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请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世界因你的感受而变! ![]() 内心繁花似锦觅安宁,健康如意乐悠悠,分享美图美句美物,愿我们生活美美的,欢迎大家关注我哦! 今日读书分享 典故:坐怀不乱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厘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至,厘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厘妇自牖与之言:“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尔也。”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 这个故事是说,鲁国有一男子一个人住一房间,而邻居家有一寡妇也是一个人住一房间。这孤男寡女挨门挨户地住着,难免不出点什么事。果不其然,有一天夜里来了暴风雨,寡妇的房子坏了,便跑到男子房前要求进门借宿。鲁国男子坚决不开门,寡妇从窗户跟他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没同情心,让我进屋躲一下雨啊。”鲁国男子回答说:“我听说男女之间过了六十岁才可以混居,现在你我都还没那么老,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借宿啊。”寡妇说:“你难道就不可以学学人家柳下惠吗?他抱着路过的女子,怕她冻着,也没人说他的坏话啊。”鲁国男子说:“人家可是柳下惠,他境界多高,我怎么比得上?他可以我不可以,我正是用我的'不可以’在学他的'可以’啊! 这个故事是借用普通人对比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与众不同,他的境界高让一般鲁国男子只能用不可以来学的可以。历史中真实的柳下惠并不像有的人喜欢愤世嫉俗,相反他一点也不忌讳与昏君同朝,甚至也不介意与小人为伍。在他看来,你是你,我是我,你就是在我跟前袒胸露乳,又怎么能败坏到我呢?柳下惠的宽和之风,能让狭隘之人变得坦荡,狡诈之人变得敦厚。可见,柳下惠号称“和圣”,决非浪得虚名。 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坚守诚信,还流传着一段佳话。话说齐国诸侯攻打鲁国之后,勒令鲁国国君将国之宝鼎贡献出来。鲁君既舍不得送宝鼎,又不敢不听齐侯的话,于是就弄了个山寨版的送到齐国。齐侯早就防着鲁君的这一手,他将那假鼎退回来,同时让使者告诉鲁君说,下次就让柳下惠负责送宝鼎,只要他说是真的,齐国就接受。鲁君只好求柳下惠出面,但柳下惠说:“您想弄个假鼎冒充真鼎来守国,但我也有心中的国。你让我出面送假鼎,您的国是守住了,却葬送了我心中的国,您这不是让我为难吗?”意思是说,我送一假鼎去忽悠人家齐侯,你的真鼎是保住了,可我的信誉也就破产了。鲁君一听没法了,只好让柳下惠带着真鼎前往齐国。 在古代缺乏科学鉴定的手段,仅仅凭着对一个人的信赖就可以排除这种担忧,这就是诚信的魅力。一个人能被如此高度地信赖,这至少说明他个人诚性得到普通认可,很可靠的,这种声望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一旦毁誉,更是让自己无法服众。 如今商业社会致力于建构信用体系,可以看作是对古代诚信品质的传承和让同,我们使用更先进的科学手段来对人的信用进行量化,用各种信用评级来衡量人。从实际效果上讲,确实能约束越来越多的人必须得讲信用。 自“用”上积累起来的“信”,与“诚信”是自“诚”而“信”,虽说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前者只是懂得游戏规则,知道按规则办事。后者才是培养美德,懂得如何做人,但是针对人类自私本性,想要社会良性循环,避免恶意竞争,这种游戏规则的建立确实是非常大的进步! 在商业社会里,我们会发现有信用、讲信誉的人,有助于积累财富,但却不一定是真正具备“诚信”这一美德的人。“信用”往往只是对事而言,“诚信”才是对人而言,是作为一个人内在要求具备的美德,而与外在的评价体系无关。 现代社会用外在的评价体系来促使社会进步,但我们个人则更应该是修心,培养自己内在的诚信。试想柳下惠若是生在当代,如果他不肯刷信用卡,他也就没有信用可言。至于他坐怀不乱,这个人们也并不关心,只是他的个人选择罢了。现代社会可以通过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刷信用卡来积累信用值,确保商业行为的良好信誉度,但是放弃了将孤男寡女关在一起来考验信用值,这体现出对人性的宽容和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除了让自己的诚信不要辜负了别人的信赖,同时也不要让自己的信赖辜负了别人的诚信。通俗地说,既让自己值得别人相信,亦让自己充分相信别人。孔子师徒发生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在孔子师徒困于陈、蔡两国之间的时候,大家都饿了许多天。后来子贡总算换来了一把米,颜回赶紧烧火煮饭。在饭快要煮熟的时候,子贡无意中望见颜回打开饭甑时,竟然取了一点米饭先吃了,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想道:“这不能够呀!要说饿得慌,谁还不一样,但怎么着也得让老师先吃吧。再说了,你可是咱们老师心目中的优秀学生,平时尽夸你,怎么这个时候就沉不住气了?”子贡心里十分郁闷,于是就找到孔子把这事给说了出来。孔子听完后,说:“我相信颜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按理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既然你这么说了,是不是这其中另有什么隐情。这样吧,你先别着急,由我来问清楚。”孔子就让子贡将颜回叫进来,对他说:“我昨夜梦见了先祖。趁着咱们还没开吃,你把饭端进来,我想先祭拜一下。”颜回一听赶紧说:“老师,这饭不能用来祭拜了。刚刚我在煮饭的时候,不小心有烟灰掉进饭里,搞脏了一点米饭。想着扔了也可惜,我就只好先把它给吃了。” 世界是内心的映射,只有自己内心有足够的诚信,才会去相信别人,不怕别人失信于自己,人与人之间本就是容易产生误会,如何才能很好地避免误会的产生,这直接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抱善意,误会就容易得到消除,不会危及相互的信赖。 如果原本双方都是内心无诚信的心,必定会有接二连三的误会来加深相互之间的隔阂,甚至互相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而这在先的善意,就得靠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来涵养,因“诚”而后可“信”。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因他个人的诚信品格让人不至于怀疑他;颜回取饭先食,是出于孔子对颜回的信任而不至于误会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莫不与此相关。商业社会的“信用”解决了财富积累的问题,但个人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心就要树立起“诚信”品格,才有可能达到相互充分信赖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