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阳博物馆器以藏礼

 荣纳堂 2023-09-06 发布于天津

转自 黄杨之印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礼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时期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确立并达到高峰。随着王朝更迭和生活习俗变化,很多器物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变成了今天人们罕见的冷僻、生僻字。

博物馆作为古代文明的保存、记录和展示机构,经常出现这些冷僻、生僻的器物名称。本展览通过器物与文字对应的形式,向公众诠释以器物名称为代表的汉字文化与其蕴含的礼制文化。

青铜礼器篇

青铜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是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礼制的体现。因此,青铜器也被称作“礼器”,或称“彝器”“吉金”。

广义上的青铜礼器包括青铜容器、乐器、仪仗类器和大型工具类器物等。狭义上的青铜礼器仅包括青铜容器,按其实际用途可分为炊食器、酒器(盛酒器、煮酒器、饮酒器)、水器等。

鼎[dǐng]

是用来煮或者盛放肉食的容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周朝时以陪葬礼器组合来“辨等列、明尊卑”的列鼎制度,使鼎成为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公羊传》何休注所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上三”已经得到了考古资料的证实。

簋[guǐ]

是盛黍、稷、稻、梁等熟食的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形状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商代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簋是商周时期的重要礼器之一。据考古发现得知,簋与鼎相组合常以偶数出现,五鼎配四簋,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乳钉纹青铜簋-商

簠[fǔ]

是周朝时期所特有的礼器,在祭祀和宴会时用于盛放熟食。形状为长方形,盖子和器皿上下对称,器和盖都可以用来盛放食物。出现于西周早期,在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鬲[lì]

是煮饭用的炊具,常见有陶鬲和青铜鬲。形状一般为侈[chǐ]口(敞口),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兽面纹青铜鬲-商

[yǎn]

蒸煮食物的用具,由上部的甑[zèng]与下部的鬲[lì]结合而成。甑中有箅[bìl,用来盛放食物,鬲内装水,器下烧火,就像现在的蒸锅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甗,商代有了铜甗,殷商时期是铜甗的兴盛时期,战国以后甗逐渐消失。

弦纹青铜甗-商

觚[gū]

饮酒器。殷墟青铜觚一般器形为喇叭侈口,细腰高身圈足。日常使用时,如需温酒而饮,要用爵,不需温热则用觚。觚爵相配是商代最常见的青铜礼器组合形式,随葬觚爵数量的多少,直接映了墓主人等级的高低。

爵[jué]

饮酒器,殷墟青铜爵一般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pàn,把手],口上有两柱,下有三个高足。青铜爵产生于夏,盛行于商周,西周后期逐渐消失。

彝 [yí]

盛酒器,多为方形。彝的盖子上小底大,为斜坡式屋顶形,盖的屋脊形四角和中部有扉棱。青铜彝西周中期之后逐渐消失。


盛酒器。圆腹或方腹,长颈,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商代还有一类鸟兽形状的盛酒器,统称鸟兽尊。

三羊青铜尊-商↓

卣[yǒu]

盛酒器,形状似壶但有提梁,腹部或圆或椭或方,深腹下鼓、有盖。是专门盛放“秬[jù]鬯[chàng]”这种香酒的酒器。

觥[gōng]

盛酒器。体为椭圆形或方形,下有圈足或四足,前有宽流,后有鋬[pàn],盖多为兽首形。成语“觥筹交错”形容宴饮尽欢。

“后母辛”青铜觥-国家博物馆藏↓

觯[zhì]

盛酒器,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觯的造型有扁体,也有圆体,有的有盖,有的无盖。不同时期造型差别较大。

斝[jiǎ]

温酒器。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圆口或方口,两柱,无流无尾,一鋬[pàn],三足,足以三棱形居多。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

[jué]

饮酒器。器物造型与爵相似,不同的是口沿无柱,流变形成与爵尾相同的尖角状,有的有盖。角出土数量很少,西周中后期不复存在。

壶[hú]

是一种盛放水或酒的器具,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时期,有圆形或方形、带耳和不带耳之分。

一种舀取酒或水的用具。头部有方形或圆形,长柄的。

瓿 [bù]

形似小瓮,圆口,深腹,圈足,敛口(口沿微向内收敛)。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云雷纹青铜瓿-商

青铜瓿-国家博物馆藏↓

盉[hé]

是一种盛酒或水的器皿。圆腹,有盖,有三或四个足。商朝到西周时期盉的口比较大,流直,东周时期口渐小,流多呈鸟头或兽头状。

罍[léi]

有盛酒或水两种用途。形状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宽肩,圆形罍大腹。罍一般都有两耳、带盖,侧下部有一个穿系用的鼻钮。

母鼓铜方罍-商 洛阳博物馆藏↓

铙[náo]

古代青铜打击乐器,流行于商代期。青铜铙形似铃,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使用时执把,铙口朝上,用槌敲击。特大的铙使用时需插在铙座上。商代的铙一般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

青铜编铙-商 妇好墓出土,国家博物馆藏↓

镢[jué]

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殷墟青铜生产工具种类繁多,代表了中国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殷墟青铜生产工具多数出自墓葬,少数出土于车马坑和祭祀坑,居住遗址内极少见。种类有刀、削、斧、锛、镢、凿、刻刀、锥、锯、钻、鱼钩以及铲等。

青铜兵器篇

从考古资料和甲骨文记载可以得知,商代的主要兵器有战车、弓、箭、戈、矛、戣[kuí]、斧、钺、戟、刀、盾、甲胄等,多为青铜铸造。而且殷墟出土的青铜兵器数量要远远多于青铜礼器,大部分出自墓葬,且保存完好。这不仅反映了商代晚期中国高超的兵器制作技术,也是商王大肆征伐,开疆拓土,尚武称雄的具体表现。

矛 [máo]

是一种直且尖的刺杀兵器。矛由矛头、木柲[bì]和下的镦[duì]组成,矛头由矛叶和骹[qiāo]两部分构成。矛叶一锋二刃,中部是隆起的脊;为直筒状,用来安装木,胶旁常有二环耳,用来固定木,木下有镦。

戈[gē]

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刃锋向内,垂直装柄。戈是商代兵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汉字中“武”、“战”、“戎”等字均从戈部,可见戈在古代战争中至为重要的作用。

[kuí]

也称为戳[chuō],援部较宽,呈等腰三角形,属于戈的变形兵器。商周时期流行于四川等西部地区。

铍[pī]

形似短剑,有格,长扁茎,茎后装有带镦木具有前刺和横向劈砍的功能。

钺[yuè]

形状像斧,属于劈兵。商代的青铜钺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当战争时的兵器,又可以当礼仪兵器作为统军将帅权力的象征,同时,钺也是一种刑具,用于军旅行刑或祭祀时斩杀俘虏。

镞[zú]

用弓弹射出去的远射程杀伤利器称之为“矢”,也称作“箭”。商代的箭一般长约80厘米,由箭头和箭杆及末梢的羽毛组成。箭头一般称之为“镞”。

另展示了一些车马配饰,现场实物也并不太精美,仅贴图作为大致了解

玉器配饰篇

玉璧

中国古代礼器,也作装饰品或随葬品。器形平圆,正中有孔。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商周时代的璧尺寸较小,但璧面平滑,内外缘厚薄更加均匀;春秋战国至汉代的璧,工艺更加精美,雕饰细腻,有蚕纹、谷纹、兽纹、卷云纹等。

玉琮[cóng]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为外方内圆的柱体,有节,表面多装饰有神人或兽面纹等。玉琮是古人祭地的礼器。也有考古学家认为,玉琮的形状内圆像天,外方像地,认为玉琮是古人贯通天地的法器。

玉璜[huáng]

《说文》:“璜,半璧也”。璜的用途,一是做礼器“以玄璜礼北方”,即用来祭祀北方之神,更广泛的用途是作佩饰之用。一般说来,大型璜作礼仪玉,中小型璜为佩饰玉。

玉玦[jué]

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种,环形,有缺口。《荀子》曰:“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yuàn],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古代玦常用作表示决断、决绝的象征物。玦也可以用来表示盛极必衰,月满则亏。

玉圭[guī]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玉圭出现于龙山时期,西周的玉圭成为了朝廷祭祀的重要礼器,天子在分封诸侯之时,常赐以玉圭,作为地方统治的权力象征。

玉璋[zhāng]

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或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即玉璋是玉圭从上端尖锋处垂直切下之一半者物,这一说法与出土遗物及古籍纹图等所称为“璋”也是符合的。

觽[xī]

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用作佩饰。《诗经》中就有:“芄兰之支,童子佩觽”,童子佩是当时的一种习俗,“年”也用来指童年。

玉韘[shè]

《说文》曰“,射也”,古代射箭用具。穿孔可用来系绳缚于腕部,用时套于拇指上,将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伤拇指。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但到后期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笄 [jī]

《说文》:“笄,簪也。”笄是古代女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的一种簪子。古代女子十五岁行的束发插簪的仪式,称为“笄礼”,表示成年。“年已及笄”指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柶[sì]

餐勺一类进食用具,前端有浅凹槽和薄刃,有扁条形和曲体形等,质料有骨制、角制、木制等,后又出现铜、玉制。柶与匕为一物而异名。也有记载说栖两头曲屈,似匕之曲体,实用时可能略有别于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