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皇权专制下官员的议罪和复出——以乾隆朝李侍尧为例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遥远的雷音 2023-09-05 发布于天津
【摘要】:李侍尧是清代的一位大臣,为官时间几与乾隆朝相始终。曾于乾隆元年入仕,十七年外任热河副都统,此后历任湖广、两广、云贵、浙闽总督封圻等要职和军机大臣行走等一系列京职,并领大学士和宫保衔。李侍尧在其任职期间,因业绩卓著,为乾隆所宠任。不意乾隆四十五年爆发其索贿贪污案,在查证确实的基础之上,钦差和珅和大学士九卿分别作出了斩候和斩决不同的判定结果。乾隆皇帝将看似最终的裁决权交付与地方督抚,但实际上一手操控,最终将李侍尧定为斩候秋后处决。半年之后又复其为陕甘总督,继之任湖广和浙闽总督,直至去世。此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乾隆朝肃贪的不彻底性及其败因之所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02期 孟姝芳;章文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