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摇曳多姿:“时序颠倒”的结构方法(现代写作技巧第十六讲•上)

 思明居士 2023-09-07 发布于河北

我们在读一些现代小说时,常常觉得它的情节、事件颠三倒四,杂乱无章,支离破碎。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作品采用了“时序颠倒”的结构方法

一、“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

什么是时序颠倒?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弄清“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两个概念。

1、什么是“客观时间”?

(1) 就是自然时间,即按前天、昨天、今天、明天次序排列的时间,它总是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

(2)以客观时间为序的叙述,在写作学上叫顺叙。顺叙,符合客观实际,有利于使作品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便于阅读;但是,也易于使叙述变得单调乏味,平铺直叙。

(3)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于是,便有了倒叙、插叙、逆叙、分叙、平叙、追叙等等。

划重点】 叙述方式多样化了,但总的说来,仍然是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余波、结局一一道来,仍然是“客观时间”

倒叙,虽然把事件的结局或关键部分放在前面,倒叙之后仍是顺叙;

插叙,虽然是节外生枝插入别的叙述,插叙前后却都是顺序;

分叙、平叙,都是以顺序的方式进行的;

至于逆叙、追叙,在作品中用得较少,而且是局部的,也无法改变顺序的格局。

所以,叙述的多样化,并没有改变叙述的客观时间。

(4)传统作品,不管是“再现性”的,还是“表现性”的;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叙事诗、词,大多采取客观时间进行叙述。

范例作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在叙述事件、描写人物、转换场面时,总是按时间的先后次序来安排。

作品叙述了公元184年至280年近一个世纪的事件,其中也有倒叙、插叙、分叙、平叙,但总的说来,是按过去、现在、未来的次序安排的,即按客观时间安排的。

2、什么是 “心理时间”,或者叫做“主观时间”?

(1)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了“感觉中的现在”这个概念。

他认为人的心灵中——储存着一些特别强烈的过去经历的印象,当它们重新浮上脑际的时候,人们就忽视了时间上的距离,而把它们当成“现实”;过去的印象与现在的印象重叠在一起,被当作“现实”加以体验,这就出现了心理时间。

解析】 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大街上,或者在公共汽车上,偶然看见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那么,关于这位朋友的过去的种种印象,就会争先恐后地在我们的记忆中复活;

划重点这种复活的顺序,往往不是客观时间的顺序,而是受到印象的强烈程度,以及由此及彼的联想而形成的心理时间顺序

比如,关于这位朋友的童年的故事并不一定先出现,童年发生的几件事可能插入青年、中年时期的事件中。也就是说,在我们脑子里复活关于这位朋友的种种印象时,这些印象不会分成昨天和今天、过去与现在,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搅拌、互相重叠,有些杂乱无章地一齐投射到我们的思想屏幕。这就是心理时间,主观时间

二、摇曳多姿:“时序颠倒”的结构方法

1、一些现代作品,运用心理时间组织生活,把客观时间打乱,重新排列、重新组合,这就出现了一种时序颠倒的新格局。

2、我们所说的“时序颠倒”是指客观时间的次序颠倒了,或者说,按客观时间的要求来看,时序颠倒了。

今天我们所要论述的时序颠倒,就是这个意思。

三、时序颠倒的构思技巧,在创作中的好处

它有利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的高速度、快节奏,它给人一种标新立异的新鲜感。

此外,有的小说,采用时序颠倒的心理时间,利用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记忆,把漫长而丰富的生活表现在瞬间。

范例作品

a、英国作家沃尔夫的《达罗卫夫人》,

作品写达罗卫夫人上街买花,沿途所闻所见,引起了她的一系列联想,复活了她记忆中的种种印象。这种联想和印象的复活,打乱了时序,时而向横的方向驰骋,时而向纵的方向移动;

或者表现不同人物——在同一时间的活动,或者描写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的意识,展示了达罗卫夫人——从十八岁到五十二岁间的漫长的生活历程。

b、我国作家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等,也运用了时序颠倒的技巧。

《春之声》,主人公岳之峰的活动场所,是黑咕隆冬的闷罐车。

他在这个场所中,从所见所闻中——展开联想的翅膀:他联想到下冰雹,黄土高原乡下人的打铁;联想到流行歌曲《泉水叮咚响》,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基辛格听杨子荣咏叹调……。

联想把现在、过去、未来,把南方、北方,中国外国交织在一起,互相切入,满天开花,组成一场混声大合唱,而最后又回到“场所”来。

(未完待续。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