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胡观点: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在哪里?

 老胡聊科研 2023-09-05 发布于河南

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在哪里? 

——基于一线教师张璐专业成长路径的点滴思考

(一)

我们先看一名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十几年前,张璐老师怀揣神圣而崇高的理想来到郑州经开区的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十几年后,张璐老师成为了一名科研型教学副校长。作为一名自称为“草根”教师的张璐,她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教科研成长路径:从“无我”状态:科研是高不可攀到“有我”状态:科研是幸福因子;从“新我”状态:科研是内在需要到“大我”状态:科研是共生成长。(具体内容详见文章《深耕教育沃土 饱绽科研繁花》,“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2023.9.3)

与科研相伴,与教育同行,张璐老师一路姗姗走来,是那么的从容自信、泰然自若。我们认真梳理了张璐老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历程,发现她的专业成长路径其实就是一粒粒科研种子播撒到收获的过程,就是从“无我”“有我”“新我”到“大我”成长起来的进程。尽管这段路程走起来可能比较艰辛,同时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激情,但我们认为张璐老师也真正地品尝到了教育科研带来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科研也成就了她“诗一般美丽的事业”。

不难看出,从张璐老师个人不断成长过程中,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教育科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最核心一点就是张璐老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别强,这也是一线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核心要素。事实上,张璐老师的华丽转身案例并非个案,应该说是我们身边一个个普通教师通过教科研工作而成为优秀教师或者名师的缩影。

(二)

作为每一名年轻教师,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就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等等,甚至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阅读指导、班级纪律规范、行为习惯养成等等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既是由一名学生角色转变为一名教师角色的过程,也是由一个熟悉的领域走向了一个陌生的领域,自然而然地会遇到大量的实际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与困惑,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因此这往往会给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和障碍。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说,部分问题与困惑往往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往往是可以解决的,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靠教学经验解决。而对于没有经验的大多数年轻教师来说,这些问题与困惑无疑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地手足无措、手忙脚乱。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与困惑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教育科研就将成为年轻教师问题与困惑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们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那么教师的成长速度自然也就更快。案例中张璐副校长的个人成长经历,其实就是教育科研成就她专业成长的最好例证。

当然,推动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科研方式多种多样,如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科研课题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不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自己;如积极撰写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等,时常记录下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美好瞬间,在记录中见证教育发展,在记录中提升专业素养;如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反思中推动专业成长。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一线教师比较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都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推器”。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我们教育本身的需要,或者它就是教育本身。”

(三)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成长的路可能有很多条,但我们认为科研是成长最近的那条路。”

这句话折射出两个最基本的教育事实:一是揭示了一名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非只是一条路可走,而是可以有很多种的成长路径和成长方式,就像条条大道通罗马一样;二是阐明了教育科研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就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样,科研就是教师成长的最佳路径或捷径。张璐老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其实就是选择了教育科研这条捷径。

我们不妨仔细观察身边的那些名师或优秀教师,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和勇于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线教师最真实的教育科研活动。因此,这些教师短期内就能够很快从众多的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或翘楚。

事实上,我们每一名教师成长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成长励志故事,都有一个可追溯的个人成长轨迹。如沉淀积累、阅读写作、虚心求教、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研修培训、教育科研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之一。其中,我们认为教育科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们一线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或者热点话题,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结束语

对于一名年轻的新教师来说,刚刚进入教师队伍的三至五年是个人专业成长的黄金期或关键期。如果年轻教师能够把握住这个成长关键期,把教科研工作作为专业成长的有效抓手,那么显然要比同龄人专业成长更快、更扎实和更显著。反之,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则就有可能踟蹰不前、举步维艰。

无论张璐老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历程,还是我们一线教师身边众多的名师成长路径,都用一个个的事实证明了这样的一个浅显道理:教育科研工作是一线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

最后,我们以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吧:

“研究是教师劳动的本质……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

(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郑州市实验幼儿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