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药名诗赏析(谐趣含妙喻,意蕴藏工巧)

 循天园 2023-09-10

古代文人不但常以药名入诗作赋,吟诵咏怀,衍生成药名诗,而且诗文写得谐趣含妙喻,意蕴藏工巧,融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体,其中意蕴深而措辞婉的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

历史上以药名入诗作赋的可远溯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早的药名诗则首推南朝齐著名文学家王融所作的《药名诗》:

重台信严敞,陵泽乃闲荒。

石蚕终未茧,垣衣不可裳。

秦芎留近咏,楚蘅搢远翔。

韩原结神草,随庭衔夜光。

诗中共嵌入重台(玄参,别名玄台)、陵泽(甘遂,亦名陵藁)、石蚕(别名石蠹虫,石蛾的幼虫)、垣衣(墙壁上的苔藓)、秦芎(陕西地产芎䓖)、楚蘅(别名杜衡)、神草(人参)、夜光(夜光蝾螺,别名萤火虫、甲香)八味中药名。诗作中,作者对这八味中药的生物习性、地理环境、自然形态给以真切平实的客观描述,于语短情长之中道及药名物象,在药名寓意之外发乎惆怅凄情。表面上看似白描写真的药名诗,实则隐喻着作者的“上智利民,大贤强国”的政治主张不为齐武帝采纳而发出的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这首诗语义双关,隐喻时务,但作者并没有直陈己见,发表宏论,而是把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隐含在对药名的描写之中,达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含蓄的文学表现手法的巧妙结合。同时也显示了作者自身中医药文化造诣的沉淀和厚重。

其后,唐代诗人权德舆写有一首《药名诗》:

七泽兰方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钩藤阴不见人。

这首诗虽短短四句,通观只有28个字,也仅引入泽兰、落石、白微、钩藤这4味中药名,但却映衬成趣,连缀成诗,好似一幅工笔勾勒出的含露凝香的丹青画,给人以音韵美、辞藻美、意境美的艺术享受。

之后,又有唐代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合写的《药名联句诗》:

为待防风饼,须添薏苡杯。

香然柏子后,尊泛菊花来。

石耳泉能洗,垣衣雨为栽。

从容犀局静,续断玉琴衰。

白芷寒犹采,青葙醉尚开。

马衔衰草卧,鸟啄蠹根回。

雨过兰芳好,霜多桂未催。

朱儿应作粉,云母讵成灰。

艺可屠龙胆,家曾近燕胎。

墙高牵薜荔,障软撼玫瑰。

麝鼠啼书户,蜗牛上研台。

谁能将藁本,封与玉泉才。

诗中共嵌入防风、薏苡、柏子、菊花、石耳、垣衣、从容(肉苁蓉)、续断、白芷、青葙、马衔(草)、鸟啄、兰芳、桂(子)、朱儿(朱砂)、云母、龙胆、燕胎、薜荔、玫瑰、麝鼠、蜗牛、藁本、玉(竹)20余种植物、矿物及动物药材名,不仅蕴涵丰富,比喻精粹,对仗工巧,而且给人以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美妙的享受。加之药名含义和诗意相得益彰,恰如其分,使得整篇如诗如画,清隽雅致,散发药香。

宋代文人戴昺则用药名写就一首五言律诗,题为《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

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

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

仰空青阴密,扫石绿花斑。

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

诗中引通草、桂枝、连翘、续断、青阴、石绿、牵牛、白头翁药名,并巧用药名的字面含义构成了一幅诗与画合,情与景协,绚丽多姿的天然景观图。

更有趣的是,宋代还出现了药名杂合诗,就是将药物名称拆开,分别使用在诗句的首尾;或将拆开的药物名称分别使用在第二句的尾首,亦即将第二句的前句最后一个字及后句第一个字连接,构成药名。其代表作是宋代文学家程俱写的《西安谒陆蒙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

白头书生黑头翁,长安时花幽涧松。

远飞近啄虽异志,天命厚薄无雌雄。

钩深采博燥喉吻,守此一亩蓬蒿宫。

杜门不出交二仲,木阴涧曲遥相通。

紫囊贝叶资艺菀,款关一见逾三冬。

葶葶漫吏多所苈,干死书萤心似漆。

王门宾阁不留行,赭颜趼足搜泉石。

茅檐正欲结云根,竹叶榴花荐余沥。

当从元亮赋言归,木茹麻衣永投笔。

诗中的白头翁、长松、远志、天雄、钩吻、守宫(壁虎)、杜仲、木通、紫菀、款冬、葶苈、干漆、王不留行、赭石、茅根、竹沥、当归、木笔,都是常用的中药材。这首药名杂合诗语言宛转,承转流畅,寓情、寓理、寓识,一韵到底,意趣盎然,成为宋代药名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宋代以后的药名诗更多,而且词语简单,富有韵律,易于上口。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十分娴熟中药知识的北宋诗人黄庭坚写就的《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其一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

牵牛避洗耳,卧著桂枝阴。

其二

前湖后湖水,初夏半夏凉。

夜阑香梦破,一雁度衡阳。

其三

千里及归鸿,半天河影东。

家人森户外,笑拥白头翁。

其四

天竺黄卷在,人中白发侵。

客至独扫榻,自然同此心。

其五

垂空青幕六,一一排风开。

石友常思我,预知子能来。

其六

幽涧泉石绿,闭门闻啄木。

运柴胡奴归,车前桂生鹿。

其七

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膝。

回望无夷陵,天南星斗湿。

其八

使君子百姓,请雨不旋复。

守田意饱满,高壁挂龙骨。

诗人将远志、甘遂、牵牛、桂枝、前胡(前湖)、半夏、兰香(阑香)、杜衡(度衡)、千里(光)、归鸿、半天(半边苏)、人森(人参)、白头翁、天竹黄(天竺黄)、人中白、独(活)、自然同(铜)、青幕(清黛)、排风(金钱草)、石友、预知子、石绿、啄木、柴胡、车前子、覆盆子、牛膝、无夷(芜夷)、天南星、使君子、旋复花、守田(半夏)、龙骨等30多味中药名组构成诗,妙笔生辉,别有韵味,把本属单调、抽象思维范畴的药名精致地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里,给人以奇妙的美学感受和独特的文学魅力。

凡此种种药名诗,虽然不如先秦诸子百家或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那样引人入胜,但却以素雅天然的药香,清高拔俗的风韵,在古诗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药名诗的存在,是中国传统诗词园林里的一朵奇葩。领会中药名背后的深刻内涵,走进中医药世界。品读鉴赏药名诗,不仅可以感受其文学性、独特性,而且还可知晓诸多的中医药知识,乃至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人文环境。(王贵林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