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十国春秋(八闽来风-福建闽国7)泉州之战

 东吴春秋 2023-09-09 发布于江苏

王潮所遭遇的人名叫张延鲁,福建泉州人,他带着一千多名泉州百姓和牛酒主动前来犒劳王潮的军队,当然犒劳军队并非他们的唯一目的,他们还恳求王潮能够留在福建,帮助他们赶跑泉州刺史廖彦若。

福建号称人烟稀少的偏僻山区,虽然山中无老虎,但总还是会有几只强悍的猴子在活蹦乱跳、猴假虎威

王潮虽然率领着数万之众的军队,但在整个福建的地盘上,他还轮不到江湖老大的称号,福建至少有两股军事集团的实力要强于王潮,一位是占据福州的福建观察使陈岩,另一位则是泉州刺史廖彦若。

黄巢的大军在四年前也曾扫荡过整个福建,并占据了福建的头号州府福州城,唐朝在福建的官员们非死即逃,福建一度出现了无政府管理状态。

乱世之中,建宁当地一位名叫陈岩的豪杰挺身而出,聚众率领数千乡党,乘势攻破福州城,驱逐黄巢的部将,帮助唐朝政府收复了福州城。

唐朝新任的福建观察使郑镒非常欣赏陈岩,保举陈岩为福建团练副使之职。

福州的左厢都虞侯李连傲慢不法,经常纵其下人危害百姓,陈岩得知后,决定秉公执法,诛杀李连。

李连提前得到了消息,便出逃溪洞中,聚集同党攻打福州城,陈岩沉着应战,大败李连,使自己在福州的威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郑镒已经查觉到陈岩终非池中之物,自己这个福建观察使的位置早晚会属于陈岩,因此干脆好人做到底,主动推举陈岩为福建观察使。

于是,陈岩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福州地区的头号藩镇势力。

廖彦若则是个无名庸碌之辈,只不过乘着乱世才得以做上泉州刺史的位置,但这位哥们显然并不是位合格的统治者,生性贪梦残暴,对泉州百姓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

王潮所率领的这支淮西军队在福建西南部攻城拔寨,要说没搞出大的动静来是不可能的,但毕竟漳、汀一是福建最为贫瘠、最为荒凉的区域,而陈岩和廖若彦则占据了整个福建经济最为富庶、繁华的福州和泉州,外加王潮似乎对福州、泉州两地并未采取任何敌视的军事行动,所以大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陈岩和廖彦若都相信,外来户王潮只不过是偶尔流窜福建,早晚还是要离开福建的。

其实王潮也是这样考虑的,只不过张延鲁的突然出现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泉州百姓的带头大哥张延鲁其实也并非无名之辈,他的祖籍居然也是光州固始,和王潮是同乡,后来先祖迁居至南方一带,张延鲁早年跟随父亲在福建一带经商很快便成为泉州的著名商贾。

泉州刺史廖彦若的残暴统治同样令张延鲁十分不满,当看到在漳、汀的武夷山区居然有这样一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淮西军队存在,张延鲁和泉州的百姓们欣喜若狂,大家一致推举威望颇高的张延鲁为代表,以牛酒犒赏王潮大军,希望王潮可以替天行道、帮助他们铲除残暴不仁的廖彦若。

泉州是福建的第二座大城市,兵力雄厚、防御严密是必然的,攻打泉州必然会造成军队的重大伤亡,但王潮从张延鲁和一千多名泉州百姓那数千双期盼的眼神中看到了那种期盼已久的希望之光,民心可用,生存有望!

王潮终于做出了重大抉择,不再西征勤王,而是留在福建帮助泉州百姓解决廖彦若!

战争再次打响,正如王潮所预料的那般,泉州果然是块比较难啃的硬骨头,但王潮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便不再惧怕困难,他颇有耐心地对泉州进行长时间的围困,并颇有耐心地对泉州城进行无数次的攻城。

民心完全站在王潮这边,廖彦若虽然凭着坚固的城墙进行顽强抵抗,但终究不是王潮的对手,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八月,经过将近一年时间围城,王潮的光寿军团终于攻破泉州城,擒杀廖彦若,全面接管了原廖彦若的地盘。

尽管这支光寿军团在王绪领导时期,也经常的攻破某些州县重镇,但基本上属于流水作,根本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攻占的城池都是朝占暮失,完全一副流窜作战的局面。

但泉州的攻占对于这支光寿军团来说,却是意义重大,这是他们自起兵以来,真正意义上所掌握的一块稳如磐石的根据地。

王潮占领泉州后的一系列表现都令泉州百姓眼睛大放光亮,招怀离散,均赋缮兵,比之前的廖彦若不知要强多少倍,简直就是泉州百年难遇的贤明之主,泉州的百姓勿庸置疑都坚定地站在王潮这一边,不用选举、不用考核,大家早已把王潮当成泉州城新的统治者。

但光泉州百姓说了不算,王潮要想成为真正合法的泉州领导者,必须要征得福建观察使陈岩的同意,陈岩名义上是唐朝在整个福建的最高军政长官,没有经得陈岩的同意,王潮在泉州城的地位就无法得到正式的认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