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暮年的温情——《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吕俐敏 2023-09-07 发布于北京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编写在预测策略单元的一篇童话。这篇童话很温暖。一般在教学的时候,作为用件,用来做预测单元的第一篇示范文本,教学生如何预测。当然,预测的目的也是为了读好读懂课文。很多人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读出来老屋热心助人的品格。是啊,老屋帮助了需要躲避风雨的小猫,帮助了要孵小鸡的老母鸡,帮助了要结网的蜘蛛,这只蜘蛛每天结网,每天给老屋讲故事,老屋就成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以前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感觉这老屋真是好热心啊。但是,突然有一天,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涵义其实不是这样直接与浅表。老屋给小猫、小鸡、蜘蛛以庇荫,但是,小猫、小鸡和蜘蛛何尝没有满足老屋那被需要的感觉,以及陪伴带来的温暖呢?

老屋已经老到残败,摇摇欲坠,其实是已经废弃的屋子了,并且,这老屋自己已经在放弃自己了,他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是啊,残败、颓圮的老屋,没有被需要的感觉,自我放弃是必然的。这哪里是老屋的故事,这分明是人的故事啊。人,只有在被需要的时候,才觉得有意义有价值。尤其老人,腿脚不再麻利,眼睛不再犀利,耳朵不再灵敏,牙齿也都脱落……老到没朋友了,儿女有自己的天地……那种不被需要的与社会脱节的感觉,一定时时刻刻都存在。所以,也总是会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时候,如果有人陪伴固然好,但其实,有人需要更好。所以,作者安排了暴风雨中小猫像老屋求助,老屋有了被需要的感觉;然后是老母鸡向老屋求助,老屋帮助老母鸡安全地完成了孵化小鸡的任务;接着是小蜘蛛,小蜘蛛说外面的树都被砍光了,要在老屋结网。于是,小蜘蛛开始了最温暖最长情的陪伴,天天给老屋讲故事,老屋便不再倒下了。

人在迟暮之年,有被需要的感觉,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当然,在迟暮之年,有高质量的陪伴,也才能感受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作者就这样安排了三只弱小的小动物,让老屋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并且,有不同时间段的陪伴,老屋感受了温暖和情谊。所以,老屋便不打算倒了,只要这陪伴在,只要这被需要在,老屋就会一直伫立下去吧……

所以,这种需求,是社会需要,需要有友情的人生,但其实,更是一种自我实现,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