,励精图治,十分勤勉,将无双谱图绘製在瓷器上,以示对祖先敬仰尊重,亦是树立楷模榜样,勉励教育後人,故无双谱是晚清瓷器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品种。这对杯底下有“道光年制”红款,为晚清民窑典型器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3

清 铜错银丝匜一组二件

L:18.5 H:8.8/L:13.3 H:5.9

“匜”音同“仪”,是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宾客洗手所用。此两件匜,一大一小,匜形椭长,深腹,前有管式流,后有夔龙纹柄,圜下一有三足一平底。可作文房水注,匜腹错银祥云纹饰,构图明快简洁。铜质黑中透红,深郁古朴,古意盎然。

图片

lot 024

清 龙文堂款铜盘龙纹蒜头壶

H:16 W:12

此件蟠龙造型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格。龙文堂,乃日本铁壶史上第一名堂,其创始人精通铸铜铸铁工艺,乾隆时期因铸造铁壶而为人所知。所制金属器皿工艺繁复,仿古而不泥古,雕琢细腻精湛,朴素古拙十分高雅。

图片

lot 025

明 龙泉窑缠枝莲纹青釉瓶

口D:6.3 H:18

龙泉窑缠枝莲纹青釉瓶,直口,短颈,丰肩,圈足。通体施青釉,胎体厚重坚致,色泽温润,足端露胎处呈火石红。肩部及腹部双弦纹间绘缠枝莲纹,线条流畅,刻画得干净利落。造型沉稳,釉色肥厚,纹饰精美,为明代龙泉窑佳品。

图片
图片

lot 026

清中期 铜鎏金无量寿佛

H:8.3 W:12

此类造型在清代中期,尤其是乾隆时期特别流行。无量寿佛像头戴花冠,颈部胸部和手臂上装饰着璎珞,双手捧宝瓶结禅定印,开脸圆润饱满法喜充盈,端坐莲花台上。火焰背光,也做得十分精美,金水肥厚、保存完好。是非常不错的一尊乾隆时期,京造铜鎏金无量寿佛像精品。

图片

lot 027

清 白玉和合二仙佩

D:8

玉佩为和阗白玉质地,玉质细腻温润。整体采用透雕拉丝工艺,两面工雕刻出和合二仙,二仙双耳垂轮,弯眉咧嘴,面相喜气可人,满脸笑容洋溢。整块玉佩刀法流畅娴熟,人物表情传神,充满艺术感染力。

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为掌管和平、喜乐与婚姻美满的神仙,以唐代拾得与寒山两位名僧为原型。清代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自此而更名扬天下。其形象常作蓬头笑面之二人,或二童子,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荷)揩合(盒)好之意。此外在《周礼.地官》中,有「使媒求妇,和合二姓」之说,故和合二仙,又为主婚姻之神,即有多子多福之寓意。

图片

lot 028

明 鸭形铜熏炉

L:27 W:11 H:32.5

宝鸭熏炉憨态可掬,原是古人闺阁燃香之器,能增添几分柔情“宝鸭香温,帘下了,占尽寒清致”。秦韬玉《咏手》诗曰:“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弯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警珠帘。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因把剪刀嫌道冷,泥人呵了弄人。”此诗描写女子房中银鸭香品燃烧殆尽,女子以纤纤玉指补添香料的场景,银鸭和金杯、弯镜、翠黛、珠帘等物质符号相映成美,堆砌出流丽瑰缛的情境。

这只铜铸宝鸭熏炉鸭形挺立,昂首张口,长颈圆眼,双翼羽翅刻画细腻,鸭身浑圆下配底座。造型讨巧惹人喜爱,皮色沉稳古色古香,用料厚重保存完好。焚香时,一缕清烟顺着中空的长颈,从鸭嘴中冉冉而升,香雾缭绕,使人身心愉悦。

图片

lot 029

清 青花花卉纹执壶

H:17 W:13.5

执壶为梨形,执手曲线流畅,壶体以青花装饰花卉纹,层次丰富布局得宜,为清乾隆外销青花执壶的典型样式。整器青花发色青翠,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十分雅洁。口沿把部有少许剥釉,但整体釉面保存完好,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
图片

lot 030

清 双龙戏珠金饰

L:9.2 W:3.5

金佩饰为古代女子头饰部件,整体采用锤鍱工艺,凸显其饱满的立体感。

雕琢双龙戏珠纹,双龙造型呈现高浮雕效果,龙形生动灵巧,工艺十分精湛。清代皇家贵族用器,等级很高,收藏意义非凡。

图片
图片

lot 031

清 白玉福寿绵绵牌

L:5.6 W:3.7 H:0.7

玉牌为和阗白玉籽料雕制,玉质细腻莹润,纯净无瑕。牌为长方形,方正端庄。牌首雕琢拐子龙纹,双龙相对而立,底饰云纹。牌身一面剔地浮雕三童子手捧仙桃嬉戏,另一面刻有“福寿绵绵”。画面雕琢形象生动。整件玉牌牌型规整,打磨精细,工料俱佳,寓意吉祥,是一件难得的清中期玉牌精品。

图片

lot 032

清早期 双兽耳衔环万寿无疆延年铜尊

L:32 H:40.4

铜尊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饱满圆润器形硕大,古意盎然稳重大方,意蕴朴拙而典雅。尊上饰有“万寿无疆延年”篆书字样,这种装饰风格在清代早期十分流行,整体皮色沉稳古色古香,为一件难得的陈设佳器。

图片
图片

lot 033

明 凤鸟纹金步摇

L:18.2 W:4.5

黄金打制的凤鸟衔花双鱼坠步摇。工艺精湛大气磅礴,凤鸟羽翼丰满头顶高冠,眼睛神采氤氲,造型优美灵动,口衔花鱼随风摇曳,形成舒展的升腾美感。在古人的心中,凤是吉祥之鸟,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行,一派祥瑞。这件金步摇,用料厚实,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极有极高收藏价值。

图片
图片

lot 034

清 和田碧玉双蝠耳洗

L:13.2 W:10.1 H:4.55

和阗碧玉质地,玉质致密,温润光滑。整体取料硕大,洗子呈圆形,浅弧腹,底承三足。洗双耳之蝠形甚为精美,面目清晰,形体写实,颇见意趣。

中国古代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习俗运用“蝠”与“福”字的谐音,并将蝙蝠的飞临,结合成“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这样的祥瑞图案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这件洗子以上等和田碧玉雕琢而成,线条流畅古色古香,文房雅器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