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白衣钱子 2023-09-08 发布于辽宁

01 一个伟大母亲的拼死一搏

在现代社会,已很难想象,一个女人会在天寒地冻的严冬里,当街产子。

1194年的12月26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康斯坦丝,就在意大利小城耶西的街头,支起一顶帐篷,就这样诞下了皇子。帐篷的内外,还挤满了围观的吃瓜群众。

这当然很疯狂,但也是一个母亲,为给儿子正名的无奈之举。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康斯坦丝当街产子

当时欧洲的王位继承,不外乎是看血缘,还有姻亲关系。康斯坦丝的丈夫,也就是时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亨利六世,就是从他的父亲,著名的“红胡子”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那里,继承了德意志国王的位子,然后挥师意大利,迫使教皇为他加冕为皇帝。

康斯坦丝本人,则是意大利南部西西里王国唯一的正统继承人,因为姻亲关系,她的丈夫亨利六世自然也可以领有这个王国。二人原定在圣诞节(12月25日)那天,共同出席加冕典礼,但因身怀六甲行动缓慢,未免夜长梦多,康斯坦丝不得不让丈夫先行赶往王国首都巴勒莫,完成加冕。

不料,就在典礼后的第二天,还在途中的康斯坦丝,就有了临盆的迹象。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腓特烈家族关系简图

在外人看来,康斯坦丝比亨利六世要大10岁,早就人老珠黄,也许,这只是亨利皇帝为了得到西西里王国,搞的一场政治婚姻?当时,康斯坦丝已年过四旬,在那个年代也可以算是“老年人”了,婚后8年又一直未孕,如今,在亨利加冕的节骨眼上,却突然有了子嗣,在信息不通畅的中世纪,这不能不令人满心生疑。

作为未来德意志和西西里的王位继承人,血统绝容不得半点质疑,康斯坦丝这才决定拼死一搏,还要聚众围观,就是要“当街生给你们看”!这个得来不易的孩子,就是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

皇后拼了命证明儿子的血统,就是要让他日后顺利接班。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位名正言顺的皇子,日后却要在夹缝之中,艰难起步……

02 康斯坦丝的谋略:让出熊掌,只要鱼肉

生下来4岁不到,腓特烈二世就当上了西西里国王,但同时,也成了孤儿。

从亲情角度上来说,父母生死与否,对小腓特烈其实关系不大。腓特烈从小便被寄养在出生当地的贵族家中,一生只在受洗礼时,见过父亲一面,在他不到3岁时,父亲亨利六世就暴病去世了。母亲在他4岁那年,把他接到王国首都,进行了国王的加冕礼,但团聚只有几个月,康斯坦丝也溘然长逝。

4岁的小童当国,无异于匹夫怀璧,搞不好,能不能善终都不一定。

好在,康斯坦丝已经为儿子找好了监护人,那就是西西里王国的意大利邻居,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当时的这位教皇大人,正权倾天下,号称“万皇之皇,万主之主”,能有他的庇护,小腓特烈应当高枕无忧了。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英诺森三世的要价是,必须承认西西里王国为教皇领地,国王是罗马教皇的臣属,等腓特烈成年后,还要缴纳一大笔抚养费。更关键的是,腓特烈二世将来只能保有母系的西西里,必须放弃继承父系的德意志王位。毫无疑问,这是历任教皇及其教皇国的核心利益所在。

如下图所示,只有让西西里和德意志分离,才能避免教皇国陷入被一个皇帝、一个国家南北夹击的态势,杜绝像腓特烈二世的父祖那样,武力入侵意大利,逼迫教皇为其加冕的事情,再次发生。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教皇国形势简图

如上图所示,神圣罗马帝国的主体部分是在德意志境内,但是,德意志国王却不等同于帝国皇帝。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当时欧洲人所谓的“天下”,就是指罗马帝国,所谓的“天子”,就是指罗马皇帝。除此之外,所有的王公贵胄,都不过是“一方诸侯”,只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才像中国的天子一样,是俗世中最有权势的人物。

那怎么才能当上“皇帝”呢?

最直接的办法,是依靠德意志的强大军事实力,征服意大利,然后由罗马教皇进行加冕,才能成为正统的“皇帝”。小腓特烈的爷爷“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父亲亨利六世,都是这样一路杀来的,甚至,腓特烈一世六次远征意大利,还被意大利人的鲜血给染成了“红胡子”(音译即为巴巴罗萨,日后,也成为纳粹德国闪击苏联的行动代号)。

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一统,却也是教皇的噩梦。

对于这一点,康斯坦丝和英诺森三世都是心知肚明。康斯坦丝明智的让出了德意志的熊掌,只保留西西里王位,也为她的垂髫幼子,换来一位强大的监护人。

实际上,此时的德意志,已经打得一团糟了……

03 奥托螳螂捕蝉,腓特烈黄雀在后

亨利六世突然去世,德意志王位空悬,究竟花落谁家?

长久以来,教皇的势力在德意志苦心经营,形成了一个以依附罗马教廷为名,行分裂自治之实的“教皇派”,此时的代表人物,是萨克森公爵奥托;而忠于国王,拥护强大王权的诸侯王公,便是当然的“皇帝派”,此时的代表人物,是亨利六世的亲弟弟:施瓦本公爵菲利普。

原本在1197年,也就是亨利去世的当年,诸侯们已经选举了菲利普为德意志国王,但转过年来,奥托又纠结了教皇派的诸侯,把自己推举为国王。

双雄战就此展开,战局却是一波三折。

奥托首先获得了教皇的指认,从而在名义上占据了优势,之后却在1206年的华森贝格之战惨败,众叛亲离,被迫退位。熟料,到1208年,菲利普突然被刺身亡,奥托一家独大,重又登上了王位。一年后,奥托翻越阿尔卑斯山,觐见教皇。自然,英诺森三世如法炮制,又开出了他一贯的条件——要德意志可以,但必须放弃在意大利的统治权。双方一拍即合,奥托便于1209年在罗马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奥托四世”。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腓特烈幼年时的欧洲形势

然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就像是一个魔咒,每一个获得了这个头衔的欧洲“天子”,无一不觊觎当时欧洲“天下”的膏腴之地——意大利。奥托刚加冕不久,就把诺言扔进了地中海,开始进军意大利,先是吃下了教皇国北邻的托斯卡纳,接着在英诺森三世的眼皮子底下,绕过罗马,直取西西里王国,先后占领卡普亚、那不勒斯、萨莱诺等地。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奥托进犯意大利形势

对此,英诺森三世自然雷霆震怒,1210年,他宣布了对奥托的绝罚令,将其开除教籍。1211年,德意志反奥托派的诸侯,借机在纽伦堡集会,联合推举先帝亨利六世之子:腓特烈为国王。时年17岁的小腓特烈,终于迎来了光复祖业的大好机会。

但是,当年母后与教皇的承诺,又该怎么办呢?

04 出发——德意志!

腓特烈二世的第一步举措,是举行盛大的加冕礼,令自己年仅一岁的儿子恩里克登基为西西里国王,由王后康斯坦丝(与其母后同名)摄政。这样,就巧妙的打了个擦边球,即使日后腓特烈当上皇帝,至少在形式上,也不会兼领德意志和意大利了,这就向教皇表明了自己的姿态,也给出了台阶下。

为了获取更大的支持,1212年4月,腓特烈二世赶赴罗马,与自己的监护人英诺森三世会面,商讨北上德意志即位的事宜。

在教皇兼监护人面前,腓特烈二世表现了足够的驯服和慷慨。当年母亲承诺的监护费,教皇狮子大开口,核计为318公斤的黄金,腓特烈虽然双手空空,但二话不说就应承下来,用自己国内的一块领地作为替代品来偿还。这样“滑头”的谈判方式,日后在腓特烈二世身上屡见不鲜。

英诺森三世对腓特烈的表现非常满意,毕竟双方各有所需,教廷也希望早日“换马”,扳倒横行霸道的奥托,于是教皇也给出了自己的支持:首先,提供给腓特烈一行前往德意志的路费,允许他悬挂教皇的旗帜行路行船,以避免路上不必要的干扰;此外,将教廷方面对腓特烈的支持写成公文,遍发各国君主和大主教,以壮声势。

如此,腓特烈二世成功过了第一关。但奥托还在阿尔卑斯山前张开口袋,等着截杀他的皇位竞争者。17岁的腓特烈选择“不走寻常路”,避开了传统道路布伦纳山口一线,划了一个弧线,从小道翻过阿尔卑斯山,抢在奥托之前两个小时,进驻了康斯坦茨城堡。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腓特烈翻山简图

这就像春秋初年,齐国诸公子争位,公子小白先人一步进入国都,成为了名垂史册的霸主齐桓公。如今,腓特烈二世从天而降,他注定要在祖先曾荣耀过的土地上,做出一番事业来。

05 三国五方大乱局

奥托之所以不得人心,就是因为贪婪而又残暴,只知横征暴敛与贵族们争利。腓特烈则不同,作为“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皇帝的孙子,整个国家都该是他的,又怎么会在乎这几个钱呢?腓特烈继续了他在教皇面前的肚量和慷慨,认可了贵族们一直享有的既得利益,迅速收拢了大批地方实力派。

1212年12月,美因茨大主教为腓特烈加冕为皇帝。当月,腓特烈进驻哈格瑙,在此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机构。此后,腓特烈不断地召集“巡会”,会见各地贵族和领主,地点不断北移,逐步逼近奥托的老巢萨克森。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德意志形势简图

看上去,这会是一场钝刀割肉的持久战,但是国际风云却云谲波诡,1214年,奥托联合英王约翰攻打法国,却给腓特烈带来了决胜之机。

当时的欧洲,已经不是简单的“三国杀”所能描述了,而是一场“三国五方”的超级大棋局。

德意志境内,对峙双方是奥托和腓特烈;意大利境内,则是奥托大兵压境,强势压迫教皇英诺森三世。腓特烈行前通过割地还款,获得了教皇的支持,双方联手对付奥托。

奥托以英国为外援,先有著名的“狮心王”理查,后有“失地王”约翰,两任英王都是奥托的亲娘舅,自然是一个战壕的。

但麻烦也出在这里,当时的英国“金雀花”王朝其实发源自法国的安茹,在法国本土有大片领地,与当政的法国卡佩王朝有复杂的领土纠纷,多年来战端不断。自然,这就将法王腓力二世推向了敌对阵营。法兰西又号称“天主教的长女”,于公于私,都必须站在教皇和腓特烈一方。

详见下图所示。

腓特烈二世:从孤儿到皇帝,善于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夹缝崛起

三国五方形势简图

如果说,当年的“狮心王”理查像项羽,勇武过人、战无不胜,那么法王腓力二世就像刘邦,总在后面搞偷袭,正面对战却老也打不过理查。理查的弟弟约翰,就差得远了,他和奥托这一对甥舅,很有些像墨索里尼,贪婪、残暴,尚武却又不善战,双方联手发动布汶战役,却惨败给自己哥哥的手下败将:法王腓力二世。

此后,约翰王逐步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几乎全部领地,成为了响当当的“失地王”。腓力二世则经此一役获得了“尊严王”之称,成为法国一代名王。奥托那边,则大势已去,3年后就因病去世了。

那么,腓特烈在此期间又起了什么作用呢?

06 对于善用资源之人,夹缝也可化作捷径

布汶战后,腓力二世将缴获的奥托王冠送给了腓特烈,这是历任神圣罗马皇帝所配饰的真品皇冠。

1215年,20岁的腓特烈在查理大帝陵寝所在的亚琛大教堂,也就是他的祖父“红胡子”当年加冕的地方,再次举行加冕礼,戴上了真正的皇冠,称“腓特烈二世”,成为名正言顺的帝国皇帝。

乍看上去,腓特烈的最大对手奥托是被法王打败的,腓特烈能北上复国,机会也是奥托自己作死,间接创造出来的。但是,腓特烈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对这些机会和外部资源的捕捉与调度能力,这才一步步从孤儿到皇帝,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刚刚返回德意志时,腓特烈就判清了形势,与法王腓力二世密切联络,寻求交好,结成了法国——西南德意志——教皇的三角同盟。虽然初来乍到,但凭借自己纯正的血统、宽容的政策,加教皇的信用背书,还有法王腓力二世的财力支持,腓特烈迅速在德意志站稳了脚跟,使己方成为三角中的一极。

腓特烈二世深谙“舍得”之道。刚出道时,他不惜割地偿还教皇的“监护费”,自不必多言。在德意志,腓特烈手握法王腓力二世赠送的2万银马克,不去扩军备战,反而到处“撒币”,以此收买了大量德意志中部诸侯,不战而屈人之兵。

亚琛加冕之后,他又利用皇帝的职权,专门划出一块土地,将教皇英诺森三世的亲弟弟封为领主。结果,就在加冕当年的11月,英诺森三世召开了史上规模空前的“拉特兰宗教大会”,会上正式确认了腓特烈的皇帝身份。

如此游刃有余的人情攻势,比贪财又残暴的奥托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对手再强,又怎么会有胜机呢?在这一点上,腓特烈二世深得其母康斯坦丝之真传。

不可否认,在腓特烈二世的夹缝崛起中,出身和机遇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对善于引进和调配资源的人来讲,谁又能说,他不会把夹缝化作捷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