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古建筑-其他建筑

 黄之中 2023-09-06 发布于上海
第一节摩崖石窟
       据统计,山西境内现存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约有238处,是我国摩崖石窟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肇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达到极盛,一直延续至明清。北朝石窟共存51座,主要分布于大同、太原、晋中、长治和晋城等市,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北齐造像注重表现人体神态的写实手法,雕造技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北朝后期,在晋中、晋东南地区的重要石窟还有高平羊头山石窟、武乡北良侯石窟、高平高庙山石窟、祁县子洪石窟、榆社响堂寺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和昔阳石马寺石窟等。这些石窟继承了传统石窟的主流,展示了新的时代风貌,体现了石窟艺术逐渐本土化的演进历程(图11-1-1、图11-1-2)。
图片
图片

      隋唐时期,太原作为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摩崖石窟盛极一时,仅现存的石窟及摩崖造像有51余处,以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的唐代石窟艺术是盛唐时期的杰作。此外,较有代表性的唐代石窟还有静乐县静居寺石窟和昔阳县石马寺石窟等。山西现存宋辽金时期石窟22处。13世纪初,道教全真派在太原开凿了龙山石窟,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的龙山之巅,共有洞窟9个,主要造像有三清、天尊及玄门列祖像65尊。这个时期,佛教石窟保存较完整的有交口千佛洞石窟,但规模形制已无法与前代相比(图11-1-3、图11-1-4)。
图片
图片

    明代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为平顺金灯寺石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山西的摩崖石刻分为三类,即石雕造像、造像碑和碑碣。北魏早期的造像,立意深远,造型朴素,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北魏晚期至北齐的石造像,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固有的佛教雕刻艺术。隋唐时期的造像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人物形象丰满,形神俱备,体现盛唐艺术的风范。造像碑是一种以雕刻石像为主的碑刻,大多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铭刻内容有造像缘由的发愿文、造像者的官职、籍贯和姓名,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和宗教史的重要史料。比较著名的有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高平千佛造像碑、陵川千佛造像碑和襄汾造像碑等。记载了人物传记、宗教活动、民族、文化、战事、交通、经济乃至灾异的碑碣屡见不鲜,成为研究当时社会和经济文化的珍贵史料。

一、大同云冈石窟
    云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是最先以皇家实力营造的石窟,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0~465年),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历时65年(图11-1-5~图11-1-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云冈石窟早期的代表品为“昙曜五窟”,该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16至20窟,开凿时间在和平初年至和平六年(公元460~465年)。早期石窟的雕刻造像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塑刻五尊大佛,巧妙地将北魏佛教中“拜天子即礼”的实用宗教与石窟雕刻结合于一体。型为椭圆形的大像窟,草庐式窟顶。窟形和造像继承了印度、中亚的雕造特征和鲜卑拓跋草原牧场上穹隆顶的毡包形式(图11-1-10、图11-1-11)。
图片
图片
     造像肩宽体壮、身材粗短、面相丰圆、深高鼻,身着通肩式或祖右式袈裟,每窟造像内容为三世佛。以18、20窟为代表,第18窟内主像为一立佛,身着祖右肩袈裟,高15.5米,袈裟上刻有随衣着起伏而趺坐的小佛,人称“千佛袈裟”。第20内主佛为一坐像,高13.7米,结跏趺坐,禅定印,肩宽壮,深目高鼻,着祖右袈裟。此窟为云风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云冈石刻的象征(图11-1-12)。
图片
       中期开凿时间为北魏和平六年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65~494年),共有12窟,即1窟、2窟、5至13窟,以及未完的第3窟。此时为冯太后和孝文帝于平城执政期间,云风石窟的雕造进入鼎盛阶段。此期在武周山斩出高达30米、长近600米的摩崖巨壁,连续开凿了12个大型石窟。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雕刻均超过早期石窟。它吸收了新疆库车、甘肃敦煌石窟的艺术精华,结合中原地区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新的融合创造,窟形上出现了佛殿窟和塔庙窟,造像内容丰富多彩,汉化色彩渐趋浓厚(图11-1-13、图11-1-14)。
图片
图片

        佛、菩萨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褒衣博带式佛装亦在北魏太和十年(公元486年)以后的造像中出现,从而开启了云冈乃至北方石窟造像中国化的帷幕。第1、2窟,第5、6窟是中期云冈石窟的典型代表。第5窟窟前为五间四层绕廊楼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窟内主佛释迦牟尼,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壁后为诵经道,供徒礼佛绕行。四壁满雕佛龛造像,拱门两侧,两佛对坐在菩提树卜,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雕两层方形塔柱,高15米,下层四面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各雕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其余各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像。绕塔柱四面和窟的东、南、西三壁刻有33幅佛传故事,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雕饰瑰丽,是云冈石窟中期雕饰艺术之精华(图11-1-15~图11-1-17)。
图片图片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虽然政治中南移,但北都平城仍属佛教重地。由留居平城中、下层官吏和信仰佛教的民间团体开凿的中小型窟龛,如蜂窝般从东到西遍布崖面,分别为第4、14、15、20至45窟及第4至6窟间的小窟。这些石窟是云冈晚期石窟的代表,开凿时间为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公元494~524年)。此期流行三壁三重龛行列式洞窟,窟内方整,窟外门楣处雕饰繁缛,佛像面形清瘦,长颈、削肩,均着堡衣博带式服装。此期云冈造像艺术更臻成熟,尤其是许多窟顶的飞天伎乐,构图典雅,线条流畅,雍容中透着秀雅,夸张中微含敛意,宁静中充满意境艺术美的典范之作。这种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早期昙曜五窟中深厚、淳朴的西域式情调,与中期石窟中复杂多变、气度恢宏的太和情调,各异其趣,表现了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显著变化。风石窟雕刻以内容丰富多彩著称,其雕刻艺术在吸收并融合了西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成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期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11-1-18~图11-1-20)。

图片图片
图片
二、太原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柳明苑村,凿于五坡自然村天龙山东西两峰南坡山腰间,分布面积3000平方米。现存北朝至唐代的石窟25座,其中东魏石窟2座,北齐石窟3座,隋代石窟1座,唐代石窟19座(图11-1-21)。
图片
       石窟自东向西排列,分布天龙山东、西两峰,其中东峰分上下二层,上层4窟(单独编号上层1~4窟),下层8窟(编号1~8窟);西峰13窟(编号9~21窟),方向大多坐北朝南(图11-1-22)。
图片
      窟室组合有双窟并列、前后室两进、单室等形制,主室平面多为方形,窟内设施以三壁三龛式最多,题材多为一佛二弟子或菩萨,造像以圆雕为主。天龙山石窟保存有南北朝、隋唐时期建筑实物资料,如束莲式圆形或八角形柱、束莲式覆盆式柱础、人字栱和一斗三升栱等,是石窟这种外来艺术形式逐渐中国化的典型实例(图11-1-23~图11-1-25)。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1窟凿于北齐,位于东峰崖壁上,坐北朝南。包括前廊、后(主)室。前廊为三间仿木构式建筑,中部原雕二柱,现均毁。柱头有雀替,上承阑额及人字形叉手,间施一斗三升,栱有内式卷瓣,斗栱之上承替木及檐枋,上有椽孔一列。前廊后壁正中开窟门,门为圆拱龛形,两侧八角柱,柱头饰莲花及凤鸟。龛梁束莲式,上有尖拱龛楣。门内侧又开方形窟门,形成重门形式。门下有门槛及门墩。主室为方形,三壁三龛。北壁壁面正中开一龛,圆拱形,尖拱龛楣,两侧八角龛柱,柱头施仰莲及龙首。龛内一佛二菩萨。壁前坛基呈倒凹字形,内凹处正中为夜叉捧香炉,两侧各一半卧狮子。坛基两侧各一神王,南侧神王光头,作半跪,头后有飘带。东壁壁面龛形同前。龛内一佛二菩萨。佛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带,衣褶疏朗,刀法圆润;左手下指,右手上举,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止。西壁壁面龛形同前,龛柱仰莲上饰凤鸟。龛内一佛二菩萨。佛服饰、手势均同东壁佛像(图11-1-26)。
图片
    第2窟位于东峰崖壁上,凿于东魏,坐北朝南,平面方形,盝顶,三壁三龛。窟门为圆拱龛形,上有尖拱楣。主室北壁壁面正中开帐形龛,龛内一佛,头残,身后有舟形背光,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外披偏衫,内着僧祗支,腹部束带,衣褶疏朗,略显厚重,裙裾遮座,衣纹呈八字形斜向两侧,颇似北魏衣纹处理手法。东壁壁面正中开圆拱形龛,尖拱楣,龛两侧方形龛柱,柱头雕龙首。龛内一佛二菩萨。佛像头残,后有舟形背光,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腹束带,身材修长;左手下指,右手残,倚坐于方座上,足下踩宝装覆莲座。西壁正中开圆拱形龛,尖拱楣,龛形同东壁龛。龛内一佛头残,服饰、造型与东壁龛佛像同。窟顶藻井正中雕一朵莲花,四披原各雕一飞天及二朵莲花,飞天像均被凿毁。正壁坛基上浮雕三朵莲花,左右壁各二朵莲花。南壁窟门两侧上方雕千佛,下方原浅浮雕供养比丘各一(图11-1-27)。
图片
       第8窟凿于隋代,位于东峰崖壁上,坐北朝南。此窟是天龙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包括前廊、后室。前廊为三开间仿木构建筑形式。主室为方形,三壁三龛,有中心柱。周壁设低坛基,坛上雕佛。北壁正中一龛,圆拱形,尖拱楣。龛两侧八角柱,柱下有础,柱头雕凤鸟。龛内一佛,头毁,身体风化,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图11-1-28、图11-1-29)。
图片
图片
      第9窟凿于唐代,位于西峰崖壁上,坐北朝南,分上下二层。上层平面呈凸字形,正中雕倚坐弥勒大像。像高755厘米,右旋式螺髻,面相长圆,额际有明毫,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外披偏衫,内着僧祗支,腹束带,臂部衣纹凸起,双手残,倚坐于束腰方形须弥座上,足下踩仰莲。须弥座束腰处上层东西各有四个壸门,内各一伎乐,西壁南侧门内为抚琴者,其余均风化,形象不清。束腰处下层亦凿门,内各一兽面(图11-1-30)。
图片
    下层 为正中为十一面观音,两侧为文殊、普贤。观音头戴宝冠,冠上雕十头像,面相长圆,颈下饰项圈,臂戴嵌宝石臂钏,双肩敷搭璎珞和披巾,上身裸,下着裙,衣纹凸起,足踩莲座。左侧普贤束高髻,面相长圆,颈饰项圈,身披璎珞,左手残,右手抚膝,舒腿坐于象驮的仰莲座上。右侧文殊头戴花冠,中有化佛,服饰同普贤,坐骑为狮子。下层后壁浅浮雕,居观音左右两侧。左侧浮雕下部为一支莲茎,向上分支展开,莲花千佛满布壁面。其中下部有三尊较大的佛像,中尊为倚坐弥勒,左右为坐佛。右侧浮雕与此相同,下部中尊倚坐弥勒有二弟子胁侍,左右坐佛各一胁侍菩萨。浮雕壁面反映了弥勒净土思想。第9窟为摩崖石刻,现窟外建有三层木阁楼,日漫山阁。十一面观音、文殊、普贤头像为后期补刻(图11-1-31、图11-1-32)。
图片
图片

三、太原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西镇村西北约2公里的龙山之巅。凿于白砂石崖壁上,现存9窟。1至5窟、8窟、9窟坐北向南,6、7窟坐西向东,分布面积46.69平方米。现存4、5窟为唐代开凿,1至3窟、6、7窟为元代风格,8、9窟为明代所开。窟平面多为方形,弧角平顶,圆拱形门,依龛内供奉雕像不同分别分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三天大法师龛、玄真龛、披云子自赞龛、七真龛、三皇龛及辩道龛,共有雕像65尊。龙山石窟雕像风格粗犷,刀法拙重,造像题材皆为道教诸神和玄门列祖,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道教石窟。有的龛内两侧、前壁留有元代题记,是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石窟的珍贵资料。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1-33~图11-1-35)。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1窟为虚皇龛,元代遗物。平面圆形,平顶,圆拱形窟门,面宽3.25米,进深3.03米,高2.33米。北壁壁面正中开莲瓣形龛,龛内雕一天尊像,首残,身着裙、褐、大氅,袖手盘坐,身后为圆形云气背光;东西壁皆呈环形,各雕10名天尊,均着裙、褐,外披大氅,拱手笼袖而立,足下流云缠绕,头后刻有光环。窟顶满饰云龙纹。窟内自西壁经南壁向东壁的上端有题记49行,每行4字,其中有“自甲午春至乙未冬,三洞功毕”的记载,说明此窟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七年(1234~1235年)冬天。第2窟为三清龛,元代遗物。平面弧角方形,平顶,三壁设坛,窟门圆拱形,面宽3.56米,进深3.50米,高2.66米。南壁门两侧刻题记两则,其中有“岁在丙申五月丙辰朔。…门人李志全述”等题记,证实此窟开凿于元太宗八年(1236年)。北壁雕元始天王化法身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像,袖手盘坐于台座之上,作长髯老者像,衣裙舒缓垂落于座前。东、西壁各有雕像6尊,窟顶满饰云龙纹藻井。第6窟为辩道龛,元代遗物。弧角方形,平顶,拱形窟门,面宽2.60米,进深2.89米,高2.53米,西(正)壁设坛基,坛上一真人袖手坐于束腰方座之上,衣纹垂叠直落于座前,此窟开凿于元太宗十年(1238年)。北壁一真人着裙、褐、帔立于四足方座上。南壁与北壁相对一真人,风格基本相同,靠西与正龛相连的坛上的壁面,开一圆拱门,门分两扇,一童子欲踏进门来。童子手持书卷,面残。窟顶雕凤凰浮雕藻井,极为精美。第7窟为七真龛,元代遗物。分前后二室。前室横长方形,西壁门两侧力士被盗凿,东壁靠北开一窗,南壁依门处有一空龛。后室圆拱形门,窟内平面弧角方形,平顶,面宽3.74米,进深3.82米,高3.25米,三面台座相连,共有雕像8尊,此窟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八年(1234~1236年)。门额两旁各有一仙鹤,展翅相对,飞翔在升腾的云气中。西(正)壁雕三真人,南壁二真人,北壁二真人,其旁存一着袍女侍者,雕像为全真教主王重阳的七大弟子马珏、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真人均着裙、帔,盘腿袖手,裙裾重叠于台座前,衣纹简洁厚重,窟顶满饰云龙纹高浮雕(图11-1-36~图11-1-3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隰县七里脚千佛洞
      七里脚千佛洞,位于临汾市隰县城南乡七里脚村东1200米南北走向的山崖下。开凿于南北走向的山坡崖壁下部,约在20世纪40年代被山坡上冲刷下的泥沙所掩盖,1984年重新发现。现存2窟,南北并列,坐东面西,窟内存雕像约70尊(图11-1-40)。
图片
      南窟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左、右、后三壁向里凿进,使其略呈三壁三龛样式。壁前有低坛,左右坛宽0.35米、后壁坛宽0.5米、高0.32米。北窟洞窟平面略呈横长方形,平顶。面宽2.9米、进深2.43米、高2.76米。正壁前设高坛基,坛高0.6米、深0.63米。千佛洞无具体开凿纪年,根据洞窟佛像风格判断,应为南北朝、隋、唐时期。外依崖面雕成仿木建筑结构样式,面宽1间,两角柱柱中相距2.1米,柱高1.45米。因崖面风化剥落严重,柱体为八角形或方柱形尚难判断。柱下大上小,有明显的收分,柱头施栌斗,上承阑额一道。柱头铺作为一斗三升。补间可见二组人字形叉手,叉手为直臂式。斗栱之上为屋檐、瓦垄。顶作庑殿式,有鸱尾。屋内正中开窟门。门宽1.07米、厚0.4米。因门上部岩体崩落,故原门高不清,但应在阑额之下。窟门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均风化严重。左侧力土高1.2米,头扎上飘宝缯,面向窟门,服饰风化不清,左手置腹部,右手举胸前,一脚前伸,一腿向后,作举步状,身体侧向窟门。右侧力士高1.3米,头扎上飘宝缯,面残,颈下饰桃尖形项圈,双肩敷搭披巾,绕手臂下垂,上身祖,下身着裙,腰间束带,左手臂残,右臂下垂,手残,双腿姿势同左力士,身体侧向窟门。窟外崖面上方有一排椽孔,其下有两个方形梁孔,可知在清代砌窑洞前,窟前曾建有木构窟檐。洞窟右侧崖面又有后代补凿小龛,其中位置靠上小龛为圆拱龛,龛两侧雕双树,树枝于龛上相交,构成龛楣,龛内雕一佛一弟一菩萨像,面部均风化。佛像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架裟,倚坐于坛上。可知佛像为龙华树下三会众生的弥勒形象。弟子居佛左侧,身披袈裟,拱手立于莲台上。菩萨居佛右侧,身佩璎珞,左手下垂执净瓶,右手上举持莲蕾,身姿呈S形的扭曲。佛左右上方有二童子,立于莲台上。龛下原有铭文,现已不清。从形象看,此龛应是唐代所凿。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1-41~图11-1-4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高平羊头山石窟
      羊头山石窟位于高平市东北17公里的羊头山南麓。羊头山亦称首羊山,为太行山小支脉,位于山西东南部高平、长子、长治三县交界处,相传为神农得嘉禾之地,“羊头夕照”为高平八大风景区之一。羊头山正面高峰凸起,左右山脉前伸,蜿蜒如织的羊肠小道布满山腰,开凿于北魏至唐的石刻造像即分布于其间。羊头山是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寺院、石窟等建筑成组成群地散存于山上(图11-1-46~图11-1-48)。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脚下为中清化寺,亦名莲花池、六名寺。山腰为上清化寺,现不存,遗址可见唐代基址及石佛像三尊,其建筑规模宏大。山腰至山顶共计有40余洞窟,雕凿于大型的砂岩上,洞窟大小不一,平面多为方形,一般为一石一窟,个别有一石二窟或三窟不等,其中第六窟最大。
      石窟内龛面整齐,四面满雕佛像,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洞外有许多小龛,有佛庙菩萨、天王、力士、供养人等,形制各异,雕工精细。另外,山腰有千佛造像碑1通,唐制石塔6座,高约4~6米不等。山顶四面造像塔形制独特,为北魏所造,塔座为伏羊。羊头曲石窟。
        第一窟规模较小,窟内雕有一佛、两菩萨、二天王。佛的莲座下有两个供养人屈膝而跪,恭敬仰首。菩萨的手镯,耳环清晰可见,两侧的天王身披铠甲,手持兵器,脚踏鬼魅,典型的唐朝风格(图11-1-49)。
图片
      第二窟没有主窟,表面共有大小窟龛22处,佛和菩萨的体态都比较丰腴,菩萨还做出提胯扭臀的姿势。佛的莲座下有比较丰富的卷草纹,并有侏儒、瑞兽、力士托起莲座,从风格上看应是隋唐之物。第四窟规模较小,最有特色的是窟外的两力士造像,脚踏瑞兽,威武异常。石窟东侧的菩萨雕像面部十分清晰,慈爱和善,耳环手镯也很明显(图11-1-50)。
图片
     第三窟门外雕的是菩萨造像,面部表情风化比较严重,但仍可看出菩萨的发型是高髻,衣饰飘带流畅自然。第三窟为一石两开窟,两个窟门有所不同。正面的是凤鸟门,是两个展翅的凤凰,周边雕有花草,东侧窟门雕有两条小龙。整个石窟表面雕有大小窟龛30余处,从整体上看是北魏时期的(图11-1-51)。
图片
      第四号窟门外的二力士造像最有特色,脚踏瑞兽,威武异常,给肃穆庄严的佛教圣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但规模较少。石窟东面的菩萨雕像面部表情十分清晰,慈爱和善,耳环、手镯清晰可见(图11-1-52)。
图片
      第五号窟是羊头山最大的一组窟,其特点是一石三开窟。最大的一门,门外两侧雕有两力士,脚踏瑞兽,形态生动。窟内原有多处题记,现已大多风化的难以辨认,只有正壁右下方的题记仍清晰可见,年号是大魏正始二年,为公元505年。东侧窟,进深较浅,雕的是释迦多宝二佛。其秀骨清像,臂大过膝,四肢细长,典型的北魏晚期风格(图11-1-53)。
图片
      第九窟当地百姓都叫它油篓窟,窟内四壁共雕小佛龛百余个,旁边提刻着供养人的姓名(图11-1-54)。
图片
     羊头山石窟以其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平顺金灯寺石窟
       金灯寺石窟位于平顺县杏城镇背泉村东的林虑山巅,原名宝岩寺。金灯寺之名由神话演变而来。相传,佛灯从东山升起,到本寺落地,故曾赐额落灯寺,后改金灯寺。石窟开凿于山巅自然形成的山凹内。开凿年代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止,历时60余年。石窟和建筑坐北朝南,依崖布置。现存7进院,洞窟14个,佛龛37个,摩崖造像500余尊(图11-1-55)。
图片
     木构建筑有延寿殿、关公殿、丈八佛殿等34间,寺内保存历代碑、碣20余通。金灯寺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金灯寺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是我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金灯寺的布局,依崖设置,凿崖为基。殿堂分院设置,石窟造像沿北壁雕凿而成,其中70厘米以上的石雕像有200尊,余皆30~50厘米小像。寺门石构,门上阴刻横匾“磐石”二字。入寺门为第一进院落,石窟自东向西排列。第1窟居第一进院北侧,外观为仿木结构的三间殿堂,依山崖雕凿而成。第2窟在第一进院西北隅,规模小,内雕一佛、二弟子、二金刚,手法略糙,窟之外观亦较简单。第3窟位于一、二院之间,两院相间处有高台方亭相连,台下券洞为道,台上建方亭奉韦陀。第4窟居第二进院西北隅,外观为仿木结构三间殿堂,雕造规整。窟内正面奉二菩萨,左右为十八罗汉。第三进院全部为木构殿堂,无窟龛造像。正殿五间,额日“延寿之殿”,平面甚殊,明、次三间相等,梢间很窄,盖因地形而施之。第5窟位于第四进院北侧,是该窟群的中心区。6、7两窟居第5窟上隅,并列造凿,形制大小略同,总宽之和与第5窟相等。第8窟位于第五进院东北崖下,外观为三间殿堂式,内外形制与前述诸窟同。第9窟居第五进院西北隅,窟凿半崖中,距地面2.5米。窟前置石阶九级,每级高25~30厘米。第10至14窟位于第六进院北侧,分上下两层。第七进院落,是原来寺内法藏阁的居所,俗称内院,建筑宏大,气势非凡(图11-1-56~图11-1-6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七、清徐都沟石窟
         都沟石窟,位于清徐县马峪乡都沟村北1.5千米屠谷山南麓。据《清源县志》载,宋元祐三年(1088年)十月十五日凿出石洞。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在洞外建慈云禅寺,由石窟、寺院两部分组成。清末更名严香寺,此后屡有增修。现寺院建筑已毁。
       寺院布局分为上下院,占地面积18300平方米。上院现存石窟、建筑遗址。石窟3窟,坐东朝西,南北方向一字排开,称为南窟、中窟、北窟。1986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窟为宋代遗存。凿于上院山崖上。窟平面圆形,直径3米,高1.85米。方形窟门,高0.8米,尖拱门楣及正中花饰风化。窟内残存2尊塑像,均头部缺失。中窟为宋代遗存。凿于上院山崖上。平面圆形,直径3.3米,高1.8米。圆拱龛形窟门,上有尖拱楣,高0.9米,宽0.9米,厚0.2米。
      窟门上方雕“妇人半掩门”。北窟为宋代遗存。凿于上院山崖上。窟平面圆形,直径2.6米,高1.2米。三重窟门,一重为圆拱连弧尖楣龛形,高0.6米,宽1.17米。龛上一长方形青石,浮雕一佛二菩萨供养人。二重门为方形,宽0.88米,高0.3米,厚0.1米,上有龛梁,仿木结构,有三个方形门簪。三重门为圆拱形,宽1.05米,高0.2米。窟内无像,窟顶正中有素面藻井。东窟为宋代遗存,凿于下院山崖上,俗称“千佛洞”,由前廊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前廊有4根石柱支撑崖面,西侧2根为方形抹棱石柱,东侧2根为方形石柱。前廊后壁东侧崖面残存力士雕像。后室平面呈马蹄形,平顶,三壁三龛式,窟内有方形抹棱石柱支撑。窟内正中存摩崖石刻造像一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通高2.1米。释迦为螺旋髻发,圆脸,身披袈裟,祖胸宽衣。两侧各有侍佛一尊,左有文殊菩萨手持宝剑,坐骑麒麟,右为普贤菩萨坐骑白象。侍女像各立两旁,高1.5米。组成9尊1铺的“华严三圣”格局。窟壁四周布满小佛龛1200余尊,均以莲花缠枝相连。西窟为宋代遗存。凿于下院山崖上。俗称“弥勒洞”。平面略呈梯形,平顶,面宽3.5米,进深2.15米,高2.3米。三壁前设坛,坛基深0.7米,高0.4米。方形窟门,高1.75米,宽1.35米,上有圆拱形龛楣,正壁残存背光火焰纹。东壁存未雕凿完成的坐佛像。窟内存弥勒佛1尊(图11-1-64~图11-1-66)。
图片
图片
图片

八、沁县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地处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水的南岸,所以称南涅水。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南涅水石刻”。这批石刻造像,根据碑刻及许愿铭文记载,最早的为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期间,东魏、北齐、隋唐,诸朝代均有。以造像塔为主,其次为单体造像、造像碑等,数量大、内容丰富,刻工精湛,时代特色鲜明。南涅水的石刻类别,主要分造像石塔、单体造像和造像碑三种,共计1391件。其中造像石塔205座,单体造像1161尊,造像碑和文字碑刻25通。石塔造像,是南涅水石刻艺术品中的特殊形制,以四至六块方石叠成一座小型石塔,高约3~4米。下大上小逐级收缩,每石四面雕刻,内置佛、菩萨、金刚等像或佛传故事。根据已经发掘出来的953块方石规格测算,可叠成205座小型佛塔。单体造像,是南涅水石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型,计有1161尊,主要是佛、菩萨、弟子、金刚等,其中最大者高2.65米,最小者高0.4~0.5米。它们的造凿时代,历史较长,自北魏中晚期始,至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各代都有,其中北齐、隋造像尤多。造像碑和文字碑碣25通,分别雕单层龛、双层龛和多层龛,内置佛、菩萨、金刚、力士、蹲狮等,造像虽小,雕造技巧颇精。文字碑碣多为楷书,北魏、隋、唐、北宋各代书法皆备,而且大部分刻有历史纪年题记,对研究南涅水石刻的时代和雕造过程,认识当时佛教艺术的兴盛发展,有着可靠的实证功能。通览南涅水石刻,人们可以看到佛教艺术这一外来形式传入中国以后,经过艺术家们吸收其中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艺术,并与中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不断地实践,使之成为适合中国艺术风格的雕塑形式,从而推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峰(图11-1-67~图11-1-7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昔阳石马寺石窟
     石马寺石窟,位于昔阳县西南15公里的洪水乡石马村,是一座石刻造像与庙堂建筑相结合的佛教寺宇。原称石佛寺,后人依崖造屋,筑以殿阁楼堂,形成佛寺布局,寺前置石马一对,俗称石马寺。据题记和碑文所载,该石刻造像凿于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是佛教北传的早期石窟造像。隋唐时期,继续凿造,此后历代均有修葺。魏、齐造像约70%,余为隋唐时作品。寺内现存石刻造像大小1300余尊,大者高5米,小者5厘米,雕刻在一块高17米、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独立的巨石四周,属摩崖石窟造像。石马寺宋代称为寿圣寺,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马寺之名家喻户晓,而寿圣寺的本名渐不为人所注意,俗称已经逐步变为通称了。巨石周围和附近总长约30米的崖体上布满石雕造像,除千佛洞和子孙殿内两个小洞窟外,余皆摩崖造像。千佛洞居巨石南向中部,是石马寺造像的主要洞窟。魏齐造像以佛像菩萨、力士、胁侍、供养人等为主。隋唐造像以弥陀、观音、十六罗汉等为主。窟前木构建筑有大佛殿(元代建)、观音阁(明代建)、子孙殿、东南窟廊、钟鼓楼、伽蓝殿、山亭等,或单檐歇山,或重檐歇山,或三面围廊,或六角攒尖,各因地势与造像需要而设置。寺前深涧石拱桥悬空,使两山相接,并有石牌坊呼应,游人往来称便。根据造像风格和雕刻手法,北魏至北齐的作品较多,主要分布在西崖南部、南崖、子孙殿和南殿等处。隋、唐作品较少,主要分布在东崖、北崖和西崖北部。石马寺的北朝造像,主要题材是单身坐佛、三身坐佛、千佛、一佛二菩萨二金刚、一佛二胁侍、一菩萨二胁侍以及供养人等。各像大小不等,龛形亦随像而异。穿插布列,主从有序。隋唐代造像,主要题材是释迦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十六尊者等。佛座多作方形或六角形,亦有少量长方形,皆束腰叠涩式,束腰处雕壶门间柱,狮子或力士负重(图11-1-71~图11-1-73)。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平定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开凿平定县石门口乡乱流村西魁头山北侧,坐北朝南,分布面积285.1平方米。据石刻题记记载,石窟分别开凿于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北齐皇建二年(公元561年)和北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摩崖造像开凿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石窟开凿于断崖上,从东往西,分别为I、Ⅱ、Ⅲ石窟及摩崖造像。三个石刻均为三壁三龛式,窟宽1.3~1.5米,进深1.051.5米,高1.4~1.5米,攒尖顶。窟门已毁,圆拱形,两侧立八角形门柱,各雕力士1尊,门楣处开光,携“大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发愿文。窟内设坛,坛上三壁各开圆拱龛1个,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坛下雕供养人。窟外雕附龛。三窟共有大小龛约40个,大小像约76个,题刻5处。另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乔宇游记1处。
       各雕像形态各异,或坐或立,姿态万千。摩崖造像在石窟东侧,在开然陡壁上开凿而成,一佛二菩萨,佛高约3米,肩宽1.7米,体态丰腴,内着交领衫,外着袈裟,半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二菩萨高约2米,肩宽0.4米。崖面西下方有“开皇元年豆卢通造像记”。造像外依山建窑洞,外插廊,单坡顶。辟对开板门。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1-74~图11-1-76)。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节关隘津梁
     历史上的山西,表里山河,形势完固,靠近京畿,民族聚居,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至清代的千余年的历史中,历代均在山西境内修筑长城,沿线形成许多重要关隘,分布于省境40余个县区中,现存较完整的长城遗迹,计有2500余公里。其中,战国长城分布在晋城市的高平、陵川,全长约106公里,大体呈东西走向。现存遗迹大多为石块垒筑,少数地段为黄土夯筑。东魏长城也呈东西走向,分布在宁武、原平境内,保存有60余公里。北齐长城分为三条走线:一条是从离石吴城镇西南的黄栌关,向北经方山县、岚县、忻州市岢岚县,抵五寨县,全长约200公里;第二条线是西起兴县魏家滩镇西坡村西南,经岢岚、五寨、宁武、原平、代县、阴县、应县、浑源县、广灵,东出至河北蔚县,在山西境内全长约500公里;第三条线是从阳城东南的轵关,向东进入河南济源,再向东进入泽州晋庙铺镇,全长约100公里,多数石块垒砌。五代长城在沁水东裕乡北面的雨井山上,长约10公里,大体呈东西走向。宋长城位于岢岚县窑子坡村,长约20公里。山西境内的明长城隶属于大同、山西二镇,分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大部分隶属于大同镇,部分外长城如偏关县亚角山至老牛湾段,黄河边长城隶属于山西镇。外长城长约450公里,大体上沿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交界处分布。由河北怀安、山西天镇,经山西阳高、大同、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直达黄河东岸。内长城全长约400公里,有两条线:第一条线由河北浃源经山西灵丘,向西再向西北,经繁峙、浑源、应县、山阴、代县、原平、宁武、神池、朔州,至偏关县丫角山与外长城会合;
      另一线沿太行山脊分布,自灵丘牛帮口分岔南下,经五台、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至黎城县东阳关。清长城位于乡宁、吉县、大宁三县沿黄河东岸处,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20公里。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重要的政治地理环境,使得山西境内关隘重重,如在著名的“太行八陉”,即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上,就分布有众多关隘。此外,山西沟壑纵横,孔道蜿蜒,历史上形成许多津渡、桥梁。较著名的有风陵渡、茅津渡、大禹渡、蒲津渡等。山西境内关隘遗存较为完整,主要有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平型关、娘子关、天井关等。其中,雁门关段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皆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1-2-1、图11-2-2)。
图片
图片
一、泽州天井关
      天井关,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又名太行关,因关南有三眼自然形成的深穴形似天井而得名。《汉书·地理志》载:“上党高都有天井关,即天门也”,是文献对天井关的最早记载。汉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天井关,击赤眉,至此战事频繁。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遗址。天井关南延25公里,分大口、小口两个关隘达省界,沿途关城、古道、堡寨甚多,现存建筑遗址有天井关、孔子庙、星轺驿、横望隘、碗子城、羊肠坂、磐石长城、古寨等十余处。天井关是利用太行天险而修筑的重要关隘,也是晋豫两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图11一2一3~图11-2-6)。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二、代县十二连城
      在山西代县勾注山雁门关下,代州古城的周边,曾建有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设施,这里为内长城边塞的第二道防线,始建于汉,宋明兴盛,元清衰落,东西绵延约40公里,与雁门关长城几乎平行相向,各堡大部分设置在滹沱河北岸人口稠密的村庄。三十九堡中较大的十二堡,民间俗称十二连城,分别为阳明堡、马站、七里铺、东关、西关、北关、平城、十里铺、二十里铺、磨坊堡、段村堡、永和堡。堡墙根据村庄大小、人口多少,规模不一,有的东西长300米至400米,南北宽100米至120米,有的东西长500米至600米,南北宽100米至200米。永和堡、清泰堡、清淳堡、清平堡、清宁堡保存较好(图11-2-7、图11-2-8)。
图片图片

三、平定娘子关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娘子关村东500米处,是山西省第二批省保。相传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于此驻防,故名,是长城的著名关隘。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所筑,祟帧七年(1634年)重修。娘子关现存关城两座,即南关楼、东关楼。南关楼坐北朝南,下部为石砌台基,高约9米,中央辟砖券门洞,券门高3米,台上四周设女儿墙,台之南面门洞上楷书“京畿藩屏”四字,台上建重檐歇山顶门楼,为20世纪80年代复建。东关楼现存建筑为明代所筑,坐东朝西,下为砖券门洞,东西贯通,北侧设砖砌台阶,由此可达城楼,台上四周设女儿墙,台面方砖铺砌,台之东侧门洞上楷书“直隶娘子关”,台上门楼单檐歇山顶,为20世纪80年代复建。城门东侧有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约300米(图11-2-9、图11-2-10)。
图片
图片
四、偏关偏头关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城中部关河北岸,是山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因东仰西伏,故名偏头。现存关城为明洪武十三年(1390年)所建,明宣德,天顺,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庆年间均有修建。偏头关城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西、南三道城门均建有瓮城。城高10米处砌砖石,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西墙、北墙多为夯土墙,东部城墙已毁。明代除设置“偏头关”外,在崇山峻岭的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有桦林堡、老牛湾堡、草垛山堡、老营堡等。这些堡城的边墙现多仅存夯土,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于河岸,甚为壮观(图11-2-11~图11-2-14)。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五、宁武宁武关
     阳方口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北约13公里,宁武关城所在地。宋时因杨家将驻防于此关口,所以简称杨防口,后来简化为阳方口。阳方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古代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该关城筑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扩城7里,嘉靖二十年(1543年)有三关镇守总兵官驻守,辖雁门、偏头二关。明代内长城原分为三路,宁武关为中路,雁门关为东路,偏头关为西路。《边防考》中载,宁武关在当时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现今关城已圮(城楼已复建),旧城垣依稀可辨,残高3~5米,底宽5米。城两侧的长城遗迹尚存。如是山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图11-2-15~图11-2-17)。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代县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代县城西北20公里白草口雁门关村南200米,是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又名西陉关,是明代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与偏头关、宁武关合称三关。旧关原在雁门山上,元废。明洪武七年(1374年)将旧关移筑于今址,景泰、正德、嘉靖、万历及清同治年间,均有修茸。雁门关四周峰峦叠耸,地势险要,道路曲折,为历代戍守重地。现存关城由关城、瓮城、围城三大部分组成。墙高10米,石座砖身,内为夯土,关门三重。东门原有雁楼,西门原有六郎庙,今已不存。西门之外又有南北向小门,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沿关城西南,有依山势蜿蜒起伏的白草口长城约2.5公里,保存完好(图11-2-18、图11-2-19)。
图片
图片


七、右玉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广义桥,位于右玉县右卫镇杀虎口堡南门外100米处,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遗构。桥呈南北走向,为单孔尖拱石拱桥,长27米,宽7米,桥高5.5米,占地面积189平方米。桥孔跨度3.5米,高3.1米,全部以黑灰色玄武岩垒砌而成。桥洞两侧拱顶分别饰有石雕龙首龙尾。桥青石铺面,桥两侧设石栏板护栏,设望柱22根,每根望柱头上雕狮子猴、仙桃、石榴等,形象逼真,刻工精细。永济桥现仍在使用。2005年右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1-2-20~图11-2-2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八、襄汾洪济桥
      洪济桥位于襄汾县汾城镇,汾城镇旧为太平县。古太平县城北面平坦,三面临沟,为解决交通问题,历史上建造了很多桥梁,洪济桥就是众多桥梁中的佼佼者。该桥位于镇之西北(古太平县城西北)南关石坡下,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清乾隆年间将廊桥木柱易为石柱,民国九年修缮。桥为东西向石砌单券单孔,券洞顶上方悬出一巨型龙头石雕。桥面上建有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式廊房,从而形成北方十分罕见的廊桥。桥面上木构建筑斗栱为五铺作计心造,梁架结构为四架椽,16根立柱以枋木、雀替、斗栱承托廊顶,造型优美壮观。洪济桥是连接南关石坡和大南关的要津,历来是车水马龙,人流不息,热闹非凡,成了汾城镇繁华之地(图11-2-24、图11-2-25)。

图片
图片

九、原平普济桥
      普济桥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平定街村南桥河上。敞肩联拱石拱桥。据清乾隆《崞县志》记载,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后历代修缮,现存桥体为金代遗构。南北走向,全长82米,宽8米,由单孔长券和四个小券组成,大券尽跨19米,矢高6.5米,东西两侧券楣上分别雕有云中盘龙、扁舟渔翁、文弱书生、威武壮士及奇形异兽等像,券楣上为龙首汲水兽。桥面两侧设有石栏板、望柱,望柱上雕有佛手、石鼓、桃、狮和麒麟等,造型生动。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文庙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2-26~图11-2-28)。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平遥惠济桥
       惠济桥位于平遥县古陶镇东城村下东门外东北300米处,横跨于惠济河下游。联拱石桥,俗称“九眼桥”。据碑文记载,原为木板桥,清康熙十年(1671年)始建五孔石拱桥。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增为九孔拱桥。乾隆、同治、光绪年间曾予补筑修葺。南北走向,桥全长80米,宽7.4米,占地面积677平方米。各拱券净跨4.2~4.9米不等,桥面略呈弧形,条石铺墁。中间5孔桥洞的拱券两旁分别雕龙头、龙尾,桥身两侧设石雕栏板、望柱,栏板上雕刻珍禽异兽、吉祥花卉以及福、禄、寿字纹样,望柱头雕狮子、花蕾、“八宝”形象。清代后期,惠济桥以“河桥野望”一名,列为平遥“十二景”之一。1988年,山西省文物局和平遥县财政下拨专款,重新铺墁桥面,补配、置安栏板、望柱。2004年11~12月,县财政投资清倒污土、整理河床、疏通河道。1982年10月10日,被平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15日,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1-2-29、图11-2-30)。
图片
图片


十一、泽州景德桥
       景德桥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城西关沙河上,又称西大桥,因其西通沁水、阳城,亦称沁阳桥。据《重修沁阳桥堤碑》载,景德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新中国建立初期,桥身拱券崩塌,桥上栏板残损无几,1956年国家拨款重新维修,增筑栏板,使桥恢复旧貌。景德桥是一座敞肩式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桥长21.62米,桥面宽4.8米。主拱券由十五道等截面独立圆弧拱石圈纵向并列错缝砌置而成,券体宽6.65米,上、下各拱石接面处及相邻拱圈内部,均采用银锭卯腰铁相连,增强了各拱石及十五道拱券内的纵、横向联系。主拱券两侧,各设泄洪小券一个,小券跨度3.05米,也由十五道拱石构成,采用了镶边纵联错缝砌置法砌造,别具匠心。景德桥整体造型平坦舒展,形制与隋代赵州桥基本相似。该桥是第一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2-31、图11-2-32)。
图片
图片


十二、泽州景忠桥
        景忠桥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城外东关,俗称东关桥、东大桥,又名永济桥,至今仍是晋城东向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据清乾隆《风台县志》载,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初建时为木构桥梁,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仿晋城西关景德桥大券拱式样,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建,四十八年(1783年)又进行了大的修葺。景忠桥是一座单孔弓形石拱桥,桥长16.55米,桥宽5.7米,桥面略有弧度。桥身为单孔拱券,桥拱宽6.5米,共由99道石圈采用并列自由错缝法砌造而成。拱石厚0.62米,上、下接面处不设露明腰铁,拱背上设有护拱石一层,拱外券面石无雕饰,拱顶锁口石刻作兽面。桥身两侧各设一根长条石,外端刻作龙首形。桥面栏杆低矮无奇,是清代桥梁上常见的形制。该桥是第二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2-33)。
图片

十三、襄垣永惠桥
       永惠桥位于长治市襄垣县城北门与北廓门之间甘水河两岸,俗称北关桥。据清乾隆县志载,永惠桥始建于金天会九年(1131年)。历经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道光十九年(1838年),多次维修。现存永惠桥及其附属文物五龙庙山门、正殿、乐楼等。永惠桥为单孔实腹尖拱石桥,长29.5米,宽8.5米,桥孔净跨12.8米,矢高7.5米,高跨之比约为1:0.59。整座桥梁用长方形、梯形、微弧形石灰岩条石横置砌成,拱券两侧正中龙门石上采用深、浅浮雕手法各雕“四爪升龙”三条。桥面两侧有望柱、栏杆、石栏板装饰。栏板雕刻春秋花卉、人物故事等,背面刻花纹,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该桥是第三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2-34~图11-2-36)。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四、太原晋祠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为宋代遗构,位于中轴线圣母殿与献殿之间,为一座十字形桥。古人有“圆为池,方为沼”之说,因此池方形而多鱼,故称“鱼沼”。鱼沼,晋水的第二泉源,水从沼出,流入八角莲池,然后汇入智伯渠。桥建于鱼沼之上,形同飞梁,故名“鱼沼飞梁”。桥始建年代无考,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载:悬瓮山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可知此前此处已建有飞梁。现存鱼沼飞梁除沼中小八角柱及柱础仍保存北朝风格外,整座桥梁为宋代遗物。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9.5米,宽3.3米,两端下斜与地面平。沼中立八角石柱34根,柱础为宝装莲花,柱头与普柏枋相连,上置栌斗,施十字华栱承托梁枋,共同支撑桥面。四面以桥连接,成十字形桥面,中间交叉处为6.5米见方的平台,东西连接献殿和圣母殿。南北桥面斜至沼边,状如鸟之双翼。鱼沼飞梁四周有白石勾栏围护。飞梁形制与构造之殊,偶见于古画之中,国内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图11-2-37)。
图片
第三节牌坊照壁
        在中国建筑史中,尽管牌坊、照壁仅为古代建筑群落的附属小品,但它们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大到城市、乡村、园林、街巷,小到宫殿、衙署、庙宇、民居,随处可见,无处不在。一般认为牌坊产生于周代,脱胎于“衡门”。所谓衡门,其建筑形象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门式”造型,是院落的出入口。及至隋唐时期,我国的城市营建,从都城到县城均采用里坊制,城市空间被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划分为整齐一律的棋盘状,在每个方块内安置居民,作为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古代称之为“坊”。坊与坊之间用墙相隔,坊墙中央设门,用以出入,称为坊门。随着里坊制的消亡,这些坊门业已失去其固有的开闭功能,但这种建筑物仍然被保留下来,作为城市地段的重要标志物而存在,被人们称之为牌坊。这些牌坊选址于建筑物的出入口或重要交诵要道上,成为古代用以旌表、纪念、标识的构筑物。牌坊种类很多,无顶的日“坊”,有顶的日“楼”,合称“牌坊”或“牌楼”。其建筑选材范围较广,既可以是石质牌坊,也可以是木质牌坊,其中后者颇具古风。在中国古代,人们性格内敛,空间观念内向,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庙堂、民居,均用四合院、三合院组织空间,院落封闭,自成天地。为了遮挡视线并起到藏风聚气的作用,产生了另一种建筑小品,称之为“照壁”。也叫“影壁”、“萧墙”、“屏风墙”等。对于照壁的营建,历代均很重视,无论是官家还是民间,往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为之,于是产生了各种造型优美、内涵深邃、类型丰富的照壁,既有琉璃的,也有砖石的。这些照壁寄托了古人的理想和追求,是我国古代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艺术价值(图11-3-1~图11-3-3)。
图片图片图片
一、交口韩极石牌坊
      韩极石牌坊位于交口县回龙乡陶上村韩家沟自然村中,坐北向南,南北长2米,东西宽6.8米,占地面积14平方米。韩极(1780~1854年)字天枢,号玉衡,自幼家贫,青年时闯西域到乌鲁木齐经商,成为一巨贾,与咸丰帝私交甚密,皓封为奉政大夫,国子监大学士,并赐世袭“骑都尉”,其子袭四川省通判,曾显赫一时。咸丰五年(1855年),经咸丰皇帝御赐,建天枢之坊于村内河畔,结构为四柱三楼歇山顶仿木构石雕建筑,坊高约8.9米,宽6米,质地为青石。楼脊中央为狻猊驮公斗,坊梁横书“皓封奉政大夫韩翁韩极字天枢之坊”和“大清咸丰五年岁次乙卯夏六月中翰吉旦敬立”。额书“龙德褒嘉”和“彩凤云开”。檐下悬挂有“圣旨”和“敕命”匾。四柱遍刻楹联,楼身雕刻八仙庆寿、驾鹤天将、万国来朝、西洋钟、琴棋书画、赐福天官、指日高升、蔡顺奉亲、郭巨埋儿、子路负米等民间典故。雕刻手法采用透雕、镂空雕、圆雕、浮雕、高浮雕、线雕等技法。各构都雕有榫卯,整体建筑设计巧妙合理,造型独特,古朴凝重,雕刻纹饰栩栩如生,不失为牌坊中的精品佳作。2004年6月10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3-4)。
图片

二、曲沃四牌楼
     四牌楼又名望母楼,八柱九楼式木牌坊,占地面积706平方米。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曲沃县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邑人李济沆思母而建,清道光年间、1981年曾部分维修,2002年整体落架维修。平面呈方形,二层十字歇山顶。二层檐前后各出抱厦一间,山花向前,主楼四角各出戗柱一根,上建角楼,琉璃脊饰、屋面。每角栏板上雕有狮子、麒麟等图案。底座卧石三层、竖石八块,每块竖石雕鼓狮绣球撑角柱。整个牌楼为阁楼式与牌楼式相结合结构,造型奇特,牌楼上下坊、雀替、板件上均雕有精美的浅浮雕图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4年6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3-5~图11-3-7)。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翼城四牌坊

     四牌坊一木牌坊,位于翼城县唐兴镇城内村中,木坊街与牌坊路十字交汇处,占地面积6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明万历四十一年(1631年)重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民国14年(1925年)均有重修,1989年有维修。现存牌楼为明代建筑,八柱五楼式,面阔,进深均为6米,通高约20米。八柱分四组立在四个平面五边形的基座上,基座石砌,高0.4米。十字歇山顶,二层滴水檐,楼身平面呈方形,设四根金柱直达顶层组成构架,四金柱四角向外各立一柱,上建次楼,次楼抱厦式,飞檐挑八角。各柱之间以穿插枋相构,四面各柱间施以华替、匾额。匾额题字自北顺时针方向,分别为“封翁”,“龙章宠赫”;“乡科”,“桂殿分香”;“明经”,'宫墙脱颖”;“甲科”,“澹墨传芳”。牌坊西北角立“重建四坊由上”碑,东北角立“重建四坊各里施米树姓名计开于后”碑。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建四坊由上本县单父母居,位于四牌坊下西北角,青石质,碑身高1.96米,宽0.78米,厚0.30米,碑座高0.48米,厚0.60米,宽1.0米。额篆题:“翼城县重建四方由”,首题:“重建四方由上本县父母启”,18行,满行48字,碑阴“重建四方记”,16行,满行46字,皆为楷书。该碑是曾任监察御史的翼城东关史家疙瘩的史学迁等人写给县官单崇的一分重建木牌楼的报告。该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十月,撰文史学迁、石天麟、高登明、王三赐、王天医、高佑、王国封、李永植、陈嘉瑛等,柳桥书丹并篆。碑阴记述修木牌坊的经过(图11-3-8~图11-3-11)。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四、翼城石牌坊

       四牌坊一石牌坊,位于翼城县唐兴镇城内村牌坊路与石坊街交汇处,占地面积64平方米。据民国18年(1929年)版《翼城县志》载,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民国14年(1924年)均有重修,2007年又有重修。现存牌坊为明代建筑,平面呈方形,面阔、进深均为8米,建在四个石砌五边形基座上,座高1.2米,呈十字形对角分布,上置石条台座。明次坊石柱为方形抹角,置于台座之上,柱子根部设抱鼓石。平面设八柱,内四通柱支撑主楼,单檐十字歇山顶,(原为石顶,现存为后人重修时改建的木结构十字歇山顶),四角向外延伸设四柱与内柱之间用平板枋等连接支撑次楼(顶已不存),四面看,均为四柱三楼式。压头枋与平板枋之间有题字板(字已不存),通体均有雕刻,内容有人物故事、鸟兽、花卉等,其主要内容是引喻和旌表建坊主人监察御史史学迁为官的业绩故事。牌楼柱间现存民国14年(1925年)重修布施碑2通。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1-3-12~图11-3-14)。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和顺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和顺县义兴镇北关村中和北街。据楼匾题记记载,创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代曾维修,占地面积20.44平方米,坐北朝南。牌坊为四柱三间五楼,高11米,歇山顶,坊基埋入地下,柱脚前后设抱鼓石,明楼柱间设额坊,上、下方及楼匾共八层,枋上均雕有各种图案,檐下设五踩斗栱六攒,正楼匾上楷书“陵京锁钥”,右侧行书“…崇祯四年辛末孟冬吉日建”题记。1993年被和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1-3-15~图11-3-17)。

图片图片图片

六、介休太和岩牌楼

      太和岩牌楼,位于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东,为真武庙门前牌楼,现庙毁仅存牌楼。据牌楼题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造,占地面积48平方米。牌楼坐北朝南,为四柱三门三楼式,建于石砌束腰须弥座上,宽5米,高4.5米,歇山黄琉璃瓦顶。明间设七踩三翘斗栱七攒,次间置五踩单翘单昂斗栱五攒,明、次间额枋斗栱、门楣牌匾、勾滴瓦垄、吻兽脊饰及各种花卉图案、文字等全用黄、绿、蓝琉璃构件搭套安装而成。门拱上雕蔓延花枝及二龙戏珠,额枋心内雕人物、花卉和文房四宝,斗拱饰雕龙头,牌匾上剔地突起花边,枋柱两侧面塑青龙、白虎。正面中门檐下悬“太和岩”牌额,枋下悬“紫极腾飞”横匾,左门上悬“无上道”,右门上悬“众妙门”。四柱饰对联,中间一副:“北极极也本无极为太极;玄天天也迺先天而后天”,两旁题:“汾川宝地殿庭观壮玉虚正玉衡调玉烛者犹王;玄岳佐玄宜躔玄武之又玄净乐前星针杵功成”。牌楼背面中门悬“天枢真宰”横匾,四柱饰对联,分别为“道事半百年飞真自天上帝适;名留于一千古游王避地大宇寒”、“净乐钟灵三三诞降;太和深道九九飞升”。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3-18~图11-3-20)。

图片

图片

图片

七、原平朱氏牌楼

      朱氏牌楼主枋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镇阳武一村中,据牌楼题记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主枋位于村中,坐东面西,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通高10.54米,通面宽15米,建于一高0.94米的束腰须弥座上,束腰部雕有各种人物故事图,正面雕有四个力士。额枋下四柱方形,前后有戗柱支撑。戗柱上有螭首缠绕。明楼略宽,两次楼稍窄,明楼雀替上镂雕有二龙戏珠图。上置额枋及楼匾,分别署“咸丰五年九月男武访畴谨建”、“旌表资政大夫庠生武烈之妻朱氏节孝坊”。两次楼雀替上镂雕丹凤朝阳,额枋上分别署“柏舟矢志”、“竹帛流芳”,上下坊上均雕有二十四孝图、人物故事及花鸟走兽等图案。下层檐仿木构石雕斗栱,五踩重翘,上层檐仿木构石雕斗栱,三踩单翘。坊前设有石雕、旗杆各一对。配坊坐北朝南,四柱三门,单檐歇山顶。牌楼石刻神兽、人物、楹联。1982年维修。196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文庙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3-21-图11-3-23)


图片图片

图片

八、绛县乔寺碑楼

       周万钟功德碑楼位于绛县横水镇乔寺村北约20米,坐西向东,单体建筑,平面长方形,建筑面积44.2平方米。碑文记载,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73年),是周氏家族为资政大夫周万钟所建的功德碑楼。石砌台基宽17米,深2.60米,高1.50米,楼身约高15米。楼身六间,单檐歇山顶。正面五碑室七通碑,序由乙未科探花乔晋芳撰,每室之间有通柱石雕对联,上嵌石匾额,楼体上部四面均为仿木斗栱砖雕,三踩单翘,龙形耍头,有椽飞,并雕有人物、花卉,砖雕、石雕皆十分繁复而华丽。199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1-3-24~图11-3-26)。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绛县石牌坊

      南樊石牌坊,又名节孝坊,位于绛县南樊镇西堡村中部交通要道上,坐北朝南,南北长12米,东西宽8米,占地面积96平方米。据石匾题刻,创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由石牌坊和石碑楼两部分组成。牌坊石条基,宽4.6米,深3.1米,高1米,全青石砌造,总高约10米。六柱五门,重檐庑殿顶,脊饰、瓦当、椽飞均为仿木构形式雕刻,上置七攒平身科斗栱,夹杆石为圆雕石狮门墩。主门正中石匾上刻“诰封中宪大夫贾凝端之妻李恭人节孝坊”、“嘉庆八年(1804年)”题款。其额枋、斗栱、阑额等部位,有多种形式的石雕装饰,基本反映并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石雕工艺。牌坊东南侧附建一石碑楼。199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楼,石牌坊附属建筑,创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石条台基,高0.9米,宽三间,深一间,石雕仿木构单檐歇山顶,屋脊、瓦垄、檐下斗栱枋板、雀替均雕刻有图案,柱头斗栱五踩斜昂。碑楼内嵌碑15通,主碑居中,碑框线刻有佛手、扇面、圆形、菱形图案,字体真草隶篆皆有,内容为歌颂李氏的诗、词、赋、文章,书法均出自当时的状元、榜眼之手(图11-3-27-图11-3-29)。

图片图片图片

十、汾西师家沟石牌坊

     师家沟村隶属与汾西县僧念镇,位于僧念镇之北,东临汾河,西靠姑射山。村落三面环山,南边临沟,依山就势,避风向阳,布局巧妙,错落有致。师家沟村的师氏家族在清代中后期商业发达,财力雄厚,所以师家沟从选址布局和空间组织,到单体建筑和细部装饰,都非常讲究,与自然地形地貌有机结合。村落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师家第三代师法泽主持。后来,随着师氏家族的兴盛,逐步扩建,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基本建成,前后持续二百多年。该村现存传统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较完整的院落有30余座,窑250余孔,房100余间。村落中部以民居为主,多采用窑洞形式,窑上建楼,院上盖院,院中进院,院院相通,交融一体。中部民居区四周设环道,环道外侧有酒坊、醋坊、染坊、油坊、当铺、药店等。在师家沟村的村口,有一座用当地红砂石砌筑的石牌坊。该牌坊是一座“节孝牌坊”,用以旌表该村师自省之妻。师自省在39岁时不幸身亡,其妻赵氏和张氏坚守节操,一生侍奉公婆、养育儿女,其后人师丙成科举功成。为了表彰赵氏和张氏的事迹,于咸丰七年(1857年),皇上敕建了这座四柱三楼式石牌坊,在石牌坊上共雕刻了465头灵兽。师家沟石牌坊造型生动,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006年,师家沟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3-30~图11-3-32)。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一、大同龙壁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中国,以龙为题材营造影壁,只能用于皇宫、王府、庙宇门前,民间较少使用。大同曾是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分地,在王府、寺庙门前建有大量的龙壁,被人们称为龙壁之城。一般而言,这些照壁依据龙的数量可以分为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和九龙壁,鲜有使用双数的。等级较高的龙壁使用琉璃装饰,使得这些影壁五光十色,绚丽多姿。据统计,大同的一龙壁曾有4座,分别布置于明代大同县文庙及兴国寺山门两侧,壁心为黄色琉璃龙图案。观音堂门口的三龙壁,是大同唯一的一座双面琉璃三龙影壁,壁长12米、高6米、厚1.2米。大同的五龙壁共有三座,分别是兴国寺五龙壁、天竺庙五龙壁和县文庙五龙壁。善化寺门口的五龙壁,曾是大同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的照壁,后迁建于此地。大同九龙壁位于城区和阳街中段,坐南朝北,南北长38.6米,东西宽64.5米,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据《大同县志》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代王府邸照壁,府邸于崇祯末年毁于兵火,唯九龙壁幸存,清代、民国曾予修缮。壁长45.5米,高8米,厚2米,下部为琉璃贴面须弥基座,束腰部分雕刻狮、象、麒麟、鹿、飞马等动物图案,壁身正面雕刻九条巨龙翻腾于云海中。全部壁面用426块黄、绿、白、赭、紫、蓝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龙壁顶部为仿木构庑殿顶,檐上勾滴、瓦垄、脊兽、戗兽俱全,正脊上雕刻行龙、莲花等图案。九龙壁前池沼长35米,宽4.75米,中有双孔石桥,四周设石栏杆,望柱上石雕石榴、动物等。1954年,因城市建设,依九龙壁原状向南迁移28米。现存历代重修碑5通。2001年7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1-3-33~图11-3-3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