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战争】用好定位,你要躲开的第一个大坑(3.1.3)

 新用户2307qzQG 2023-09-08 发布于上海

自有定位以来,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定位门派,人群定位,产品定位,区域定位,模式定位,还有卡位,越位,占位的新奇说法。

甚至定位理论自己也出现了分化:里斯的品类分化理论和特老特的战略定位理论。

在了解什么是定位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什么不是定位。

定位是为了满足需求,是迎合心智,这些行为都要在第一性原理的框架之内进行。脱离需求谈定位,为了定位而定位,就走入了偏门。

用产品寻找定位,比如有人这样定位自己:

“我们的定位是高端城市suv。”

“我们的定位是做精品时尚女装。”

“我们的定位是商务礼品。”

用人群来寻找定位:

“我们的饮料,定位25岁到30岁运动男性。”

“我们的奶茶,定位城市年轻时尚女性。”

“我们定位城市中年商务男士。”

还有一个人群经常被定位:“城市中产阶级消费者”。

用市场调查的办法寻找定位:

“我们给消费者提供一匹更快的马。”

“经过市场调查,我们给消费者提供一部更结实,待机时间更长的手机。”

“经过市场调查,我们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好喝的奶昔。”

“经过市场掉调查,消费者要求感冒药治疗效果更快,所以这是我们的定位方向。”

以上思路都偏离了需求,应该从需求出发寻找定位,因为同一个产品可以满足不同需求:

香飘飘可以是冬季热饮,也可以是解决小饿小困的饮品。

王老吉可以应用在吃辣的场景,也可以是纯粹聚会的饮料,也可以是礼品。

需求不同,市场就不同。

解决冬季热饮的需求时,广告是一对年轻情侣出现在冰天雪地中,手里握着热茶,互相依偎着走向远方。  

解决小饿小困的需求时,广告语就是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画面是可能会出现小饿小困的场景:加班、追剧、旅行等等。

王老吉的广告同理。不同的环境之下,有不同的需求,呈现的广告形式是不同的。

网易云音乐既是听歌软件,也是情感社区。同一个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如果是宣传正版音乐、高清音质,广告自然是提倡正版,支持版权,以及倡导听高音质的音乐,是一种特别的品味。

网易云音乐选择了宣传自己的情感社区的卖点,她选了点赞过三千的用户留言,集中投放在杭州地铁里。引起众多关注和转发。

美国一家鞋店,根据鞋码陈列不同品牌的鞋,这就是根据需求确立定位,而不是根据产品。

比如上菜快,不等待。如“美团外卖,送啥都快”。就是根据需求(快点上菜,时间紧)确立定位而不是人群。所有有这个需求的人都可以来吃。

同一个人群,有不同的需求:比如25到30岁爱运动的男性,需要脉动补充能量,也需要纯净水解渴。他们面临众多饮料选择。他们打篮球,打网球,跑步,都有不同的鞋可供选择。即使是跑鞋也有时尚需求和运动需求。

解决运动需求,广告代言人的选择应该是专业运动员。用他们的选择告诉消费者,这么专业的运动员都选择的跑鞋,你穿着跑步肯定没问题,足够能保护好你的膝盖。

解决时尚需求,广告要选择流行明星,时尚潮流人士。

市场调查不一定能真实反映需求状况:

亨利·福特曾经说,如果你去问消费者要一个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们会回答你:“一匹更快的马。”

但是当你给他一辆汽车,他会说,对这就是我想要的。

在苹果手机出现之前,你去问任何一个消费者需要一部什么样的通讯工具,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一部更结实的手机。”

但是当你给他一部智能手机,待机时间很短,电池都不能更换,偶尔还系统故障重启一次。他也爱不释手。

在营销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消费者要的是孔,而不是钻头。我们经常不关注消费者要的孔,而在钻孔工具上升级创新。

数据调查显示,在酒吧打架不能先动手,先动手的一方死亡率很高。所以在酒吧打架要等对方先出手?

不是的。因为这些数据,都来自酒吧打架里活下来的那些人,他们肯定都会说,是对方先动手的。

市场调查是为寻找灵感,而不是证据,也不是寻找答案。

从需求的角度理解产品,才可能找到真实的定位:

产品定位:“我们的定位是高端城市suv。”

从需求的角度理解:很多开suv的男性,喜欢改装,我们把车设计得方便改装,并随车附赠改装建议和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可以手动的改造工具如个性车贴,甚至提供订制服务,把车主名字缩写刻在车身上。彰显车主的个性,满足他们的私人订制的需求。

从需求的角度理解人群,才有可能找到真实的定位:

产品定位:“我们的奶茶,定位城市年轻时尚女性。”

从需求的角度理解:她们更缺乏安全感。我们要提供足够的信任状。那么广告要体现我们的原理来自新西兰奶粉,印度红茶。营销活动可以是在微博上发起抽奖活动,带领她们的代表去新西兰和印度。

她们在加班的时候、短途旅行的时候、假期追剧的时候,容易感到小饿小困,但又不想做饭和叫外卖,那我们就主打轻代餐概念,告诉她们我们的产品可以解决轻微的饥饿感和困意。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市场调查:

用在克莱舍基《认知盈余》中的“奶昔错误”,来总结市场调查的价值,再确切不过了:

麦当劳曾经想要提高奶昔销量,因此雇用了研究员来弄清楚顾客最关注奶昔的哪种特质。用市场调查得到的思路大约是:做得更稠?更甜?还是更凉?做的更大,还是加更多巧克力,草莓……几乎所有研究员关注的都是产品。

然而博斯特尔却选择了忽略奶昔本身,对顾客进行研究。

他每天坐在麦当劳里长达18个小时,观察都有哪些人在什么时候买奶昔。

最终,他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很多奶昔都是在早上被销售出去的——奇怪,显然在早上8点时喝奶昔并不适合火腿、鸡蛋这样的早餐样式。

博斯特尔还从早上购买奶昔的人群的行为中得出了三条其它线索,买家通常独自一人,除了奶昔外他们几乎不买任何其它食物,他们从不在店里喝奶昔。

经过深入的洞察,博斯特尔发现了一个更具体的冲突:这些购买奶昔的人,都是上班族,而且都是在开车上班的途中喝奶昔——如果你想在开车的时候进食,就必须选一些可以用一只手吃的东西。

它不能太烫,不能溅得到处都是,也不能太油腻。同时它必须可口,并且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吃完。没有一种传统早餐符合这些诉求,因此那些顾客会购买奶昔来取而代之,不再顾及刻板的早餐传统。

————内容来自叶茂中《冲突》 

用好定位,第一个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性原理的框架内使用定位。偏离了需求,任何理论都有成为葵花宝典的可能。


“我像寻找仇人一样寻找我的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