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还是不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铺开生活的纸 2023-09-06 发布于四川

小学期(我们学校每学年有三个学期,小学期属于2022-2023学年的第三学期)临近尾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即将开始。其实,明天(97号)是我入职成都东软学院、成为大学老师的二周年纪念日。

昨天有位好友提前祝我“第二个教师节快乐”,其实不够准确,即将到来的是我度过的第三个教师节。两年来,在教学上算得上是兢兢业业,用自己在学校里和社会上学到的、经历过的、领悟到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学生,希望能带给他们或多或少的裨益。学生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够感受到真心和糊弄之间的差异,而真心可以换来真心。我感谢学生们在我初来乍到时给予我的鼓励,也感谢他们在我渐入佳境后毫不吝惜的认可和赞赏。

我也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大量涉猎专业领域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以期不会误人子弟,不敢“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在这个过程中,也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然后,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青椒”,想必也无法避开发表论文这个话题。尤其是新学期将至,马上迎来职称的评定,如果没有论文发表,也就预示着失去了参与评定的机会。有论文,不见得一定能评上;而没有论文,就连陪跑的机会都没有。后者,便是我当下的处境——两年来,连一篇论文都没有,虽然在备忘录里罗列了许许多多的题目,保存了好些没写完的摘;虽然,这两年有两部有署名的译著出版。

刚刚过去一个假期,说短不短,但却没有憋出一篇论文,而一同入职的同事写出了两篇,现在都已经发表了出来。最近也有同事push我,给我添加一点写论文的紧迫感,或者叫压迫感,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不想写,而是一直觉得自己积累得不够,ideas不够完善,框架不够完整,一直在慢慢填充。我甚至把微信“拍一拍”的内容都改成了“加油发核心”,不是希望以此来寻求一种心理安慰,而是想借此激励一下自己,打一打鸡血。

我记得读研的时候看到一个短语“Publish or Perish”,这个押头韵的表达意为“要么发表,要么灭亡”,据说首次出现于1932Edward L. Thorndike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中。虽然读起来多少有点极端,但用来表明决心,却也再合适不过。我想起身在美国的黄西在一个脱口秀里提到,他告诫儿子“If you dont speak English, go home!”我觉得,这句“if”引导的从句和前面那句“or”结构的句子,在表达情感的语气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也跟我硕士研究生导师多次探讨过这个问题,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拨开迷津的指点,找到一些启发。王老师总是能一语中的,寥寥数语,解开我心中疑惑,给了我很多方向。他甚至为我提供了一些写作论文的思路,这令我颇为感动。他还告诫我要沉下心去,“带着热情去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让我变得有些浮躁的内心慢慢变得平静下来。

我也跟其他“青椒”朋友有过交流,他们都表示也有着类似的问题。看来为“论文”所困者,不止我一人而已。琐碎的paperwork,零散的时间,匆匆而过的授课,外加可能存在的社交、家庭生活,让写论文这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变得更加困难。

而这一切都不应该成为没有论文发表的借口,而是应该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保持着热情,带着热情去写自己真正想写的文章。

当然,如果有一天实在没有过多选择,不得不为了写而写,为了发表而发表,那也一定不能是因为对学术失去了热情,而应该是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处于对生活的热情。有时候,选择的原因与选择的内容、选择的结果同样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