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城文史★第十辑》入选作品⑨丨江北第一窑千年古瓷中陈郝之古薛史话

 微湖渔夫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编者按】《薛城文史》第十辑,以记述发生在薛城的事件和人物为主,涉及领域和内容不限,反映薛城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渊源。开设“古薛史话”、“往事钩沉”、“人物春秋”、“红色经典”、“城市记忆”、“记住乡愁”、“民风民俗”、“民族宗教”、“非遗传承”、“世家汇语”、“家乡味道”等栏目。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抢救、挖掘、收集、整理薛城的珍贵史料,做好《薛城文史》第十辑的征稿编辑出版工作,″是说新语'即日起陆续编发部分入选作品,以飨读者。″是说新语'继续欢迎社会各界赐稿,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按″栏目'投稿。——编者

作者:葛龙飞【核心提示】中陈郝瓷窑遗址是位于枣庄市区西稍偏北10公里处,属于薛城区邹坞镇中陈郝村。窑址北部是与钓台、卓山一脉相承的山麓,南部丘陵时起时伏,附近有煤矿,盛产瓷土,蟠龙河自北向南从村中流过,瓷窑址面积颇大,方圆约四、五平方公里。中陈郝,它不仅是薛城区的一个古老村庄,更是一处我国北方地区瓷窑烧制业的发祥地。早在1300多年前的北朝时代,这里就开始了瓷器的烧制。中陈郝村也就形成了交易市场。历隋唐,经五代,至宋元,这个交易场所兴旺昌盛。由于各时代瓷器烧制业的发展,瓷窑遍布村庄四周,故有七十二座缸瓦窑之说。若论枣庄陶瓷史可谓源远流长,自四千余年前即开始烧制陶器,最晚至汉代时期开始烧制早期青瓷,到南北朝形成系统性青瓷瓷窑,及至隋唐宋元明清。这个阶段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时期:一、 陶器时代。这一时期又分为无釉土陶时期与釉陶时期,其中又有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表现。早期陶器主要讲的是商代以前的灰陶红陶白陶,主要代表是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这时的陶器形制古朴稚拙,器型与后世有极大差异。中期陶器主要讲周朝陶器,这时的陶器做工越发精美,且烧至温度高,出现了高温陶器,且器物表面出现彩绘纹饰。晚期陶器为釉陶,年代为汉代,主要有汉绿釉汉黄釉。二、 瓷器时代。枣庄地区瓷器的烧制不会晚于汉代,这时出现了早期青瓷,烧制温度高于陶器,表面施一层极薄的玻璃釉,并且器身施以简单的水波纹,饕餮纹等。至北朝早期枣庄地区出现了系统性的青瓷窑口,目前考古挖掘中已知最早的为中陈郝窑,位于今薛城区邹邬镇中陈郝村驻地。中陈郝窑为枣庄地区已知最大的瓷窑遗址,官方记载创烧年份为南北朝,后经隋唐两宋及至元代停烧前后近千年。中陈郝窑的前身推测与汉代安阳故城有关,汉代安阳故城位于旧峄县北约20公里北安阳村北,现属枣庄薛城区邹坞镇。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曾一度名为新阳县。古城遗址坐落在安阳山阳,群山环抱与中陈郝窑相距两公里不到。通过已知已知资料得知东汉时期苏北鲁南地区与鲁中的淄博地区即已烧制青瓷,后经魏晋南北朝得到继续发展。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陈郝窑主要烧制青瓷,文化堆积共分六层,根据各层遗物又可分为四期。第一期年代为北朝晚期;第二期为隋代;第三期为唐代、五代;第四期为北宋。可见这处遗址延续时代之长。从挖掘的文物看,可以分为窑具、瓷器、铜器三大类。

窑具主要有三足支钉,筒状支具不规则形支具支柱、托座、匣钵、垫圈、五齿支具、蹄形卯模、垫饼、垫钉和垫板等物。瓷器有早期鸡首壶、胡人头像、罐、盆盘、钵、杯、盘口壶、高足盘、器盖、执壶、水盂、灯、埙、砚等。铜器主要有隋代五株钱、铜镜、北宋铜钱。过去研究隋唐瓷器的学者大都坚持“南青北白”的说法,认为隋唐以前青瓷器产于南方,白瓷器产于北方。中陈郝发现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枣庄在隋唐之前就开始烧制青瓷,从而改变传统意义上南青北白的说法。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中陈郝窑早期青瓷与其他地区瓷窑烧至器物即纹饰有很多类似之处,我曾与渭南地区研究耀州窑瓷器学者探讨,一致认为南北朝时期两地窑匠之间已有交流,这主要与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人口流动有很大的关系。到宋代中陈郝窑开始烧制白瓷,主要有白瓷、白釉黑花瓷和绿点彩瓷,归属于北方的磁州窑系。主要烧制生活用瓷,此外还烧制瓷制玩具,其造形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这一时期的瓷器大多内施化妆土(亦称护胎釉),出土器物多有土蚀剥釉现象,比较出名的有白釉黑花大罐、白釉黑花虎枕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曾在此收集到辽代的绿釉陶器,使用用剔刻技法,表面施以绿釉且反铅明显。南北朝至宋代这一时期,当地瓷窑遍布,灿若繁星,已探明的枣庄地区窑址多达十余处,已知的有中陈郝、张岭、钓鱼台、柏山、湖埠、雷村新村、齐村、渴口、打靶场、苏家园、凤凰岭等古窑址,属于山东境内古窑址集中的代表区域。这种窑址聚集的现象与自古以来的城邦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中陈郝窑与安阳城还是钓鱼台窑与孟襄城皆能证明此中联系。中陈郝村中间有一条古河道穿行而过,其名曰“蟠龙河”,烧制瓷器离不开水,所以中陈郝窑选在蟠龙河两岸。彼时河上桥梁横卧,桥下舟船竞游,水中白帆点点,桥上车水马龙,喧闹异常,故而留下十桥之记载。

另据记载沿河两岸庙宇林立,更有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络绎不绝。故旧有九庙之传闻。因此,直到现在这里还流传着“九庙十桥七十二座缸瓦窑”的典故,另外自窑厂创烧开始,源源不断的瓷器就沿着蟠龙河运往各地,实为制瓷运输双重便利。沿蟠龙河上行过北陈郝、大官庄可达柏山村,村西现有一水库曰“柏山水库”,每到水库干涸于库底东北角可见一青石巨龟,是为赑屃,赑屃上石碑早无,其后三米处有一建筑遗址,遗址为三间屋基,其上砖石层叠四周散落有各种瓷片,此地当为柏山瓷窑遗址之窑神庙。遗址四周散落瓷片年代多为宋代磁州窑系白釉黑花,器型为盘、碗、罐、瓶等,另外还见有少量钧釉瓷片、建窑油滴釉瓷片,瓷片分别为红色、浅灰色胎土应为本地窑口仿烧,遗址周围亦曾捡到“大观通宝”折二铜钱,可做为年代佐证。沿水库而上继续北行则到蟠龙河源头,河东岸为大馒山,顺山北柏油路绕过前行一里许,路南有一片三层台地,台地位于夹谷山与大馒山中间水库北岸,是为胡埠瓷窑遗址。遗址中立有文保碑一块,石碑立于2003年,正面碑文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埠瓷窑遗址。”背面碑文为简单介绍:“胡埠瓷窑简介:'胡埠瓷窑遗址位于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胡埠村西南400米处,遗址时代为南北朝——唐朝,重点保护范围南北500米,东西200米……”。

通过实地考察地面有少量隋唐青瓷残片散落,器型多为生活用瓷,与中陈郝窑无二,但遗址内仍可偶见宋代瓷器残片,如宋代白釉碗、黑釉盏等。且年代不会晚于北宋,故我推断胡埠瓷窑遗址年代下限当为宋。胡埠瓷窑东去十里有一村落名曰“韩庄”,韩庄辖区范围亦有瓷窑遗址可惜未能找到,顺韩庄南行至郭村村前钓台山前有钓鱼台瓷窑。《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载:“峄县土贡黑瓷器”瓷土、耐火土和圣土是烧制瓷器的重要原料,枣庄北部山区盛产这些矿产,《峄县志》在记述境北卓山、钓鱼台诸山地理环境时说:“(山)上多垩”,“岭阜盘给多煤炭,多白垩青垩,坚粘不让西国产”,“其麓多白垩青垩,陶人用之,筐值百钱,居人以为利。”钓台山西侧有一河流,沿河流南下五里许为齐东村,齐东村治地沿河两岸为齐村窑遗址,其创烧年代大概在元明之际,主要烧制黑瓷,多为生活用具,及至建国后主要烧制瓦缸瓦盆等大型器物,后停烧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幼时家中所用麦缸、砂盆等皆为此窑烧造。整体来说自南北朝一直到清代枣庄地区代表窑口主要集中在现今齐村周边二十里范围内,有中陈郝窑、柏山窑、胡埠窑、韩庄窑、凤凰岭窑、齐村窑、张岭窑、渴口窑……文明如烟花般璀璨而又归于宁静,可这炉千年窑火却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窑工让这一窑火得以延续,如同生命一样这本就是一场接力,而今在短暂的沉寂后这窑火再次燃起,今天的传承者们正用现代人的智慧继续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续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