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织最大的内耗,就是不停救火

 秋风瑟瑟无尽思 2023-09-09
组织最大的内耗,就是不停救火

⚪ 作者:《零缺陷智慧》杨钢著

⚪ 编辑:小克


导读

在今天,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的必修课。

大疫三年增长受挫,行业竞争压力加剧,客户需求不断升级......面对种种不确定性,许多企业手忙脚乱,把自己逼到了不断“救火”的恶性循环中,依靠控制,围追堵截,不仅让员工身心俱疲,也付出了大量“不符合要求的代价”。


组织最大的内耗,就是不停救火

1

“不断救火”的代价

一款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得到认可,质量是最基本的要素。

质量不行,再特别的营销手段也无济于事。

可见,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何等重要的战略要义。我们要告别价格战,发起一场基于客户价值的品质战。

在今天,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不定,客户的需求也随之多变。企业要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竞争,看谁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好、更快和更经济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的必修课

面对不确定性,很多企业一时间手忙脚乱,把自己逼到了不断“救火”与处理危机的管理情景中,大部分依赖质量检验来进行把关,采取围追堵截的手段,强化“质量控制”,实施防堵工程,同时加固大坝,强化“质量保证”,让他们扮演“警察”和“凶神恶煞”,以期通过严格的控制手段防止问题流到客户那里。

这也的确体现出企业对待客户的责任心,但这种做法造成检查、评审和考核者工作量大增,人手总是缺乏,可水位也在不断上涨,溃堤的风险时时提醒大家不能怠慢,结果使得大家——尤其是质量人员压力重重、身心疲惫。

一家企业的管理原本不应该如此悲壮,而应该是稳固和有序的。

“我们公司属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在最红火的那段时间,我们的销售老总曾经说过:'只要你生产出来,不管“质”如何,价格多贵,都有客户求着我来买,只要有“量”就能赚钱。’对我们而言,质量就是制定各种KPI、随时准备去现场'救火’、各种不被认可。久而久之,也对这种工作状态淡然了。”

曾经有一位学员,这样讲到。

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再去做第二次,第三次……不仅让员工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也会在无形之中拖垮组织。

组织最大的内耗,就是不停救火

有这样一组数据:由于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而产生的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在制造业高达销售额的20%-25%,而在服务业则高达30%-40%。

也就是说,企业每赚回100万,就会因为不符合要求而浪费掉30-40万。

2

预防必须从源头抓起

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往往事情的末端是最容易出错误的地方,比如出厂前检验,但这些问题往往与质量链的整个环节都相关。

但人们常常对于会计、工程设计、电脑程序处理以及营销等的缺陷视而不见,只会在生产工厂寻找错误。

组织最大的内耗,就是不停救火

克劳士比中国院长杨钢博士曾经画过一幅图,叫“影响成本的模型”。这张图也解答了为什么有些企业成本非常之低,可问题依旧不断,救火不断。

我们把大笔的钱投到了制造环节,但实际上,这笔钱真正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如果用一个量化指标表示,只占5%。

回过头再看那些白领阶层,他们只占了全部人员的15%,但是他们对整个成本的影响高达 95%。

这个成本的模型,从财务的角度告诉我们,要想治理黄河必须从源头抓起,要想解决公司的浪费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

虽然我们叫制造业,但是工人不是质量成本的主要制造者,千万不要谈到质量成本就想到“蓝领”人性之恶。

因此,我们在发现问题时,如果需要预防,必须找到相关各方。

3

系统预防,实现“无火可救”

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到了美国,和另一个美国老太太都闯红灯,被警察抓住了。

警察问美国老太太:“你为什么闯红灯?”

老太太说:“实在对不起,我色盲,我有医生证明。我没有看见红灯。”

警察想了想,可以原谅。又转头问中国老太太:“你为什么闯红灯?”

老太太回答:“我看到她走了,我就跟着走了。”

所以,红绿灯的背后,是不是一种文化在起作用?

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预防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质文化”。而文化的改变,最大的动力来自企业高层管理者,正如我们经常讲的:教育要从头开始。

员工的表现取决于他们的领导所设定或接受的标准,如果领导一个标准,下属一个标准,这样的企业制度一定是无效的。

所以卓越表现从哪里产生?

第一就是领导的行为,自己说的自己都做不到,员工会去执行吗?而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其中98%都是领导者个人的准则,是领导做人做事方式的延伸。首先是管理者,其次才是每一个人。

深圳某公司有一位姓雷的检验员,她在学习了零缺陷的基本哲学后画了一幅生动的漫画(见下图)。

组织最大的内耗,就是不停救火

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工作中,更多的人是在擦水,并且每天都在擦。

时间久了,每个人都清楚什么地方会有水,于是一进公司袖子一挽就开始擦,久而久之,你甚至认为你的职责就是擦水。

突然有一天没水了,你还会觉得不自在,觉得没事干,甚至担心失业,这是不该有的恶性循环。我们为什么不去关水龙头?

有人说可能是我们也不知道水龙头在哪里,有人说太忙,没有时间去关,我想答案很多。

还要预防另外一类人,他们明知道水龙头在哪里,但就是不说,只会抱怨某个部门的人员素质太低。在旁边看着水一直流,一边看一边指责别人。

让人们养成预防的意识很难,因为改变心智本身就是最难的工作。

克劳士比当年在开展初期预防工作时做了两步。

首先,他要求质量部不再四处救火,而是去别的部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其次,是纠正加班的问题。克劳士比认为,加班是种无效率、缺少工作品质的体现。

为什么加班?我们在8小时内是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吗?我们真的有那么多忙不完的工作吗?加班的根结在于要求不清、目标不清、缺乏沟通导致协调性差。

组织最大的内耗,就是不停救火

所以,他从工作流程入手,从实际数据着手分析,挖掘哪个环节存在问题并思考改进办法。

仅仅一个月,质量部就实现了不加班的目标。后来,他们又将每个人的工作上墙、图示化,从而推广到整个公司。

在这之前,大多数人认为修修补补是正常的,加班是正常的。

我们要学习如何解决和预防问题,而不是学着与问题为伍。

比如电脑或者手机内存满了,它总是跳出来提醒“我” ,告诉“我”该清理内存了。但我每次就随便找个文件删除掉应付了事,久而久之,电脑风险就非常高了。卡机、文件丢失、重启时常发生,而“我”只会怪电脑性能不好,而不去反省我自己的敷衍行为。

企业里很多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学会了一套应付、摆平问题的套路,习惯了抱怨,而不去思考问题的真正来源和出处在哪。

其实一旦下定决心,坚决要根除弊病,改变就在一瞬间。

虽然通常,企业需要一个外部事件去推动其观念的改变,比如遭遇了重大的质量事故:客户投诉、大批退货、面临巨额罚单等——这种真正面临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领导层可能才会开始大力整顿、下决心改变。但这很容易形成“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恶性循环。

真正的改变最好是在企业发展高峰时做出的预防,而不仅仅是陷入危机泥潭时的自救。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