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部分 明道(中)

 福秀成霞斋 2023-09-05 发布于山东

第二节    虚之道

这一节包括第十五至第二十一章,老子为我们讲述了“虚之道”。第四至七章,老子突出了“虚”是“道”的特质,这七章,老子强调了如何奉行“虚之道”。

为了说得更清楚,这七章又可分为三部分。老子先用第十五、十六章阐明了“虚之用”——敝而新成,知常合道;再用第十七、十八章从反面告诉我们假如不虚而妄作会出现的危害;然后用第十九至二十一章讲明怎样才能做到“虚之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一、虚之用

这一部分包括第十五章与第十六章。老子用这两章为我们阐明了“虚”的重要作用:敝而新成,知常合道。

虚则若谷,渊深不可测。得虚之道者,因其深而令人难识其“微妙玄通”。夫唯其“微妙玄通”,才“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才“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我们通常理解的“浊以止”“安以久”会使浊者愈浊,安者趋死,可是秉持虚之道者却会使浊于止中生静,于静中生清;会使安者于久中生动,于动中向生。得道者不会扼杀万物,只会使其“敝而新成”。因为循环往复是万物生长的规律,“敝”而后“新成”是其发展的正常趋势,得道者只是顺应了这一规律与趋势而已。而顺应这一规律与趋势的结果是“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即知常合道,没身不殆。

原文: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臆说:

老子说:古代善于修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渊深得不可辨识。这句话先描述出修道之人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核心在于“深”,这不就是第四章所说的“渊兮,似万物之宗”吗?渊深就是“虚”的物质之一。老子接着说:正因为他不可辨识,我只能勉强形容一下,他们小心谨慎,那迟疑不决的样子就像冬天过河一样;他们心怀畏惧,就像四邻都是强敌一样;他们恭敬严肃,仿佛外出作客一样;他们洒脱自然,仿佛冰将要融释一样;他们敦厚诚实,就像未经雕琢的朴材;他们胸怀开阔,就像空旷的山谷;他们浑厚含蓄,就像污浊的俗流(同尘,不清高)。老子这样不厌其烦地为我们描述修道者的形象,就是要告诉我们:谁能够让浊流停下来,静静地使之变清?谁能够在浊流安定许久之后,又使之活动且慢慢焕发生机?就是这样的修道者才能做到。如果说前面讲的是修道者“冲虚”的形象,那么讲这个形象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冲虚之道”的作用:保有此道的人不想盈满,正因为他们不盈满,所以能在万物凋敝之后还能重新成就它。也就是说,虚者不欲盈,不盈才能容得下万物,容得下万物,才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才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才是顺应自然之道。

第十六章就顺着这种“敝而新成”自然规律而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说:人们追求冲虚之道达到极致,才能坚守清静无为之道而达到极致。面对一同生长的自然万物,我们才能看到其循环往复的发展规律。众多的自然外物都会各自回归其本根,回归本根的状态就称为清静状态,这也可以称为“复命(回复其生命)”状态。“复命”是万物的正常规律,能明白这个正常规律的人就是明智的人。如果不能明白这个正常规律,随便作为,就会凶险不吉。明白了这个正常规律,就能有包容之心,有了包容之心才会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会做事周全,做事周全才会做事符合万物天性,做事符合万物天性才会合于道,合于道才会长久,终生不会遇到危险。这一章,老子在告诉我们,守虚才能守静,守静才能观复,观复才知归根,知归根才知复命,知复命才知常,“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也就是说,守虚才会合于道,才会长久,才会“没身不殆”。

二、不虚而作

这一部分包括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老子告诉我们不能守“虚”而妄作的危害。

老子以天下至大之王为例,通过王治天下来说理,所谓“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第二十五章),王如此,则人人皆应如此。老子认为作王的最高境界是让百姓“不知有之”,即“虚”化其作为与存在感,才能“功成事遂”,使“百姓皆谓我自然”。否则,不仅事与愿违,还会辱及自身。任何国家都要以“自然之道”来治理,否则就会扰动百姓的欲望,使其越来越难治理,以致“国家昏乱”。

原文: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臆说:

在第十七章中,老子以君主为例来说理:做国君最好的境界是臣下百姓都不知道有他存在,其次是臣下百姓亲近并赞誉他,其次是臣下百姓畏惧他,其次是臣下百姓侮慢他。很明显,老子所说的境界越高,君主的存在感越低;君主的作为越不为百姓所知,百姓对他的态度越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君主的诚信不足,就会“加以仁义,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苏辙语)。而如果君主远远地待着,很少说教(不言之教),当大功告成、万物顺遂的时候,百姓都会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而不知君主在其中的作用了。这其实也是在强调君主不要过分突出自我,只有虚己无私才能收到自然而然却“功成事遂”之效。君主如此,人人皆如此。

第十八章紧接着十七章而谈。开篇所说的“大道废,仁义出”是从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相反的角度来说的,继而,老子说出了更可怕的发展趋势以及这种趋势所造成的状况。老子告诉我们:冲虚的大道一旦被废弃,人们没有了道的指导,就会提倡用仁义来约束人,而人的各种智巧谋略也就出现了,最大的奸诈虚伪也就随之而出了,这样连六亲之间都不和睦了,人们只能提倡孝慈之道了,这样一来国家就会昏乱,也就更加渴望忠君之臣出现了。

三、何以虚

这一部分包括第十九至第二十一章,侧重于讲怎样才能奉行“虚”之道。

这一部分紧承不以“虚”治国的危害而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是“虚无自然”之道的观点。“绝”与“弃”是人有意识的一种自我约束行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些自我约束似乎比“绝学”更易做到,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似乎都要学习,所以老子重点分析了“绝学”才能“无忧”。“绝”与“弃”的目的并不是让人心中一无所有,而是要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境界,而达到了这种境界,自然就会自觉地“绝”“弃”。

原文: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臆说:

老子在第十九章中为我们阐明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不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更合于“虚之道”的道理。老子说:如果摒弃了圣明与智巧,百姓就可以获得百倍之利;如果摒弃了仁义规则,百姓就会回归到孝慈之境;如果摒弃了巧诈功利之心,天下就不会出现盗贼了。这种境界已经令人神往了,但是老子说:用这三种方法来文饰天下仍是不够的,所以还应该让百姓心有所属,即让百姓之心归于外表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心与欲望的境界。很明显,老子认为那种“绝”与“弃”的自我约束行为,远不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更“虚心”,更自然,更合于道。

老子在第二十章为我们阐明了“绝学”的道理。有不少先贤认为“绝学无忧”与下面的内容关联不大,而把它放在上一章的最后,其实仔细梳理一下,“绝学”与下文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

老子说:摒弃学习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人们为什么要学习?是因为他们更看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但是别人对你的敬诺与慢应差别多大?别人对你的赞美与嫌恶差别多大?人们看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更多的是出于从众心理,就像别人所畏惧的,自己也不能不畏惧一样。而这种传统由来已久,到现在仍无止无休。于是人们都去学习,于是众人从学都兴高采烈的,就像享受太牢盛典一样,就像春天登台览胜一般。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我可以淡泊自处,那种没有任何欲求征兆的样子,就像婴儿还不会欢笑(婴儿还没有成为孩童);我也可以磊落不群,无所依傍,就像无所归依一般。众人都有怀有志,盈满心胸,而我却可以廓然无欲,像被遗弃一般。我可以保有一颗愚拙的心,就像混沌无知一般。世人都昭昭耀其光,我却可以昏昏养其晦;世人都察察精其智,我却可以闷闷掩其心。不求与人同,就可以“绝学”了,这样我的澹泊之心就会像大海一样辽阔无边,我的飘扬之思就会像疾风一样无穷无尽。众人都想有所施用,而我却独守顽劣粗鄙,看起来,我是那么地与众不同,但是我更看重从“虚之道”中汲取营养。

老子从分析“学”的源头入手,告诉我们与其“熙熙”向学不如澹泊磊落,即“虚其心”。守愚若遗又如何?“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又如何?“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又如何?只要能以道为母就行了。所以说“绝学无忧”。

第二十一章顺着“绝学无忧”来说:大德之人,无所不容,不随世俗而行,独从于道。而这个“道”表现在事物上,是恍惚无形的。“道”虽然恍惚迷离,其中却育有形象;虽然恍惚缥缈,其中却生成实物;“道”是那样的幽深昏暗,其中却含有精气。这种精气非常真实,其中含有能信验之形。从古至今,万物莫不由此,道的功用不变,可用以认识万物的本始。我们怎样知晓万物的本始状态呢?就是靠着“道”。也就是说,第二十一章是第二十章的延续,这两章一起阐明了“绝学”方能“无忧”,方能合于“道”,方能“知众甫之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