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趟拳

 无名老熊 2023-09-08 发布于山东

地趟拳是以跌、扑、滚、摔为基本动作,配合各种手法、腿法、步法、步型等形成的组合和套路练习。

图片

因躺着练、滚着打而得名。地趟拳的主要特点是:

腿法奇猛,跌法巧妙,腰身柔灵,随机就势,顺水推舟。

战交手讲究形退实进,上惊下取,下盘进攻,败中取胜。

训练中要将蹬、戳、扫、挂、剪、踹、铲、跟等腿法,与翻、滚、摔跌等摔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自然协调,恰如其分地将扑、撑捋、按、劈、分、冲、抢等手法,表现于摸爬、滚、打之中。

地趟拳和其他传统拳术一样,有其丰富的内涵,有一定的锻炼价值,更富于技击性。练习时,要求运动员要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要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快慢结合,上下相随的技术效果。要表现出,时而滚、摔、剪踹、扫、挂,时而跌、扑、蹬、戳、铲、跟;又有扑、撑、捋、按和摔、跌、分、抡、冲劈、合、蹬、踹等腿法、手法与摔法的巧妙配合。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是意识与行动的统一,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只有通过夜以继日的内在修炼和外形动作的艰苦磨炼,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扑、撑、摔、跌滚、翻是地趟拳的基本技术,抢背、乌龙绞柱、乌龙绞尾、鲤鱼跳涟、鲤鱼打挺、老汉絮被窝、死人翻车摔滑车、栽碑、扑、撑蹬、戳等是地趟拳的基本动作。

些基本技术和基本动作,在完成自身的技巧和攻防训练之外,要和各种腿法、手法和步法相配为伍,组成套路练习,显示出地趟拳与众不同的风貌,形成了跌扑、滚、翻与踢、打、锌拿熔为一炉的独特风格。

地趟拳在步法上没有固定的形式,它以变步、螳螂步和进退摆扣步为主,螳螂步类似踉跄步法,但不同于醉拳中的步法,它以迅速敏捷的上身闪躲与左右摆扣步相结合,形成了闪电似的左右躲闪身法。

以此步法配合各种腿法和手法,可形成不同形式的组合动作和攻防技术。

经典动作举例

死人翻车

动作说明

(1)俯卧撑卧式,目视前方,身体挺直,两腿并直,由手掌、手背交替向前翻。

(2)翻蹦(5~10次)一段距离后,两手用力撑地使身体向上、向右翻转,身体保持僵直,仰身平整落地,两臂随身体翻转平伸两侧,手心朝上。

要求:自向前翻蹦到翻身至为“死人翻车”全过程,要始终保持如一具僵尸向前运行。翻蹦距离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身体翻转要凌空。

鲤鱼打挺 (动作说明)

(1)仰身躺地屈腹收腿,两脚向上抬起,绷脚面,两手由两肩后撑地或推两腿。

(2)腰臀上提肩背撑地,两腿分开向前弧形振摆,屈膝收脚落于臀下。

(3)在两腿向前振摆的同时,上体向前上方挺腹弹起; 目视前方。

要求:

两腿振摆,上体弹起要协调一致,同时进行;

腿分开不要超过两肩的宽度。

摔滑车(原地与助跑均可)

动作说明

(1)以左脚踏地跳起在空中做双踹腿动作。

在空中时右腿在前、在上,左腿在后、在下,上身侧卧,左臂在下右臂在上;目视踹腿方向。

图片

(2)两手收于胸前先落地,随后两脚尖落地,右脚在上、在前,左脚在下、在后,身体凌空;回头目视两脚方向。

要求:空中双踹腿屈伸要分明,力点要准确。下落时要控制节奏,掌握由上体至下肢鱼贯而落,协调一致,重心偏于左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