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医案:附子泻心汤

 经方人生 2023-09-06 发布于四川

《伤寒论》第155条云: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组成: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炮附子一枚

煎法: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条论述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一)条文分析

1.“心下痞”

《伤寒论》第154条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第155条的“心下痞”就是指154条的热痞。

2.“而复恶寒汗出者”

患热痞之证,本应恶热,而现在却怕冷、出汗,说明阳虚不能温养肌表,失于顾护营阴。

这个病是上热下寒,上热是心胃之热,下寒是少阴肾阳虚寒。

为何把“恶寒”放在前面呢?是为了突出阳虚,与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不同,本证须用附子扶阳固表。

3.煎服法

大黄黄连泻心汤是用开水浸泡大黄、黄连,取其苦寒之气清上焦火热。

而附子泻心汤是开水浸泡三黄,专煎附子,两药相兑而服。

《内经》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三黄沸水浸渍,以薄其味,取之清轻之气,泻在上之热。附子熟用,文火久煎,取其醇厚之味,以温下焦之寒。

4.碎碎念念

凡是上热的,往往容易导致下寒。

人之阴阳是相互协调的,如果人体的某一个部位阳气偏郁,阳气不能够温暖其它地方,两个部位不能够沟通往来,就形成了某一部位的寒证。

除了附子泻心汤证,还有四逆散证、半夏泻心汤证、黄连阿胶汤证等等。

以心肾为例,心火需要下行温暖肾水,肾水需要上行制约心火,这样才能使阴阳交通,水火既济。

如果胃脘痞塞郁热,心火、肾水失于相交,则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

(二)医案学习

张某,男,45岁。腰以上汗出而心烦,腰以下无汗而发凉,伴有梦遗,阴部发冷,大便稀溏,舌暗红,脉沉滑。

辨证为阴阳不和,水火失济之证,当须清上温下,交通阴阳。

遂处方:炮附子10g,黄连、黄芩、大黄各6g,三剂。

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心烦消失,下肢有冷转热,但阴部仍然有凉感。望其舌尖红,苔白,切脉沉。知火热已清,阳气未展,遂处以四逆散三剂,服后即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