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华建书记交集的二三事 作者:李汉新 9月6日上午,我看到李华建书记逝世的“讣告”,十分悲痛,不由想起了与李书记交集的几件往事。 1970年底总结评比结束,我所在的二厂四车间漆工班被评为推荐矿级先进班组,由我执笔写“先进事迹”稿,唸给全班人员听后,送车间领导黄体山、唐安桥审核报厂办。 第二天上午,我看到一个高大文静、步履沉稳的青年来到车间,陆续找几位师傅谈话,了解情况。我这才知道,他叫李华建,是西安机器制造学校(简称西安机校)六七届毕业生,被分配到三车间,因表现优秀,第一个被提拔到厂办公室工作。 下午,我被传叫到厂办公室平房西大间会议室,李华建缓步走进来,微笑着向我打招呼。就座后,摊开一叠资料,是各车间报送上来的评选材料。他看我一直站着,就叫我:“你坐下来。”我坐下后,他接着说:“我知道你是蚌埠化校六八届毕业生分来的,漆工班事迹是你写的吧,写的挺好。” 接着他逐字逐句复唸,连写错的标点符号都随时纠正。他建议,材料叙述要按顺序分段叙述,并指出了最主要的一点:据了解,其中一个带病坚持出勤加班干活的这位是你,而不是邱xx。你应当按实际情况来表述,不要自认为谦虚就“移写”。写材料是对集体负责,应该如实反映出来。 得到我的证实后,他当即把材料改正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对各车间上报的材料都逐份核实,遇到突出的事例还直接到基层调查核准。当时他还举例“贾桂”形象,说“不要书生气十足”“要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 这是我来二厂四车间后第一次写材料,李华建的言行给了我很好的启迪,指引了我为人行事的标准,为我以后的书写注入了“营养”。 不久后,李华建被调到总矿工作,很久时间我与他没有交集。后来有段时间,他临时住在我隔壁的房间(古城北区三栋楼东单元正对着楼梯的305房间)。我常看到他晚饭后在桌前办公。有一次他洗晾衣服后坐在桌前看资料,还时不时书写着。时值盛夏季节,那时都沒有风扇空调,室内气温很高,他边擦汗边工作。我们几个在楼下乘凉上楼已是9点多了,发现他还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蚊虫围绕着灯光叮咬他,他拍几下继续看写资料。 我轻轻说了一声:“该睡觉啦,明天还要上班呢。”他回答说:“白天很忙,晚上安静,加班办好。你学过《明日歌》吗?不能今天拖明天。凡是当天的事要当天做完。”这天晚上他到10点多钟才熄灯就寢。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多次。后来他搬到西区,我们极少见面。但他那“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态度、勤奋精神,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 1979年秋,矿里召开“团代会”,我当时30岁了,担任二厂机关团支部书记,作为先进团支部在会上发言。会后,时任矿团委书记李华建接见了我们,并与我们合影(见下图)。合影前,他走到我面前与我热情地握手,亲切地说:“你们支部的工作做得很好,你讲的事迹很感人,经验很丰富。”他希望我继续做好培养新人的工作。 矿团代会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酝酿,推荐任新民、郝克丽等作为新一届团支部委员候选人,经过必须程序,稳妥地完成团支部换届,我顺利地“交班”。 我与李华建书记的接触不多,单这几件事就使我受益匪浅。他那和蔼、慈善的言语,务实、求是的作风,给了我深刻美好的印象。愿他那优秀的品德、丰颖的睿智,光照后辈,恩泽亲朋。 李华建书记,天堂安息吧! @原文刊载于第364期《游子》杂志 |
|