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流程--以《圆周运动》为例

 朱联星ue7v3w4k 2023-09-08 发布于福建

所谓单元教学,就是从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就是通过对情境、问题、活动等进行整合,让学生获取结构化的知识和必备品格,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其关键能力。下面以高中物理《圆周运动》为例,谈一下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流程。

 

第一步,解读课标单元教材。单元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和平时备课一样,一定是先看课标,看教材,还要看教参和教辅材料。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去进行课标解读和教材分析,二者同步进行、交叉进行。

第二步,明确学习价值。一要了解单元内容的前后关系及地位,二要从学科素养角度分析本单元的育人价值,一定要综合起来看。以《圆周运动》为例,圆周运动是典型的曲线运动,也为今后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奠定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进一步深化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通过比值定义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的学习,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对、汽车、火车拐弯及离心运动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安全意识等。第三步,梳理知识体系。对单元进行解读后,要把单元的知识画成一个结构图,图要体现知识间的联系。以《圆周运动》为例可构建如下知识体系。

 

第四步,理清本单元的思想方法。对本单元所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比如在讲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时候,用到了比值定义的方法;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因素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等等。通过对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第五步,理清学习活动的顺序。以情景、问题和任务为载体,设置情境任务群(问题链):结合具体情境,针对核心知识、重难点,进行设问。

 

以上图中,左边是知识的脉络和顺序,中间是方法,右边是基于情景和问题开展的活动。第六步,优化教学策略。假如一个单元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可以采取探究的方式,第二个重点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第三个重点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同的重点有不同的突破策略。

 

大单元教学开始前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即要构建整体知识的结构化图表,也要有相应的活动任务设计图。单元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要从知识结构化转向任务结构化。把单元知识结构化教师容易做到,而对情景问题的活动设计一个人不容易想周全,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以《圆周运动》为例,假设一个单元一共有四节课,我们选取了一个大的核心任务:“车辆转弯时,为什么容易出现溜车事故?”大任务下可分解出四个子任务,每节课完成一个子任务即可。(1)如何描述车轮转动的快慢?(2)为什么摩托车做飞车表演时,能在空中做圆周运动,而不下落?  (3)探究自行车转弯时的加速度。(4)分析汽车转弯时溜车的原因。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本单元我们围绕一个核心大心任务展开,在一个个子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培养了关键能力,有效达成了本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