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白衣钱子 2023-09-10

1972年8月26日,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一座叫慕尼黑的德国城市。仅仅在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断壁残垣的景象。

但通过电视镜头,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慕尼黑整齐划一的街道和城市中繁华的景象。许多人这才意识到:原来联邦德国已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复苏过来了。

当后人回想起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时,大多只会想到那起震惊全球的谋杀案。但似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这是战后的德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同时这也是全体德国人的骄傲。

1972年的西德能够举办奥运会,说明他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世界前列。即便是今天的人们提起西德时期的历史,也依旧会对他们飞速发展的经济感到啧啧称奇。

那么,二战后的德国究竟是如何被分裂的呢?西德又为何能够在战后的几十年间实现快速崛起的目标呢?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1972年由西德举办的奥运会)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断壁残垣中的国家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在德国首都柏林的郊外聚集了超过200万人的部队,开始对柏林城区展开猛烈的进攻。

根据亲历者回忆,苏联红军发射的炮火将清晨的天空彻底点亮,这样的白光持续了整整40多分钟。随后柏林城区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在东西夹攻的困境之下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事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德国投降的签字仪式)

当年7月,英美苏三国的领导人在德国的波茨坦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在本次会议上,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正式承诺苏联将在未来对日本开战。除此之外,三国也商讨了战后如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的问题。

早在此前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就提出了分区占领德国的策略。您对这个策略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只是希望苏联能够占领目前德国东部的大多数地区。

斯大林认为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那些东欧地区的国家也大多是被苏联红军解放的。苏联红军就有权占领德国的东部地区,并在东欧扶持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政权。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波茨坦会议上的三国领导人)

考虑到接下来苏联对日作战的态度,美国和英国立刻同意了斯大林提出的这种占领方式。随后,德国东西分裂的局面便彻底形成了。

1949年5月,联邦德国正式成立。五个月之后,苏联也在德国东部的战略区宣布成立了民主德国。这两个德国政府也被后人称为西德和东德。

然而,此时的德国刚刚经历过战争发摧残。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都面临着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如何挽救濒临凋敝的国民经济。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位于西边的联邦,德国居然能够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创造出一个属于日耳曼人的“经济神话”。直到今天,它仍然被许多德国人视为骄傲。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被分区占领的德国)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西德的艰难崛起

1947年7月,为了稳固美国在西欧的利益,美国人开始向欧洲推出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靠着这项援助计划,西欧的各个国家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复苏。

借着马歇尔计划的春风,西德政府顺道开始在本国境内展开了币制改革。西德各地的金融秩序就此被稳定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苏联也让东德加入了由自己主导的经互会体系。一时之间,美苏双方都将欧洲展当成了展示自己实力的一方舞台,开始暗自较劲。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二战”后的德国城市)

平心而论,马歇尔计划带来的经济复苏效果还是相当有限的。西德政府只是拿着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修补了原来就已经破损不堪的公共设施。

而后,西德政府又为一些无家可归的民众提供了工作和每天必要的食物。到了这里,马歇尔计划援助的资金基本上就已经被用光了。

而且,两德分裂的事实造成了西德与东德的产业链都出现了很大一部分空白。想要填补这些产业上的空白也绝非易事。

(“马歇尔计划”的宣传海报)

虽然西德境内有着著名的“德国鲁尔区”。这一地区释放出的产能,西德能够在短期之内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但想要单纯地依靠矿产资源和与之相关的工业模式实现经济复苏,这还是十分艰难的。

好在西德境内有一些从德意志帝国时期就开始发展的学术性机构。这些机构虽然在纳粹德国时期曾经被纳粹手下的盖世太保摧残过,但万幸的是,他们都在战争中被保留了下来。

西德政府意识到,想要真正实现经济上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否则,非但民众的生活水平只能维持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就连国家的经济结构也会变得十分脆弱。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上个世纪的德国民众)

于是,在财政状况本就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西德政府仍然坚持给国境内的洪堡大学、德国工业大学投入了不少教育资金鼓励他们培养出更多有文化的劳动者。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朝鲜战争的爆发也为西德送来了一个发展经济的绝佳机会。由于前线的联合国军与中朝联军的战斗日益吃紧,美国人不得不直接从德国采购一些物资立刻送往朝鲜前线。

于是,海量的订单朝着德国企业飞了过来。虽然西德不至于像日本一样在朝鲜战争期间彻底变为美国人的维修工厂。单靠着美国人的投资,他们还是积累下了一定的财富。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街头的“西德民众”)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西德已经成为了欧洲中部地区颇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彼时,西德政府花费巨大代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收益便体现了出来。

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西德制造的商品被人们视作优物美的“上等货”。为西德的各大企业不断扩大自身的产能,大量的德国普通人成为了蓝领工人。他们的待遇也与普通的白领别无二致。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了1967年的时候,西德社会的失业率已经降到了惊人的0.7%。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街头的西德民众)

要知道,当时的西德是一个拥有5000多万人口的国家。这样的失业率已经足以让西德政府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成就了。

在当时的西德政坛上,最有号召力的口号便是“增长!增长!再增长!”。人们似乎已经将经济的增长当成了一种常态。而几乎没有任何人意识到,在西德这种高速发展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风险。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德国民众)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危机之后的徘徊

20世纪70年代,西德的政坛里刮起了一股亲美风暴。在许多政客的带领之下,西德政府被迫选择了亲美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却将西德的经济拖入了深渊之中。

曾经有人将西德称为“资本主义的完美样品”。因为西德凭借着高素质的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新型产品。这些东西在为西德创收的同时,也能为西德政府争取声誉。

但是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危机开始由美国蔓延至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西德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统一前夕的德国民众)

所谓的“滞胀危机”,简单的来说就是产能过剩。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了,工厂就会被迫裁员。而那些被裁掉的员工因为失去了收入来源,又没有消费了能力。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经济生态。

美国一样,上世纪70年代的西德也面临着严重的滞胀危机。当时的西德总理不得不四处出访,以求能够将本国的产品推销出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又开始向德国大肆倾销本国的商品。这使得那些本来就在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的德国企业叫苦不迭。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德国的城市风光)

这个时候的西德政府仿佛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因为直到今天人类社会应对滞涨危机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要想缓解滞涨危机要么就扩大市场将产品卖出去。要么就只能寻找新的产业来拉动本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从而盘活消费。

后来的美国在应对滞胀危机的时候恰好发现了互联网产业这片从来没有人涉足的领域。所以,美国经济靠着新兴产业的带动,在90年代又迎来一波黄金发展期。

但德国就没有美国人那么幸运了。当西德总理四处出访推销本国的产品时,西德的政客们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德国依然处在分裂的状态之中。如果能将东德的民众纳入到西德的市场中来,那西德的经济是不是就有救了呢?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柏林墙变的德国民众)

因此,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西德和东德的领导人就展开了多次会晤,就两德统一的事项展开了密切沟通。终于,在两德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之下,东德与西德于1990年10月3日实现了统一。

靠着统一带来的巨大政治和经济冲击,德国西部的经济又重新活了过来。而且,统一之后的德国政府还采纳了东德时期的一些社会福利政策,开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社会福利保障的工作之中。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德国的“统一之夜”)

从此以后,德国人迎来了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西德能够缓解滞胀危机仍然有一些侥幸的因素。

如今的德国再一次走到了经济危机的困境之中,又一道难题摆在了德国政客们的面前。而今天的德国政客们到底有没有勇气和智慧去化解这次危机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资本主义样品:德国二战后如何起步?东西德是怎么分家的?

参考文献:

East Germany has narrowed economic gap with West Germany since fall of communism, but still lags JOHN GRAMLICH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West German Economy Herbert Giersch

Economic Revival of West Germany in the 1950s and 1960s Cameron Payne

The Eastern German Growth Trap: Structural Limits to Convergence?

After 30 years of unity, East Germany still lags behind West Germany Felix Richt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