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东山威夷 2023-09-08 发布于广西

今天我们讲中医五科,即识病、辨病、立法、处方和施治。识病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三十年临证经验集》中说:“治病首重识证”,这是历代医家的共识。《临证指南》也说:“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这是治疗疾病的三大关键。然而,识证是最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疾病,才能有效治疗。如果识病不清,辨证不明,立法、处方和施治就无从谈起。要想识病,首先要辨证。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辨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要想讲清这个话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证的概念。中医理论认为,证是疾病在某一阶段的本质和特征的反映。辨证是在收集四诊素材的基础上,运用四诊八纲、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来分析、推理和总结,做出综合判断,做出相对合理的诊断结果。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由于患者的体质、宿疾、病情的轻重、精神和情志、服药机变、失治误治以及生活环境、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证候往往复杂多样,容易出现近似、类似或假似、疑似之证,导致诊断困难。例如,阴盛之极、格阳于外,会出现面红目赤、语言错乱的症状。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这种情况初看属于阳证,但实际上是真寒而外现假热。阳热之极,格阴而见四肢发厥、手足逆冷,有阴寒之象。这种初看属于阴证,但实际上是内有真热而外现假寒。因此,在临证时,要注意鉴别假似和疑似之证,这也是司命之难的原因之一。辨证就是要辨主症的特点,推求同宗之异。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辨证需要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四诊资料,筛选、分类,归纳和总结,目的是辨别主症。只有正确识别主症,才能正确辨证。因为如果主症判断错误,就会导致证候诊断错误,也会影响下一步的立法和处方,治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针对主症的特点,判断证候,并结合四诊,寻求对主症的支持。同时,要重视与主症不相符甚至截然相反的四诊资料,仔细分析病因、病机。如果与主症不符,就要认真推敲去伪存真。

中医五科:识病、辨病,立法、处方、施治

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两个方面。阴阳是总纲,抓住六变(表里、寒热、虚实)才能掌握疾病的本质,也就是确定病位、标变、病变之属性,虚实可以示疾病之本质。中医注重标本兼治,治本才是中医的精髓。因此,张介宾说“诸病皆当治本”。辨证的目的是明确诊断结果。

例如,表里辨证需要辨别表寒、表热、表虚和表实等。表寒有表寒里热、表里俱寒;表热有表里俱热、表热里寒;表实有表实里虚、表邪内陷;表虚有表虚里实,同时还要辨别是否有合病和并病,辨别有无传变,辨别疾病发生在阳还是阴等。只有准确把握辩证,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立法者应明确区分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因为病因有寒、暑、湿、风、燥、火、虚、实、寒、热、补、泻等不同类型,因此审病必先明其病因。例如,外因包括中伤、寒、暑、湿、风、疫、时气等,而脏腑虚实、五劳六极等则为内因。此外,外病常由经络侵入,随六经而出,内病则由五脏失调引起,其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因此,立法用药需掌握温、清、消、补、汗、下、吐等八种方法。

根据疾病的深浅轻重,应采用七方八法进行治疗。脉象有浮、沉、迟、数之分,疾病有风、劳、气、冷等不同类型,证型有虚实、寒热、真假之别,治疗方法包括汗、下、补、吐等。因此,医者应先了解病因,因为只有了解病因,才能找到疾病的根源。病因主要包括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其中不内外因指的是情绪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外因包括寒、热、湿、风、燥、火等,内因包括喜、怒、忧、思等情绪,不内外因则包括疲劳、劳动等生活习惯。

因此,医者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有补益、发表、涌吐、攻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等。治疗的目的是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进行辩证论治,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中,医术分为道、法、术三个层次,其中道是指运用辩证思维来看待疾病,采用整体治疗的方法,而法是指掌握严谨细致的辩证论治方法,术则是指运用医术的技巧。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学习中医需要掌握五个方面的知识。对于每个症状,都要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只有理清识病、辨病、立法、处方和施治的思路,才能做到科学治疗,否则就会造成误诊和误治。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您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