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孩子回农村,记住这最初的快乐。

 婉若水 2023-09-05 发布于山西

你好,我是野生妈妈婉若水。

什么是“野生妈妈”?就是像对待野人一样对待自己生的孩子。

就是让他们在沙子里打滚,在小河里洗澡,忘带卫生纸时给他们用土块和树叶擦屁股。

假期我与孩子们经常共享短暂的乡村生活,它给与了孩子非常深刻的教育,也给了我非常全面的疗愈。

下面这些照片大部分拍摄于二先生奶奶的老院子。

关于老院子的故事,还有另外一篇文章:“8万块钱娶的媳妇,真值。”

这个荒了十几年了,平时有个伯伯帮忙看着,种了满院子的蔬菜。

平时无人居住,条件简陋。我们会在菜地旁起炉灶做饭,这是老伯为存放玉米搭起来的架子,我们用来放灶具。

火炉、锅和大米是从家里带来的,碗筷是爷爷奶奶生前用过的,简单洗洗就好。

忘了带刀,又舍不得去小卖部买新的,就借邻居家的一用。

在有限的条件下填饱肚子,需要大家都开动脑筋,并且行动起来。

柴火现劈,黄瓜、茄子、豆角现摘,村大队旁的小卖部买了点卤肉和盐。炖了一锅蔬菜粥,这简单的一顿饭,主打一个新鲜好玩。

二蛋破天荒的吃了三碗。

1、每次回村,都觉得生活对我们非常慷慨。

满架的豆角,我们一次只能吃那么一小把。吃的速度跟不上结的速度。

黄瓜藏得很好,从叶子下翻一翻也能摘出一大盆,吃的肚子直打嗝。

西红柿种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否则容易长斑生病,所以摘到漂亮的就很宝贝。

茄子只摘了一个,四个人还要分两顿吃。

看院子的伯伯带回来一麻袋别人家地里被遗弃的辣椒,倒在门口的地上像小山一样高,看得人直发愁。

每到秋天,一大批蔬菜会烂在地里,或者被铲除。家里生活不好的人可以去捡拾。但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人了。村里谁家桌子上也不缺那几盘蔬菜,老伯也不缺,他只是觉得可惜。

这些蔬菜在春天是一颗种子、一颗幼苗,被主人小心呵护、铲草、浇水、除虫。

整个夏天和秋天,它们结出累累的硕果回报主人,让主人的饭桌更加鲜美丰盛,让主人能在集市卖个好价钱,主人的胃口得到满足,腰包也鼓了,觉得自己辛勤的付出也值了。

秋天它们老了,主人觉得它产出的能力和质量配不上精心的照料了,长在地里还影响下一茬农作物生长,便一铲子铲掉它。如果主人是个懒家伙,任由它们在地里烂掉也是有可能的。总之,是不会像以前那样精心呵护了。

现代社会,我们追求的是速度和性价比。谁会可惜一批老掉的辣椒呢?老伯会。而在过去,我们都会。

我小时候,吃不完的长豆角会被妈妈用盐腌起来,腌满满一缸,嘴巴寂寞的时候叼出一根当零食吃也是一种美味。二先生说他小时候,最后一批硬邦邦的茄子,要用醋和糖腌起来,我尝过村里亲戚做的腌茄子,味道一点都不讨喜。

若是让二先生尝尝我妈妈腌的豆角,料他也不会喜欢。我们怀念的只不过是小时候的记忆,是祖辈和父辈认真生活的痕迹。

那种对自然的馈赠无比珍惜、无比谨慎谦卑的态度,才他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我们需要的那么少,生活却总是给予那么多。是它的慷慨纵容了人类的贪婪。它让我们越来越无知、越来越物质,让心灵的空间被挤占,装不下最初的快乐,终于变成了一个吃糖都不甜的成年人。

2、每次回村,都觉得人类的心机过于深重。

院里的门前有一颗枣树,不需要多余的照顾。

每到开学前夕,枣树会结出圆圆的、脆脆的、甜甜的枣子。老伯从来不吃,我们回去也吃不了多少。如果无人问津,枣树就任由果实落满地,等来年,继续开花、继续结圆圆的、脆脆的、甜甜的枣子。

枣树从来不因为有人取走了它的果实而愤怒,也从来不因为没人在意它的果实而落寞,它只是每年春天舒展开枝叶,每年夏天散出甜蜜的花香,再在每年秋天结出满树的脆枣。

你够得着,喜欢吃,我就请你吃,你今年不来,我明年还有,你年年不吃,也不影响我年年生长和努力。

这果实,本就来源于阳光雨露和土壤赐予我的养分,是不需刻意祈求的馈赠,带着感恩的心结出的果,又何必去刻意祈求谁的夸赞与肯定呢?

相比之下,人类的心机多么可笑。我们在工作中多做了一点,就希望领导看见,我们在家里多付出了一点,就希望伴侣表扬。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肯定,就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甚至放弃成长、放弃努力。

若是能像那棵枣树一样呢?把结果的过程看作是享受,享受与春风低语、与夏雨共浴、与秋月对望、与冬雪相依的快乐,顺带结出美味的果实,你还会在意谁的肯定与夸奖吗?

我兀自美丽,与大自然一起。你若路过,邀你共赏;你若喜欢,请取走我的果实;你若离开,我会微笑着送你;你再也不来,我也会记得你。

这是一颗枣树交给我的道理。

3、每次回村,都觉得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

那天玩累了与虎头聊天:一堆沙子和一个变形金刚,你选哪个?

他脑子飞快的旋转后,笃定的回答:沙子。

父亲节,二蛋对爸爸说:等我有钱了,我把整个地球买下来送你,想要什么石头有什么石头。

小时候还看过一则童话:

傲慢的国王把三个公主叫到跟前,问她们有多爱自己。

大公主回答像爱金子一样爱父王,二公主回答像爱宝石一样爱父王,国王都非常满意。

轮到三公主了,她却说“像爱盐一样爱父王”。国王觉得盐太普通了,普通到每个老百姓家里都有,而他作为一国之主,怎么能和盐相提并论呢?他想三女儿一定不够爱自己,一气之下把她嫁给了一个乞丐。

三公主与落魄的乞丐靠着勤劳的双手致富,终于摆脱了贫穷、富甲一方、声名远扬。他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也邀请了国王前去赴宴。

宴会上唯独国王吃的菜没有放盐。当国王为此发怒时,公主揭掉面纱,说:父王,您终于对盐有好感了。

原来我们真真正正离不开的,生活早已妥妥贴贴的安排在身边。

而我们一心追求的诗和远方、财富自由,只不过是太虚幻境。到不了的远方、回不去的故乡,不必勉强,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的财富永远无法自由,除非心灵首先回归自由。

孩子的心是一面明亮的镜子,那些保持着孩子气的大人,都是敢于承担世俗偏见的勇者。

敢于做个脏兮兮的泥巴人,敢于展现内心丰富的喜怒哀乐,感恩自然、感恩当下,忠于生活、勤勤恳恳、谦卑谨慎的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这样才不枉来一趟人间。

感谢两个小男孩,一直提醒着我,快乐多么简单;感谢爸爸妈妈给我的快乐童年,让我体会到跨越时空的爱;感谢二先生的爷爷奶奶留下这个院子,给我们触手可及的农村生活,一直滋养和疗愈着我。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城市里的内卷在消耗你、枯萎你,带上孩子回农村吧。 

当我老了,当他们长大,都会记住这最初的快乐。 

全文完

喜欢我们的故事就点个关注吧!

谢谢你的阅读,最后希望你:

点赞”点个满心快乐;

“在看”看个满眼幸福;

转发”转个一生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