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BRICS)年度报告

 Cheximing 2023-09-06 发布于广东

血流感染是局部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据报道,在美国每年有65万-75万患者死于脓毒症。因此,了解血流感染病原体谱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趋势,出现严重的血流感染早期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最重要因素。

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在2021年对全国16个省市51家医院收集11013株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782株(25.3%),革兰阴性菌8231株(74.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5位的主要分离病原菌,占总病原菌分离株数的76.2%(8393/11013)。

图片

图1 2021年血流感染分离菌株的分布图

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主要由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球菌(MRSA)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的血流感染逐年增多,占血流感染的 10%-15%,临床表现为发病急,中毒症状重,并常引起迁延性损害,并发心内膜炎等。常见于皮肤感染、烧伤及呼吸道感染等患者。

图片

图2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

该研究共分离到107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5.3%(273/1078);697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76.8%(535/69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达托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敏感。

同时,无论是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阿米卡星、利福平和替加环素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CNS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均敏感,有1.6%的CNS对利奈唑胺耐药。

表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图片

2、肠球菌属

肠球菌属可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引起血流感染患者逐年增多占血流感染的10%。而且病情较重,易并发心内膜炎。常见于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和腹腔感染的患者。

图片

图3 粪肠球菌的菌落形态

2021年报告显示,屎肠球菌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均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显示较高的敏感性(均>95.0%)。与屎肠球菌相比,粪肠球菌及其他肠球菌属细菌对青霉素G、利福平、氟喹诺酮类和红霉素的敏感率高于屎肠球菌。

表2 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图片

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近年来不断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最常见。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代表菌株。这类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诱发的血流感染危重且预后较差,给临床诊疗带来很大挑战。常见于泌尿生殖道、胃肠道、胆道及呼吸道感染者,也可见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创伤患者。

报告显示:大肠埃希菌2.2%(92/4141)为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在其他的4049株大肠埃希菌中,有49.6%为ESBLS( )大肠埃希菌。与ESBLs( )大肠埃希菌相比,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具有较高的敏感。

图片

图3 大肠埃希菌的菌落形态

207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748株为非碳青霉烯耐药株,其中ESBLs( )肺炎克雷伯菌占25.5%;与ESBLS( )肺炎克雷伯菌相比,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米诺环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敏感率较高。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占15.8%,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体外敏感率均>90.0%。

图片

图4 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形态

2、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群为免疫力低下惠者,造成机会性感染,在全球范围内,约45%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MDR),耐多药率几乎是其他革兰氏阴性病原体的4倍。因此,WHO将耐药的的鲍曼不动杆菌列入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细菌列表中。

报告显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占63.0%。鲍曼不动杆菌和CRAB仅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有较高的敏感率(均>88.0%),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50.0%。

表3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图片

3、铜绿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所造成的血流感染,大多数发生在白血病、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留置静脉导管、淋巴瘤恶性肿瘤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过程当中。由于病人的个人情况不同,所以所造成的症状也有所差异。

报告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超过80.0%,而对除了环丙沙星外的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在75.0%以上,19.0%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参考文献

[1] 周庭银、倪语星等.血流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周庭银.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陈云波,嵇金如,刘志盈,等. 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BRICS)2021年度报告[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3,16(1):33-47.

[4]王莉洁,梁志欣,喻航,等.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比较[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4):306-308,316.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