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漠孤烟直”的不“隔”之美

 新用户32637V7d 2023-09-05 发布于北京

最近跟蔡老师学古诗词课程,有一次答疑课上,一个同学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老师,为什么我到了敦煌,看到了长河落日,也看到了大漠孤烟,可我就是没有王维当时的那种感受呢?”

这就是诗歌赏析中“隔”的那一层。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王国维从作品的角度,提出了写诗人营造的诗词境界的“隔”与“不隔”,殊不知,诗歌欣赏者的角度,隔与不隔也是很明显的。

我也常常会有这种“隔”的感觉,就是你字也懂了,词也懂了,翻译也懂了,意象也看见了,意脉也看见了,意境也可以解说了,可你还是会觉得隔。

这种隔,恐怕已经不是知识层面的问题。

蔡老师还说过,高阶阅读跟生命境界有关。

没错,这就是我们跟诗人生命境界的隔。

老师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是宇宙抽象的美,倘若我们有一天,我们的旅行不再是为了打卡,不再是为了名义上的停歇,而是走向对山河广阔的全然欣赏,我们的人生能走向孟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大境界,我们选择与万物同在一个自然节奏当中,那么,我们也就跟诗人站在了同一个观景台。

曾经,书法老师说过人如何才能发现美?她提到这样几个步骤:

“打开自己,看到自己,看到风景,发现美。”

爱诗词的人,本质上都想要再现诗人眼中的那一份美的存在。

可美的主体,不是外物,而是我们自己。

那人如何让自己具备美的欣赏力?

首先要让自己有一份承载美的胸怀。

打开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文字帮你打开,身边的人帮你打开,或者事情的磨练帮你打开。

再回到同学的问题,旅途中,有很多诗意的远方,无从实现。因此你第一步要重塑“旅游”的定义,一旦你带着一份全然走向自然,欣赏万物的心意去开始你的旅程,你会有很多的感动和欣喜产生,这时候你再去读那些山水游记,你对文字的理解会深入,这些文字又会深化你的下一次旅行,你的美的感受力就越累越强大。

读诗也是一样。

如果你没有读过很多诗歌作品,就想要听方法课,看文学史的教材,试图用诗论诗评的词汇去解析一份诗意美感,除了会觉得特别枯燥,剩下的就是只要你自己最感同身后的落寞。

在大量阅读之前谈赏析, 会有一种隔的状态

那么读诗跟做人一样,你必须要经过一些具体的人事恶淬炼,才能抽象出一些酷似真理的美,这样的美才是真实又具体的。

老师的回答很精彩,但同学的问题也一样精彩。

为什么呢?

因为我在思考,为什么我被“隔”了这么久,却问不出这样的问题。

因为我们总想问“好问题”,高级的问题,似乎我们问问题不是为了要答案,而是为了显示自己有见识,想展示下自己的思考,太可笑了。

所以,还有多少“隔”的因素,在左右着我们?


总会有人问我,每天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写这些东西。

通过这样的一场答疑,我顺便总结下我的学习模式:

1、听到的同时就发散,关联自身延展

2、有所得就马上分享

3、总结方法论

4、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有好奇,比较虚心。

5、认知到了,能行动就马上行动。

这样的学习模式对我的要求是怎样的呢?需要爱思考,专注,及时消化化繁为简,喜欢方法论喜欢让自己进步用行动检验认知

只需要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身边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的机会有很多,抓住它们就能提升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