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腔溃疡特效药

 快乐读书人! 2023-09-09


最近,大公鸡《踏访100位民间中医》老师们的线下聚会,在无锡悄然举行,现场群贤毕至,高手云集,大家畅所欲言的讨论了自律和发展问题,并纷纷上台,展示了各自的绝技绝活。

现在,大公鸡将把现场的精彩一一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今天分享的,是来自安徽萧县龙城医派的张朝阳老师为我们总结整理出来的关于口腔溃疡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朝阳老师家传的“口腔溃疡”独家方药——张氏愈疡散,大公鸡以及多位亲友都亲自体验过,真正堪称效如桴鼓,快速见效,非常灵验。

真可谓:高手在民间!好药在民间!

版权声明:本文文字来自于张朝阳老师,所有责任权限均归张朝阳老师所有,但为保护张朝阳老师的知识产权,暂由本号声明原创,但原创资格仍属张朝阳所有,本号可以随时取消原创声明。

论“张氏愈疡散”治疗口疮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朝阳(龙城医派)

(萧县龙城医派委员会)

“口疮”,其症状为口腔内的唇、舌、颊及上腭等处肌膜见单个或多个淡黄色或灰白色如豆大的溃烂点, 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症状名口疮病是指口腔黏膜溃烂,表面呈局限性缺损的表现。口腔黏膜溃疡病情较轻,范围局限。患者口腔之唇颊等处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口疮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如发于口唇两侧者,称为燕口疮病;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其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与口疮病基本相同。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口炎。

1 临床表现

口疮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之唇颊等处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溃疡,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甚则发热,口疮严重至满口糜烂者,称为口糜。口疮病与鹅口疮病均为口腔疾病,应注意鉴别。鹅口疮病的口舌上白屑散布为特征,一般不影响吃奶,多无发热;口疮病的口舌等处可见小溃疡为特点,疼痛明显,影响饮食,常伴有发热。

2 历代医家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认识较为系统,如《医贯》卷五:“口疮病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

说明口疮病有虚火和实火之分。

实火者,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火上炎,熏灼于口,则口舌生疮。治宜泻火清心。脾热生痰,痰火互结,上炎于口,亦生口疮病,治宜清热祛痰。

虚火者,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于口腔而发口疮病,治宜补肺滋肾,滋阴降火。妇人产后血气虚,虚热上冲亦可发口疮病。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口生疮者,心脏虚热,心开窍于口,而主血脉。产则血气虚,脏有客热,气上冲胸膈,重发于口,故生疮也。

”治宜滋阴清热。心脾蕴热:唇颊、上腭及舌面等处见绿豆大小黄白色溃疡,周围鲜红微肿,灼热作痛,影响进食,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阴虚火旺:口疮病灰白, 周围色淡红,溃疡面较小而少,每因劳累诱发,此愈彼起,反复绵延,舌红苔少,脉细数。

因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热,传之脾土,二脏俱蓄热毒,不得发散,攻冲上焦,令口舌间生疮肿痛。或素体阴亏,病后劳伤,真阴耗损,虚火内旺,上炎口舌而生疮。

“口糜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说:“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尔后历代医家对此病亦有所论述。发生于小儿者,以1岁内婴儿或不满月婴儿多见,又称鹅口疮、燕口疮、白口疮、雪口。发生于成人者,往往继发于伤寒、大面积烧伤或烫伤、泻泄、糖尿病、原发性免疫缺陷,以及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局部灼热干燥感,轻微疼痛或不疼痛,往往在医生检查舌苔时方发现。婴儿患者可有流唾液,拒乳,啼叫不安,低热。初起见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白色斑点,状如凝乳,略高出于黏膜之上,周围无红晕;白色斑点融合成片状如蛋膜不易拭去,强行拭去则易出血,1~2小时后可复生如旧。

白色斑点可发生于口腔任何部位,但以舌体、两颊、上腭、口底为多见,亦有蔓延至咽部;但发生于成人者一般不会融合成大片状。涂片检查可找到菌丝或芽孢,培养可查见白念珠菌。

口糜分虚实。实证分两端,腐物厚而难除,病损广而疼痛者,成人以膀胱湿热居多,小儿以心脾积热常见;虚证多为阴虚火旺,腐物少而微痛,病损亦轻。可见历代医家对以上二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系统的阐述。

3 张氏愈疡散临床应用

张山公生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卒于至元八年八月(公元1271年) ,享年72岁,系张氏家传中医的始创人。四世始祖山公根据以上病症创立了家传秘方“张氏愈疡散”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传至笔者已是第13代。该方剂于2018 年5月被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录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

3.1方药组成

配方组成:白矾、头发、蚕退、绿豆、冰片

本方是将以上药品按一定的剂量放入特质容器中,通过秘法煅烧4-6小时,冷却后粉碎过筛及成。经百年临床使用,疗效较好。

本方白矾经炮制后成为枯矾,有清热,消痰,止血,燥湿,杀虫,解毒的功能。可治咽喉肿痛。蚕退有祛风止血; 退翳明目。可治牙; 口疮; 喉风等。绿豆有清热;消暑;利水;解毒的功效。可治口舌生疮; 疮疡痈肿等。人发又名血余,炮制成药又称血余炭。有止血消瘀,利尿生肌之功效。外用: 止血生肌,治创伤出血或溃疡不敛。冰片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功效。可治中风口噤,喉痹,口疮,痈肿等。

白矾、绿豆清热解毒为君;冰片泻火散郁、消肿止痛为臣;蚕退祛风止血为佐;以人发止血生肌,促使溃疡愈合为使药。本方配伍合适,剂量比例对比强烈,主次分明,配伍合乎传统方剂理论,长期以来获得大量治愈病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2 适应症及适用范围

本方剂用于治疗口疮,口糜,咽炎,牙龈炎,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口腔疾病或恶性脓疮、褥疮等。尤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口疮、口糜病。本方为外用方剂,直接喷涂于患处,闭上嘴,待口内生津不能容下后,张嘴让口水自然流出即可,每日2-3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

3.3 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本方将药物通过秘法煅烧,诸药配合,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的作用。药力峻猛中有其收摄,拿捏有度,所以本方应用时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不论虚实的患者均可使用,本方剂经过几代人的使用,安全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经过几代人的临床实践证明,本方对口疮,口糜,咽炎,牙龈炎,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口腔疾病或恶性脓疮、褥疮等疾病甚为有效。一般经2-3天喷敷即可痊愈,疗效迅速有效持久稳定。

4 小结

张氏愈疡散不仅配伍工整,用药得当,性味平和,效用稳定;同时药材相须为用,互补性强,祛腐中寓有生肌,消肿中寓有止痛,清热中寓有泻火,清泻得宜,方剂峻利甘缓适中,性质平稳,本方经众多患者使用, 普遍反映良好而且无配伍禁忌,至今未见任何不良信息反馈。

本方剂经过几代人的临床实践证明,在治疗口疮,口糜,咽炎,牙龈炎,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口腔疾病或恶性脓疮、褥疮等疾病疗效显著、迅速、有效、持久、稳定。故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继续针对此方的市场应用进行拓展,同时将进一步对方药的剂型进行研发。

……

作者简介: 

张朝阳,男,萧县龙城医派张氏家传中医第十三代唯一传承人;华佗医学第七十三代传承人;国家非遗传承人;国家专长执业中医师、国家执业中药师。

现任萧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民间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龙城医派委员会秘书长、龙城医派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萧县华佗养生协会秘书长、萧县皇藏峪民间医药研究所副所长、萧县中医药学会会员。

2020年8月28日,大公鸡赴萧县采访张朝阳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