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负今日,书写在教师节前夜

 此木无为 2023-09-10 发布于湖北

绀珠教育 原创不易,请在文末点个赞,点亮“在看”此文1028字,共3节,阅读大约需5分钟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

  如果按照以前的惯例,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会想到一个选题策划。

  从十多年前的特岗教师,然后到后面的老中青三代、教育之家,年轻教师扎根乡村学校的故事等。

  但今年如何写?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今天的更新,如何继续做?

 

  喧嚣平静的一天,因为没有采访采访任务,参加了一个聚会,似乎很是惬意。

  打开“今日头条”,上面有本月推荐, 一部电影《无负今日》。

  这是一部2022年9月份推出的一部电影,是北师大建校百余年的宣传片,推出的具有记录意义的片子。

  而在今天,再来重温,有着太多深刻的意义。

  《无负今日》聚焦于《大学》《师说》《青春》三个篇章,跟随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国家一步步的发展和壮大,慢慢讲述着“尊师重教”的传承精神。

  从民国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到解放前的小山村,从教师节的建立到新时期的课堂生活,有黎锦熙的课堂上鲁迅的出现、王梓坤上回忆起读不起书时黄少诚上门带给他的希望,以及余华课堂上写下“活着”二字开始的讲述,都在始终扣着一个主题:何惧流年匆逝,但求无负今日!

  对于这部片子,印象最深刻的一段,那就王梓坤提议设立为何要设立“教师节”,值得我们认真体会。一句话最经典,节日不是纪念,而是传承。

《无负今日》电影请看以下视频

 

  教师节前夕,跟随着一个检查组,到了乡村学校。

  熟悉而又陌生的乡村学校,如今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模样。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后,乡村学校学生已经呈现出了断崖式减少。

  在我走过的乡村,不到百人的学校与宽阔的校园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形成了对比。与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乡村学校不同,如今已经是年轻人占了主流。

  在砂子小学,看到了高帆团队让人动容。14名老师,除了一位60后,3位80后,其余都是90后,他们已经成为乡村教育的扛把子。在这里放飞着青春,在用着实际行动践着“无负今日”。

  对于坚守乡村学校的年轻教师,我曾经写过很多,比如王义贞的张仁浩、万美玲,烟店的童丽等五朵金花,还有赵棚的柳佳迪,以及新生代的丁晨、侯婷等。

  我们在歌颂着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我们在感叹着乡村教育发生的变化,我们也在欺许,未来的乡村教育会走得更好。

  所以,除了感动,我们需要在新时代,为他们的付出做点什么,在他们放飞学生的未来之时,又该如何为他们年轻一代的教育人,谋划好将来?

 

  准备收工的时候,看到了张桂梅老师写给青年教师的一封信,被《中国教育报》全文转发了。

  没错,教育的希望,在于青年教师。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承。对于他们的期望,也是对于未来的希望。

  用这封信收尾,打底,一切就足够。

  明天就是教师节。


精彩导读

为何今天我们又提起李家富,回忆一次难忘的采访

点赞,比心!4名年轻教师追梦山村小学,用坚守书写别样青春

乡村教育读行笔记|内心的和解,才是永恒的理想

万美玲眼中的幸福,也许就是乡村教育最美的样子

家就在这里,扎根乡村的幸福感,年轻教师的爱情安放教育乡愁

教联体、学校共同体,乡村教育,需要怎样的自我拯救

在最好的青春年华,与乡村教育的遇见!追忆白店中学往事

小规模学校何处何从,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你也可以在作者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百度百家号”“搜狐自媒体”“凤凰自媒体”“新浪博客”“简书”“新浪看点”“UC云观”“恰年家”“北京时间”“企鹅公众平台”“网易云阅读”“虎嗅网”、“砍柴网”、“淘达人”等平台阅读作者更多自媒体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