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史仁杰主诊)

 史仁杰大夫 2023-09-05 发布于江苏

  张26

  初诊2021819):大便经常稀溏2年余。平常日行12次,色黑,时有粘液血。2021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查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距肛门5cm50cm结肠息肉。结肠镜病理报告:增生性息肉,膜组织急慢性炎。舌微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久痢湿热证)治宜清热健脾燥湿。

  处方:黄芪30g炙甘草6g柴胡5g蜜升麻4g黄柏6g泽泻10g炒鸡内金10g麸炒山药15g麸炒白术10g党参15g麸炒苍术12g炒陈皮4g木香2g茯苓10g法半夏10g炒海螵蛸20g醋青皮3g生薏苡仁15g14剂,日一剂,200ml,水煎,早晚温服)。

  二诊202196):药后大便成形,色黄,粘液血便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略细弱,于前方基础上加泽兰10g、大枣15g,余药不变。14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三诊2021923):粘液血便较前已不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弱之象较前好转,于二诊处方基础上加粉萆薢10g、马齿苋10g14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四诊2021112):患者三诊后症状不显,自行停药,近来症状反复,便血增多。舌微红,苔薄白,脉细弱略涩。于三诊处方基础上去粉萆薢,加炒稻芽10g、焦六神曲10g、槲寄生15g、炒白芍15g、三七粉6g14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按: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有的病因还不完全明了。其中溃疡性结肠炎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并非中医病名,中医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特点,中医将其归纳为“久痢”、“肠澼”、“泄泻”、“便血”等范畴。

  本案患者以大便时有粘液脓血为主要症状。粘液脓血便又称赤白痢。中医认为脓血便多属湿热为患,在体实者多因大肠湿热所致,在体虚者常由脾虚失于健运所致,在发病过程中瘀滞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案患者大便稀溏频作,时有粘液血便,根据主症,结合舌脉,辨证为脾虚湿热证。采用健脾清热祛湿法治疗。方选李东垣调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加减。

  方中针对患者脾虚之本重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山药健脾益气;黄柏、苍术清热燥湿,茯苓、泽泻健脾利湿;陈皮、木香行气导滞;柴胡、升麻、法半夏调整脾胃升降功能;炒海螵蛸收涩止痢,引药入血。二诊时加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泽兰活血化瘀。三诊时患者本虚之象明显好转,于是在前方基础上加粉萆薢增强除湿化浊之力,加马齿苋增强凉血止痢之力。四诊时患者由于自行停药,脾气虚症状反复,气虚不固致便血加重,气虚血脉运行无力则脉象细涩。故于前方基础上去粉萆薢,加炒稻芽、焦六神曲健脾,槲寄生增补益之功,白芍、三七粉合用养血活血。(徐谦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