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之道格言》“十大箴言”评选 威海新闻网

 老庄走狗 2023-09-10

第二章 君子育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振民育德。(《周易·蛊卦》象)
译文:君子能以德教振奋百姓,培育美德。
解读:君子要努力培育人们的美德,鼓舞振奋人心,重新焕发活力。

原文: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要在品行上进步、事业上取得成功,应抓住时机,顺势而动。这样就没什么过错了。
解读:修行先要修德,做事不脱离大众,抓紧机遇,就不会有危害。

原文: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周易·坎卦》象)
译文:君子长久保持美德,从事教化育人的事业。
解读:君子应于平常不断修行积德练习本领,以教育人为自己的事业。

原文:君子以朋友讲习。(《周易·兑卦》象)
译文:君子汇集朋友,一起来互相讨论学习。
解读:朋友之间彼此影响,互相切磋就充满了喜悦。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礼记·中庸》)
译文: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
解读:强调一个人品行的修养至关重要,它是发掘天赋的必要条件。

原文: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
译文:执教的人,一定要用正理正道去教育人。
解读:受教者是一张白纸,执教人手持墨笔,是画下最新最美的图画,还是涂鸦了事。主动权在执教人。执教人是教育人的,应以正能量教育人。

原文: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通过质疑问难来辨明问题,以宽厚待人与人相处,以仁爱仁德之心实践行动。
解读:这里强调的是勤学勤问、知识日积月累,宽厚仁义待人。行动胜于言语。

原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化育万物的,有帮助培养成优良品德的,有发展特有才干使之成材的,有解答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的,有以自身品行影响不能登门受业的人自学成才的。
解读:教育的方式有多种,但目标是一致的。耐心、循循善诱,品行培养,个性教育,质疑问难,激励社会学子成才。

原文: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所有的高尚品德,一定要忠诚踏实才可以获得,骄纵放肆便会失去。
解读:只有具备忠诚踏实的态度,才会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盛气凌人、骄纵放肆只能失去高尚品德。

原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译文:做学问的要领没有别的,只不过将已丧失的良心找回来罢了。
解读:人有了良心,就志气清明、义理清晰,便会学得好;人的良心一旦丧失,就会昏昧懒散,虽然在学,最终仍是无所收获。

原文: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礼记·中庸》)
译文:用宽容温柔的态度去教化人,对无理的行为不施报复。君子就属于这一类。
解读:孔子这里解释的是南方人“强大”的含义,认为南方人的“强大”含义就是君子的“强大”的含义 。但君子是不分南北的。这是君子式的“强大”内涵。

原文: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译文: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追究事理。
解读:追究事物的终极所有的道理,自然就获得了知识。

原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礼记·中庸》)
译文:有不曾学过的知识,学习了还不能通晓,就不放弃;有不曾问过的疑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放弃;有不曾思考过的问题,思考了还不得其解,就不放弃;有不曾辨别的问题,辨别了还不明晰,就不放弃;有不曾实行过的善道,实行了还不踏实,就不放弃。
解读: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底,做到成功。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文: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读:此段话中,没有说明知之、好之、乐之所指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指的是儒家经典、仁义道德之类的内容。现代教学论中也有“好学不如乐学”之说,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学习起来有乐趣,才能学得好。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译文: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会变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解读:勤能补拙对一个人而言,聪明和愚笨没有鸿沟差别,在于是否努力用功。

原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译文:智力和智商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智商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解读:此处“中人以上”、“中人以下”没提到所指是什么。这段话的核心和重要意义在于,孔子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对人类教育的重大理论贡献。

原文: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遇事要考虑多次,然后才行动。
解读:此处的“三思”,不一定确指三次,应指的是多次,即反复思考。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译文:由真诚达到明晓事理,这叫做天性。由明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做教化。真诚就会明晓事理,明晓事理就会真诚。
解读:真诚是品行,明晓事理为知识和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原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译文:学习和讨论问题,就像加工象牙、角、骨、玉石那样切呀、磋呀、琢呀、磨呀。
解读:此话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孔子把它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形象地比喻为互相探讨研究,这是一个创造。切磋、琢磨二词,因此成为后世学者之间探讨学问的代名词。

原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知识,并以礼节礼仪来约束自己,下属也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解读:这里很清楚地表明,孔子教育思想的目的就是要用礼乐文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原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应该默默地在心里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了对待教育与学习两个方面的应有态度。为学者应学而不厌;为教者应诲人不倦。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渗透着一个思想,即无论是教者,或者是学者,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都兼有学习和教育别人的责任和义务。

原文: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应不厌烦地去做,不疲倦地去教人。
解读:这里提出的是教与做的关系。无论是做还是教,都应该勤奋勤敏、不厌倦。

原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
译文:对于能够达到自理的儿童,我从没有不给他以教诲的。
解读:这句话传统的解释是,束脩为薄礼,只要自己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我从没有不给他以教诲的。“束脩”又可以理解成束发,年龄大致在十五岁,孔子自己曾说十五立志于学,这个年龄的孩子生活能自理了,就可以进学堂接受教育了。无论何种解释都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孔子的诲人不倦精神,二是孔子超时代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
解读:这里是一个比喻,君子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先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掌握治世的知识和能力。

原文: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论语·述而》)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清楚而又弄不清楚之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特别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之时,不要去启发他。
解读: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一个崭新教育思想,即启发式教学,这就是发展到今天仍在运用的启发式教学理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经过思考努力想弄通而又弄不通之时,学生努力想表达而又说不出来之时,在这两种心理接受的关键时刻,教师不失时机给以启发开导。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已成为现今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

原文: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的道义道理,哪些先传授,哪些后教诲,就和草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
解读:这里提出了两个思想,一个是根本的重要知识和一些生活中的常识都是知识,都要学习;二是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是要分类进行教学的。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分类教学理论。

原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文:学生学到了某一知识,但不能够举一反三之时,就不要再教他新知识了。
解读:“举一反三”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教育教学经典名言。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思想,即教育发散思维理论。其核心是经教师的传授和训练,学生能对老师所讲举一反三,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工作勤快敏捷,说话却很谨慎,又能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纠正自己的过错,这就可以成为好学的了。
解读:这里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孔子对君子物质生活态度方面的要求,与孔子的安贫乐道,把富贵看作是浮云一样,君子应该致力于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二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又成为后世养生保养的经典方式之一,即吃饭“七分饱”等。孔子在此提出好学的三条标准,即不苛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做事勤快而说话谨慎,求得有道德的人的帮助。

原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并且能够勤奋地去不断追求的人。
解读:孔子在这里明确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由此可以证明,孔子在另外篇章里所说的“生而知之”,不是指的天生就明白事理,而是指的高智商,高智商是先天就存在的。有了高智商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后天的爱好和勤学,才可以成才。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就一定会有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善良的品德和优秀的长处而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和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解读:“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说明同行之人,无论他是善人或者是不善之人,都可以为我的老师,这里边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一个人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着长处和短处,同时存在着善与不善。他的善、优点、长处就是我们应学习的,而他的不善、短处、缺点,也从反面给我们提供借鉴。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知识,品行修养,忠信诚朴,以信任交朋友。
解读:知识学习和品行的修养、道德的培养相结合,德育、智育同时并举。

原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自己有学问和才能,却能够向没有学问和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较少的人学习;有学问,但看起来却好像没学问;知识很充实,但却好像很空虚;受到别人的冒犯也不去计较。
解读:这是曾子对孔子“不耻下问”思想的进一步表述。从中可知,不耻下问的对象,不仅仅是指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而且还包含着向知识少于自己的人请教,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是一个博大的胸怀。它的前提条件是“有若无,实若虚”,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

原文:学犹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学习总是像老赶不上别人一样,还担心学到的东西会丢失。
解读:这句话生动地表现出了孔子学而不厌的精神和求知的迫切心情。

原文: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也贫贱,因此学会很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吗?不会多的。
解读:这里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实践出真知,孔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干各种杂活,学习了很多技能和技艺;二是地位卑贱往往是人生取得大成就的宝贵财富。当樊迟向孔子说想学种菜种庄稼,孔子并未说自己不会,只是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孔子能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学问家,与他少年时的卑贱经历密不可分。孔子认为君子多能就是这样得来的。

原文:语之而不惰。(《论语·子罕》)
译文:听课时认真、聚精会神、毫不懈怠。
解读:孔子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知识最为关键的一步。

原文: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季氏》)
译文:时间一天天过去啦,年岁是不等人的。
解读:一寸光阴一寸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虚度年华。

原文:叩其两端而竭。(《论语·子罕》)
译文:应该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亲身探索、了解,而求得问题的解决。
解读:“叩其两端而竭”中的叩,是叩问、了解、盘问的意思。两端指事物的前后、始终、本末、上下、内外、粗细等表现,即事物的正反两个极端。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极端的了解,来把握事物的本质,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方法。它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原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译文:(对孔子的学问) 我抬头仰望,越看越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似乎在前面,忽而又觉得在它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地有顺序地诱导我们学习,用文献知识来充实我们,用礼仪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言行,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解读:“循循善诱”是孔子最早提出和实践的教育经典名言。这段话赞美了孔子的学问、道德高深不可穷尽,感叹孔子教学方法的完美,也是颜渊对治学和修养的感受。

原文: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译文: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开花的情形是有的,吐穗开花而不凝浆结粒的也是有的。
解读:把学生比喻为幼苗,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教学就好像培育幼苗一样。本句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激励人们要立志成才。

原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论语·泰伯》)
译文:像面临着深渊,像行走在薄冰之上,从此以后,我知道怎样可以免于刑戮了。
解读:这是曾子通过引用《诗经·小雅·小旻》中的诗句,表明君子处世应该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君子怀刑”,心中有法律观念,知道怎样做才能顺应社会。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译文: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未来的人就不如我们现代人呢。
解读:“后生可畏”是孔子的经典名言。孔子相信年轻人能够超过前辈。他曾说过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五十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什么可敬畏的了。说明他对青年和青年时期教育的重视。

原文: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认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是平民百姓;先当了官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原来就有爵位的传统意义上的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就选用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
解读:究竟是先学习礼乐后做官,还是先做官后学习礼乐,哪一种情况更好些,孔子在先做和先学两种态度中,主张先学。学了以后,优秀的就做官,即“学而优则仕”。因为当时的卿大夫子弟都是先世袭了父辈和兄长的爵位、官位后,再学点礼乐,成了“君子”。这就往往出现学得不好的现象。因此,孔子宁可选取平民百姓先来学习礼乐,然后再做官。孔子在此提出了着眼于礼乐文明的培养人和选官的制度。

原文:善人之道,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
译文:善人的行为,是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译文:爱一个人,能不叫他勤劳吗?忠诚于他,能不教诲他吗?但学问修养也不能到家,不能达到精深。
解读:这是孔子回答子张问善人之道的问题提出的。君子应该有独创精神,走自己的路。但是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别人的已有成果,来充实自己,也是一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

原文: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译文:爱一个人,能不叫他勤劳吗?忠诚于他,能不教诲他吗?
解读:这句话,孔子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也应看做是对所有的平民而言。君子爱人,不是溺爱,而是有导向的爱。真正的爱,是有利于学生和子弟身心健康,使之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爱。

原文: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人都可以享有教育,而不分人是什么类别。
解读:春秋之前,教育只限于贵族阶层,即“学在官府”。春秋时教育文化下移,突破了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受教育的特权。孔子的学生既有出身社会下层贫贱子弟,也有大夫阶层,也有父兄表现不好、犯上作乱的,孔子对他们都给以平等的教育。孔子倡导的私学和有教无类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秩序,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创造,同时对中国士阶层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

原文: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解读: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写作原则,即辞以达意。孔子并不是不要文采,也不是不要语言的艺术性。在文采和达意两个方面中,它们都应该是为了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但文采不能超过或掩盖了达意,更不要巧言装饰。孔子自己就多次主张“不学诗无以言”、“文质彬彬”,他的很多话就带有很高的艺术性。

原文: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论语·季氏》)
译文: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还没问到你的时侯就说,这叫急躁;已经问到你了还不说,这叫隐瞒;不先看君子的脸色便贸然开口,这叫瞎了眼。
解读:这里告诫人们,特别是学生应该避免急躁、隐瞒、盲目。

原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有三件事值得警惕和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除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了,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解读:这是孔子关于人生成长教育的著名三段论。孔子按照人在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年龄段上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君子修养的重点,说明了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已有较为具体的研究。同时,这段话也是孔子对人生保养和养生的深刻体会。

原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认为,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了困难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解读:这是孔子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主动性而进行的划分,并非专就智商而言。在孔子看来,学习的勤奋与悟性同等重要,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

原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习俗相差就远了。
解读:这里孔子对人的本性的说法是比较合理的。后世出现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董仲舒性三品(善恶中)说等,都是对孔子言论的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习俗与实践密不可分。

原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学了道就能爱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听指挥。
解读:这段话说明了教育教化对人的作用,也说明了教育教化在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君子小人都学道,但获得的成果,有层次上的差别。

原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译文: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这真是难办得很呀。
解读:这段话说明孔子极力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饱了饭不干事,也不用头脑想问题,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孔子既提出了勤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提出了一个养生学的问题。

原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解读:“道听途说”一语,是孔子所反对的、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孔子把“道听途说”的坏处提高到背弃道德的层面,可见他对“道听途说”的厌恶。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了以后又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和实践,不是很愉快吗?
解读:这里一方面强调的是“习”,它包含对已学知识的复习、练习、演习和实习。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乐学,好学不如乐学。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持久。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能从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中,又有了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解读:能够举一反三,能在复习中发现新问题,能提出新的见解和体会,这是老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原文: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译文: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某种特定的用途)。
解读:各种器具都有特定和专门的用途,这种特定器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技能技艺。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了什么手艺,当了什么工种,就成为某行业的有用之人。但君子不是。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君子应该博学多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专门知识或技能。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只学习而不加以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效;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因疑惑而走入歧途。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指出光学习不思考的不良后果,也指出了只思考而不学习的弊病。他主张在学习中应该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解读:“不耻下问”,是孔子的经典至理名言。他指出了一个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就是要不耻下问。没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好学,也不可能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解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流传两千多年脍炙人口的至理经典名言。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这既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又是一个深刻而发人深思的问题。孔子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解释,反映了孔子对知识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它历来就是所有好学之人的座右铭。

原文: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译文:广泛地多听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观察,全记在心里。
解读:孔子反对在还不懂时就去进行制作,他主张对自己所不知道的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这就是他曾说的“学而知之”。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怪别人,在下位的时候要学而不厌,在上位的时候要求得闻达。
解读:“怨天尤人”是孔子所反对的一句经典名言。一个人的发展,不能单纯强调客观,主观努力是最重要的。

原文: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认为,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索,结果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解读:孔子在思与学二者中,强调了学的重要性,当反复思索无结果之时,说明学得不透彻,就应该马上再学习。这句话是对“思而不学则殆”的发挥。

原文: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谋求道德学问,不谋求个人生计。
解读:社会分工不同,君子是通过学习道德学问,以便将来管理社会。道德学问精通了,不用担心穿衣吃饭问题。由于他谋求学道,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就不能同时又去谋求穿衣吃饭。另一层意思是,君子对吃饭穿衣不太讲究,不用刻意追求。

原文: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担心的是道德学问,不担心贫穷。
解读:这句与上句意思有点相近。一是君子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道德学问,无暇关注生活环境的好与坏。二是君子学好了道德学问,贫穷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无须过于担心。

原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仁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读:好仁是好事,但只是好仁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好仁也可转化为弊病。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
解读:爱好智慧是好事,但只是爱好智慧而不爱学习,这种好智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论语·阳货》)
译文:重视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会被受到伤害。
解读:重视诚信是好事,但只是重视诚信而不爱好学习,诚信也会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论语·阳货》)
译文:重视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往往而纠缠不清。
解读:重视直率是好事,但只是重视直率而不爱好学习,直率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可能会犯上作乱。
解读:爱好勇敢是好事,但只是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勇敢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刚强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自大。
解读:爱好刚强是好事,但只是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刚强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nì)。(《论语·子张》)
译文:虽然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解读:百工是指各种手艺工匠;肆是指市场和手工作坊。社会分工不同,手工业者完成在工场他们的手艺工作,而君子的学习是为了掌握道义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本质体现。

原文: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译文:每天能知道一些原来不知道的,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可以说,这就是好学的了。
解读:一方面强调要不断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学而时习之”,两者结合,就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的了。

原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译文:各种工匠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掌握获得道的理论和成果。
解读:这句话通过百工和君子的比对,说明人在社会上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上高低贵贱之分。百工和君子,一个在作坊里工作完成自己的手工作业,一个在学校里完成学业,各自从事自己的社会分工,都是一样值得尊敬的。这句话可以有力地澄清孔子轻视劳动人民的说法。

原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译文:(对以前的道理) 贤能的人能认识那些重大的道理,不贤能的人也能认识一些小道理。
解读:以前的道,指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实质是指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治国方案,这些是孔子学说直接的和主要的来源。而在一般人们身上也有所表现。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译文:学生在家要尽孝道,出门就像对待亲兄弟那样对待朋友,处事慎重而有信用,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有了闲暇时间,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孔子要求弟子们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把求知学艺放在第二位。要求弟子们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在做了这些事之后,有余力闲暇时才学习文献知识。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学生的德行修养,把学习书本知识放在道德修养之后。

原文: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译文:让他处理政务,却办不通;让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谈判。虽然学了很多,有什么用呢?
解读:这是孔子针对熟读《诗经》而不能加以实践的情况的批评。孔子教育思想,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学以致用,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学习要能应对客观需要。学的虽然很多,但在实践上不能发挥作用,也是没有用的。

原文: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译文:不学礼的人,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解读:强调一个人学习礼仪、礼节、礼制、礼貌等的重要性,学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

原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是只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
解读:这是孔子对待前人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体现在继承性与审慎性。需继承,故需“信而好古”;需审慎,故“述而不作”。

原文: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
译文:广泛地学习,不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成名。
解读:这句的意思,大致与“君子不器”有某些相似之处。君子学的是道德学问和礼、义、信,以及治世的本领,内容广泛。不能单独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